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苗發員外宿龍池寺見寄
寧知待漏客,清夜此從容。
暫別迎車雉,還隨護法龍。
香煙輕上月,林嶺靜聞鐘。
郢曲傳甘露,塵心洗幾重。
寧知待漏客,清夜此從容。
暫別迎車雉,還隨護法龍。
香煙輕上月,林嶺靜聞鐘。
郢曲傳甘露,塵心洗幾重。
怎會料到等待上朝的官員,能在這清凈夜晚如此從容。暫時告別迎車的雉鳥,又跟隨護法的神龍。香煙裊裊緩緩升上月空,山林間靜靜傳來鐘聲。你如郢中曲般的詩作傳來如甘露般的情誼,讓我塵世之心被洗滌了好幾重。
酬:以詩文相贈答。苗發:唐代詩人。員外:員外郎的簡稱,是一種官職。待漏客:指等待上朝的官員,漏是古代計時工具。迎車雉:《左傳》記載,有雉鳥迎車而飛,這里可能象征世俗事務。護法龍:佛教中守護佛法的神龍,代表佛門。郢曲:指高雅的樂曲,這里比喻苗發的詩作。甘露:佛教中指能使萬物生長的甜美的雨露,象征美好純凈。塵心:世俗之心。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苗發是“大歷十才子”之一,當時文人之間常有詩文唱和。詩人可能在官場忙碌之余,暫入龍池寺獲得心靈寧靜,恰逢苗發寄詩,便寫詩酬答。
這首詩主旨是酬答友人,通過描繪寺廟的清幽之景,展現了詩人從世俗到佛門的心境轉變。其特點是意境優美,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大歷時期文人之間的文學交流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雪泥蹤跡動經年,重捧芝函意惻然。宿德久懸丹陛望,閑心欲伴碧山禪。嗣音正羨空桑奏,為國時搜下澤賢。問俗畫熊來早暮,水沉一炷石樓煙。
兩剎崚嶒隱翠岑,卻擔拄杖出煙林。來時飽吃東禪飯,歸去泥添古佛金。絕嶺松篁青玉瘦,上方漁鼓白云深。是中不可著言句,且聽半山鸞鳳音。
清秋移桂楫,薄暮宿苕溪。云磬來篷底,煙林隔水西。川原隨地勝,星漢去城低。欲訪山中舊,前途候蚤雞。
一夜風霜萬木枯,歲寒惟見老松孤。秦皇不識清高操,強欲煩君作大夫。
春天行樂若為傷,青鬢吹蓬半染霜。莫道一生甘淡薄,十年前亦為春狂。
拜璧承華蚤,勝冠春制年。神游何厭俗,夢杳忽升仙。鶴駕迷春霧,鳧燈寄夕煙。松楸皆北向,時□圣慈憐。
別駕乘春訪勝游,禹門佳處重遲留。兩邊翠璧連天起,三級銀河入海流。變化豈無神異物,往來應有濟川舟。遙遙明德人知否,地辟天成幾萬秋。
德性天然具,文章少已工。淳明范太史,簡澹小臾公。圣學驪珠貫,人材水鏡空。膏車輕萬里,垂發哭途窮。宇量諸公上,聲名一世宗。平生無一愧,度外有兼容。綆斷一尋井,蘿枯百尺松。紛紛湖海士,末路更誰從。久屬蒼生望,溫然兩玉人。長沙才賦鵩,絕筆遽傷麟。自牖無遺納,遭時有未信。萬牛回首處,深谷臥輪囷。共惜堂堂去,真成種種休。中原渺歸計,清洛更東流。鍛鍊言猶在,從谷志未酬。何心誦遺草,有路慟西州。
粵海秋深載酒過,勞勞亭畔引長歌。詞壇彩筆看龍躍,帝里黃金買駿多。太史五云傳日色,故人三徑滯煙蘿。遙看月落燈毬夜,花底鶯聲葉佩珂。
晚郭歸舟急若何,市塵猶恐累漁蓑。到家覺得曾風雨,兩樹芭蕉破葉多。
弦絕秦箏鏡任塵,細腰休舞鳳凰茵。一枝濃艷埋香土,萬顆珍珠濕袖巾。行雨不歸魂夢斷,落花難伴綺羅春。漢皇甲帳當年意,縱有芳魂不似真。
名園重過意綿綿,春到薔薇瘦可憐。十二年來如幻海,愧將霜鬢負鶯邊。東園邀客共殘春,一角亭陰隔煖塵。坐到人聲歸寂寂,竹寒波碧始為鄰。藤蘿覆瓦碧氤氳,四壁刀工摹右軍。千載唯留風故舊,些些繞指拂碑文。濃蔭重檐只礙天,閒將吟緒綠成煙。深庭窄巷春歸晚,微雨落花人并肩。送春扶醉過松庵,雨后朱黃尚可探。偕坐幽叢渾似夢,花光云影落幽潭。
不辭雙屐亂云穿,來飲西山第二泉。野燕梳風楊柳壩,田家犁雨鷓鴣天。年豐白屋炊煙重,日夕丹楓客路懸。詩外逸情誰和我,赤闌橋畔聳吟肩。
風雪開門夜甚寒,此來非但一尊歡。江南果是他家物,豈可容人臥側鼾。
微官晚歲只虛名,舊學清時足雋聲。偶向月中聊桂籍,欲從天漢拂塵纓。菲葑下采知同味,桑梓難忘自有情。白首郎瞻黑頭相,可能冷落斷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