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余冰
曉日余冰上,春池一鏡明。
多從履處薄,偏向飲時清。
比雪光仍在,因風片不成。
更隨舟楫去,猶可助堅貞。
曉日余冰上,春池一鏡明。
多從履處薄,偏向飲時清。
比雪光仍在,因風片不成。
更隨舟楫去,猶可助堅貞。
清晨的陽光灑在殘余的冰塊上,春天的池塘像一面明亮的鏡子。冰塊大多在有人踩踏的地方變薄,在取水飲用之處顯得格外清澈。它比雪的光澤依然存在,因為風吹也沒變成碎塊。它還隨著船槳漂去,仍然可以象征堅貞的品格。
曉日:清晨的太陽。
履處:人踩踏的地方。
飲時:取水飲用的時候。
片不成:不會被風吹成碎塊。
舟楫:船槳,這里代指船。
堅貞:堅定而有氣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春天看到殘冰,有感于其在春日暖陽下仍未消融,象征著堅貞不屈,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余冰的堅貞。其突出特點是借物抒情,以余冰自比或喻人。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創作手法。
十年一曲采芝歌,高掛朝冠保太和。風采至今傳蜀土,文章從昔重賢科。情縈藻句能多寄,光照寒門辱再過。休怪報章成怠緩,兩曹重疊簿書磨。
雪色將風警獨愁,不眠中夜攬貂裘。層關七萃歌黃竹,故里文君詠白頭。宦路艱如秦嶺騎,客情輕似剡溪舟。漁燈社酒真堪托,何必征途始倦游。
十月二日君生辰,菊有黃花霜露新。漢朝既須召賈馬,嵩岳豈徒生甫申?眾瞻云霄黃鵠舉,自愛江海白鷗馴。烏絲晝臨嶧山刻,銀箋夜制吳宮春。政爾揚舲海潮上,忽然煮茶溪水濱。囀枝幽禽語留客,攙臘野梅開向人。蒼生卻問謝安石,白首可同鄭子真?
寶玉親頒示展親,還因諭蜀論過秦。云凝閣道青天險,家近關門紫氣真。玉節遙分三署色,金羈行耀五陵春。懸知萬里橋邊路,共指軒車問使臣。
亂巖隙里一株松,石壓風摧態龍鐘。扭脖隆胸根屈恣,向空橫出尤青蔥。誰持鍬鋤為發掘,移植盆中未全活。縱有園丁倍殷勤,終遜山間自養拙。孰料衰敗一病軀,驚動藝海千人趨。居然視之如國寶,評頭品足競歡呼。松兮松兮氣為促,彷佛咸遭百重辱。不識世人何居心!暴我丑態娛汝目。
詩僧隨分住,市搆且三間。比屋地俱俗,隔簾人自閒。道同潭性徹,法化石頭頑。吟思充行腳,時時出世寰。
寄形一榻日蘧然,倚杖支頤髻指天。莫逆過門無子祀,時來鑒井自跰?。
題詩蘆葉雨斑斑,底事詩人不奈閒。滿浦荷花開欲遍,客程五月過梁山。
瓠落江湖萍寄身,悄為逾邁擾天真。停舟問笛誰千古,避席登樓又一人。夢久不知山雨近,路長應覺塞鴻親。微歌永夜聊相慰,六合蒼涼出鳳麟。
湘水一番竹,下有千畝陰。寧知竹上淚,是妾一生心。
山枯因產玉,川竭緣孕珠。珠玉到人間,禍胎不可除。脫粟足為飯,裂布足為襦。吾寧謝華好,樸素以為娛。
聞師禪坐處,舟居卻非水。一葉破渺茫,高風繼船子。大地琉璃寒,消息梅花里。誰知火宅中,清涼有如此。
逐客音書久不聞,天風吹斷楚江云。相思惟有長安月,拾得嬋娟難寄君。
吏胥圍繞簿書堆,病眼昏昏素發垂。已覺文章無用處,不歸田里待何時。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賴有古人蹤跡在,只應蘧寧是吾師。
雨后飛泉下碧湍,長松脩竹草堂寒。無人解識高人意,溪上青山獨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