湖州贈劉二弟兼呈伯瑞昆仲二首 其一
人物稱吾弟,空疎愧老兄。
別來書更數,相見眼增明。
行李雖亡恙,艱危實飽更。
到家春已動,政可及農耕。
人物稱吾弟,空疎愧老兄。
別來書更數,相見眼增明。
行李雖亡恙,艱危實飽更。
到家春已動,政可及農耕。
人們都稱贊我的弟弟你,我才疏學淺,愧對兄長之名。分別之后你多次來信,今日相見讓我眼前一亮。你一路行旅雖平安無事,但也飽經艱難險阻。回到家時春天已經來臨,正好可以趕上農耕時節。
空疎:即“空疏”,指學問淺薄、才識不高。
更數:多次。
亡恙:平安無事。
飽更:飽經。
政:通“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湖州與弟弟劉二相見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動蕩,弟弟在外經歷了諸多艱難,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兄弟間的情誼,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日常親情題材的詩歌魅力。
市塵喧不息,一巷轉幽深。竹屋良堪隱,松風自可吟。聲聞思道貌,吐屬見騷心。片語開茅塞,攜歸座右箴。
風轉。釵偃。蟬鬢淺。越羅衣。金鳳縷。無語。淚雙垂。心字盡成灰。誰知。中宵魂夢迷。謝橋西。
草閣成遷次,春來景物新。杖藜時野外,把釣即溪濱。夜雨桑麻足,東風草木勻。關河阻南北,何處問通津。
學佛玩真空。要識玄中。虛靈不昧是根宗。無色聲香味觸法,赤骨身窮。應變利機鋒。三界圓通。木人石女笑春風。大地山河歸一粟,廣納包容。
早潮初上海門開,漠漠彤云雪作堆。一百六峰都掩盡,不知何處有僧來。
幾日逢君即送君,客堂卮酒不成醺。途遙共說須加飯,病起誰教卻避葷。驚月啼烏還繞樹,向風離馬亦嘶群。同心落落京華少,寄我音書莫厭勤。
公詩妙天下,當與天下共。我欲私藏之,奈此知者眾。乃持海一滴,施作無盡供。莫生文字見,句句是日用。
趁雨足時翻畎畝,插秧遍后便耔耘。愿天頻把甘霖霔,佇看豐年萬頃云。
離棹逡巡欲動,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滿捧。綺羅愁,絲管咽。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
蘭宮凡幾上,直待晚成身。臣對三千字,君恩第一人。談經居未久,岸幘請何頻。風月分能幾,空山骨已塵。
不及盧家有莫愁,君恩如水向東流。從今相送東流后,地下傷春亦白頭。
燭滅方知黑,其明同瞽師。脈絕方知死,安得稱良醫。文章屢棄置,猶有俗所嗤。彈射豈不精,所惜覺悟遲。得失論工拙,勝負分雄雌。世無鮑叔牙,此意誰能知。家山八千里,策馬燕風悲。中情徒郁結,泠淚空雙垂。
十月彭城水,臨觀勢渺漫。客帆牽樹杪,日夕畏風湍。汴泗流爭長,魚龍臥未安。無人守茆屋,寂寞傍江干。
錢塘江繞吳山翠,相望隔天涯。鎮海奇觀,泛浙佳興,盡屬誰家。聞說王郎,翰林孫子,四十年華。遙想同人,一回相壽,幾醉流霞。
久負南山約,披襟趁小晴。摩云天欲近,極目路疑平。塊壘胸中化,清涼腳下生。煙波銜日處,一棹自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