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劉子卿四首 其二
近喜周公相,初傳薦士章。
非才孰為治,與國倍生光。
故國異喬木,白駒空食場。
彈冠與結綬,吾道不其昌。
近喜周公相,初傳薦士章。
非才孰為治,與國倍生光。
故國異喬木,白駒空食場。
彈冠與結綬,吾道不其昌。
最近欣喜周公般的賢相執政,剛剛傳來他舉薦賢才的奏章。沒有賢才誰來治理國家,賢才被用會讓國家增添光彩。故鄉已與過去不同,就像喬木有了變化,白駒只能空食舊場。大家彈冠相慶準備出仕,我們所秉持的道難道不會昌盛嗎?
周公相:這里以周公比喻賢相。周公,西周初期政治家。
薦士章:舉薦賢才的奏章。
非才孰為治:沒有賢才誰來治理國家。
故國:故鄉。異喬木:化用《孟子·梁惠王下》“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指故鄉有了變化。
白駒空食場:《詩經·小雅·白駒》有“皎皎白駒,食我場苗”,這里可能表示賢才無處施展。
彈冠與結綬:彈冠指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出仕;結綬指佩系印綬,也表示出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有賢能的宰相執政并開始舉薦人才,詩人對此感到欣喜,同時可能也結合自身經歷和對國家的期望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賢相執政和舉薦賢才的肯定與期待,希望賢才得用讓國家昌盛,自己所追求的道也能得以弘揚。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政治的關注和期望。
海上三秋白雁疏,昨傳消息更愁予。成家但立相如壁,壞宅寧存孔鮒書。暢志酒杯應料理,端居述作復何如。含情漫極天南目,徙倚高臺詠卜居。
深院飛花急,臨風秪自哀。又看春色老,坐使玉顏摧。落月窺琴室,流塵上鏡臺。窗前有梅樹,歲暮待君開。
暖令花大朵,一一向瓶開。笑入佳人鏡,香浮上客杯。芳春殊未半,嫩葉莫相催。及此夭夭好,溪邊更折來。
造化良難測,浮山到寺東。影隨潮汐動,奇盡鬼神工。樹蔭過橋客,花飛近谷風。半帆閑佇立,相望意何窮。
園林過雨宿荷香,猶掛輕綀佩水蒼。老去只應休去好,秋來方是晚來涼。倦翎網已離三面,病顙車難服兩箱。多幸時和歲豐美,只將心念報虛皇。背人歲月苦難禁,烏兔相追互起沈。點檢平生如夢事,保全晚節是真心。圍腰減削那勝帶,種發蕭疏不上簪。久悟盈虛消息理,香山蓮社擬追尋。北岑飛雨過南岑,遠嶂晴明近嶂陰。老檜婆娑方午色,孤桐搖落忽秋音。庭稀雁鶩飛符檄,海絕鯨鯢伏斧砧。此是老臣聊報國,仁聲敢謂入人深。
煙霞開勝境,林壑帶幽居。終日心無累,長年樂有馀。時過三益友,剩貯五車書。縫練收螢火,燒蕓辟蠹魚。風吹朝幔卷,月映夜窗虛。已致青云上,還思素服初。丈夫終一德,窮達復何如。
一從相業始曲江,誰似王家待二郎。學以淵源推正派,功于堂構羨傳芳。由來龍德幽光發,都借鸞書奕世昌。試看山公優啟事,定知世澤浚巖廊。
昔時爭戰地,今日際雍熙。邑治非前日,水聲如舊時。左車徒有策,韓信亦堪危。成敗非人力,秪應天地知。
騷人沽酒醉懶,無顧春風晚。陌上紅黃少,萋萋迷卻人眼。香去尋不返。空杯盞,誤了斟春滿。醒時嘆。韶華見老,云頭疑過離雁。秋聲輕覺,捉筆匆匆臨案。且把芙蓉寫紙扇。莫慢,清塘還有幾瓣。
少為饑所驅,老為病所迫。人生能幾何,東阡復南陌。急須沽酒來,一笑舉大白。浩歌草木振,起舞天地窄。同歡二三子,誰主復誰客。浮沉大浪中,畢竟歸真宅。歲月去何速,老炎變新涼。游子久不歸,回首望大梁。風埃慘如此,何處真吾鄉。野菊明落日,林楓染飛霜。勸我一杯酒,悠然秋興長。
未辦謀生學計然,紛紛又落海西偏。癡心政爾了官事,坐嘯何能作散仙。霜雪半頭明鏡里,江湖歸夢野鷗前。入懷雙鯉詩材健,醒眼三珠喜氣全。處處看云眠白日,時時舉酒望青天。想應留客煮湯餅,弱柳犀錢細細穿。
亂藤高竹散清煙,獨倚闌干思渺然。流水恨隨春浦闊,故人家住白云邊。三年遠別空相憶,一段新愁自可憐。欲得山陰晴夜雪,東風吹放大江船。
金陵佳麗舊皇州,夢里猶疑浪漫游。燕子磯頭春漲滿,莫愁湖畔暮煙浮。陳家玉樹隋家柳,袖底箜篌扇底喉。聞說長橋巳傾拆,秦淮夜月不堪謀。
郎身如紙鳶,斷線隨風去。愿得上林枝,為妾縈留住。
張公吃酒李公醉,自古人言信有之。陳亞今年新及第,滿城人賀李衙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