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林信州
嶺近梅花開已多,水南梅事又如何。
使君假日曾游否,客子臨風空屢哦。
好士何妨勤下榻,豐年那有拙催科。
倦游我亦懷三徑,何況傳聞政免苛。
嶺近梅花開已多,水南梅事又如何。
使君假日曾游否,客子臨風空屢哦。
好士何妨勤下榻,豐年那有拙催科。
倦游我亦懷三徑,何況傳聞政免苛。
山嶺附近梅花已經開了很多,水南的梅花情況又怎樣呢。林使君在假日可曾去游玩過,我這個客子迎風只能多次吟誦。您愛惜人才不妨多禮賢下士,豐收年景哪用得著笨拙地催征賦稅。我在外游玩已感疲倦也懷念家鄉,更何況聽聞您治理地方免除了苛政。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里指林信州。
下榻:《后漢書·徐稺傳》載,陳蕃為豫章太守,不接待賓客,專為徐稺設一榻,徐稺來則放下,走則掛起。后稱禮遇賢士為下榻。
催科:催收租稅。
三徑:西漢末,王莽專權,兗州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院中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后以三徑代指家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林信州有一定交往,可能是在聽聞林信州治理地方的情況后,寄詩表達問候和關切,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賦稅等問題,而林信州有善政。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林信州的問候和贊賞,突出其禮賢下士、善治地方的特點。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友人之間的情誼和對賢官的認可。
寒食常年柳未黃,今年花滿舊池塘。如何春色今年早,試對春風笑一場。
龍王廟前泲水渾,南旺閘口勢平吞。四方貢賦入天府,萬國輿圖歸至尊。平湖浩渺蛟黿聚,沃野沮洳草木繁。經理虞衡心力盡,漕流千古無狂奔。
酌水兮澧清,酹月兮洞庭。公讀書兮湖上堂,波濤卷兮胸中甲兵。浩然兮長在,煙水兮茫茫。
玉爐三轉見黃芽,火里紅蓮解發花。人在絳宮貪夜月,一杯美酒餌丹砂。
月里分明見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樓。歌鐘未厭今宵酒,砧杵那禁此夜愁?若使有情須痛哭,不知何物是風流?霓裳不向當時罷,戎馬中原未肯休。
又從天路踏殘云,萬里乘風西入秦。窗外夕陽維不住,鈞天大幕此沉淪。
推食己頻戴似山,金錢復出尚方間。豈知臣署寒于水,特予金錢買白粲。
此翁不知何許人,醉墨漓漇若有神。夜半酒醒尋不見,滿天風雨散龍鱗。
醉里馀香夢里云,又隨風雨去紛紛。人間春色都多少,莫掃殘英枉斷魂。
北國秋來,南樓燕去,滏陽東瀉。野黍搖沙,疲牛臥草,古道斜暉掛。獨客行遲,趙王城冷,何處將軍系馬。想當年、武靈臺下,幾回風雨騎射。千秋何限,登臨時候,最是西風難寫。聞道行人,曾經仙枕,閱盡繁華假。關河依舊,書生老去,四十八年輕舍。君知否、古人如我,我如來者。
曾□文場第一人,幾回驚座吐車茵。鳳凰鳴舞真為瑞,騏驥奔騰迥絕塵。魏闕承恩思捧日,蘇州別駕獨行春。王祥自是三公器,何必區區劍有神。
為園駐煙景,人道小江南。不乏禽魚趣,兼之樹石參。邊春花自發,泉古酒同甘。徑造那能得,逢君竹下談。
將軍心地清如藻,小結幽居遠六街。倚榻高寒疑近水,閉門空翠欲侵階。擷芳曾過黃泥坂,寄傲難同畫舫齋。圣代只今需補袞,知君才副九重懷。
客行暫憩此禪林,路繞溪流石磴陰。山氣入舟知夜久,雨聲連樹覺村深。寒添芋火增多事,風落燈花息妄心。憶與高僧宿靈鷲,月斜松頂一猿吟。
愁莫愁,死即休。鉛灌口,刀灼眸。托灰煮尸劍擊頭。愁莫愁,永巷春深作系囚。愁只愁,老嫗哭。使者來,窮詔獄。徙上庸,伏顯戮。雪我無辜人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