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徐季益二首 其二
好士今誰是,憐才亦漫云。
詎須隨進士,直擬慕征君。
確論終當有,浮言斷莫聞。
兒曹與余子,錄錄更紛紛。
好士今誰是,憐才亦漫云。
詎須隨進士,直擬慕征君。
確論終當有,浮言斷莫聞。
兒曹與余子,錄錄更紛紛。
如今有誰是真正愛惜人才的人呢,口頭上說憐惜人才也不過是空話。何必一定要追隨進士的道路,還不如直接仰慕那些被朝廷征召而不肯出仕的賢士。正確的論斷終究會出現,那些沒有根據的流言蜚語千萬不要去聽。那些年輕人和其他人,都庸庸碌碌、雜亂無章。
好士:愛惜人才。
漫云:空說。
詎須:何必。
進士:指科舉考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
征君:被朝廷征召而不肯出仕的人。
確論:正確的論斷。
浮言:沒有根據的話。
兒曹:孩子們,年輕人。
余子:其他人。
錄錄:庸碌無為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表面上說重視人才,實際卻并非如此的現象,詩人對此有所不滿,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態度。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現實中不重視人才的現象,鼓勵人們堅守正確的觀念,不被世俗的浮言所干擾。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觀點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文人的思考。
看山圍故國如昨,女墻月來還去。吳楚分、地作鎮龍盤,江海匯、天成虎踞。前朝事、燕子能相語。總不過、偏安割據。逞浮艷、子夜銅鞮,恣淫樂、后庭瓊樹。迤千年唐聯五代,宋朝南渡尤誤。畫江守、茍活到錢塘,舍神皋、翻資胡虜。任潮打、空城晨暮。天留靳、絳節薇垣,待時到、都歸真主。見儲胥紫氣簇擁,未央瑞云濃護。萬斯年、重譯亙梯航,千八百、共球歡舞。秦淮繞、御苑通仙澍。望翠煙、鐘阜凝貯。玉衣舉、鐵馬常趨,祀光輝、夜旋龍馭。
歲籥回庚正值辰,梅開子月點苔茵。三千世界原無著,六十年光又轉新。勿問青箱猶負債,且傾白酒適閒身。西龍橋畔一灣水,漾月浮鷗不老春。
竹西歌吹荻花秋,遺老垂洟送遠游。羌笛夜闌吹出塞,當年如此夢揚州。萬里歸程許過家,移將二十四橋花。石湖從此添春色,莫把蒲萄苜蓿誇。
南枝向暖北枝寒,何事春風作兩般。憑仗高樓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闌看。
真香妙影舞溪園,每共山人月一軒。全體等閒俱露卻,莫言天地不能言。
髻鬟狼藉黛眉長,出蘭房,別檀郎。角聲嗚咽,星斗漸微茫。露冷月殘人未起,留不住,淚千行。
十日綿綿陌上霖,春愁幾許暗相侵。陽城手棘玫瑰刺,繡苑塵埋乞巧針。一夜紅冰曾結淚,三年綠柳漸成陰。鵑啼蝶夢均休管,恐負東皇是此心。
江春欲到最先知,次到南枝次北枝。不信樓頭觀旖旎,嫩金勻遍去年絲。
曲江原是吾鄉邑,何事荊州有此樓。祇為道隨伊呂進,不辭身向郢都游。波連江漢云橫曉,野入齊梁雁度秋。珍重晦翁曾有記,今人常望古城頭。
云凈千山出,湖清一鏡開。疏鐘林外寺,殘日水邊臺。烽火連天急,城笳動地哀。辛勤數行雁,曾否系書來。
馬上千盤嶺,中山數仞宮。詞場猶負弩,文戰忍韜弓。韻減石家醋,仙成脈望蟲。長官天子諺,鄉里大王風。水影皆涵岫,人家盡樹楓。燒松云滿市,登閣翠流空。山鳥呼閒客,奇峰禮上公。魚胞真自別,龍尾珼相蒙。謝屐常移齒,張髯免入籠。夜泉頻點白,曉露自研紅。古鼎時留目,蠻音每塞聰。讀書師仲蔚,三徑任高蓬。
莫向枝頭頃刻論,春光一等付郊園。紛紛開落無窮恨,只有青松自感恩。
從今更莫。從今莫怨東風惡。東風盡意催花著。不分春人,幾誤花前約。芳期一向成今昨。酬春祇辦觥籌錯。倚闌極目春云薄。極目云涯,多少春閑卻。
光搖暗日動珠盤,汎汎輕風漾碧瀾。俯檻恍然驚醉眼,云天卻向鏡中看。
才人慧業美人風,玉樹金荃尚欠工。雪滿溪山寒澈骨,回頭忽見一枝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