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早途中見耕者
夜雨未收腳,宿耕初起頭。
聊茲一日力,慰此半年愁。
長路厭策蹇,還家思借牛。
未須論旨蓄,端爾待來牟。
夜雨未收腳,宿耕初起頭。
聊茲一日力,慰此半年愁。
長路厭策蹇,還家思借牛。
未須論旨蓄,端爾待來牟。
夜里的雨還沒停,早起的耕作者開始了新一天的耕作。辛苦勞作這一天,或許能慰藉半年來的憂愁。走在漫長的路上,厭煩了騎著跛腳的驢子,回到家就想著借頭牛來耕地。先別去談論儲備糧食的事,只盼著能迎來麥子的豐收。
收腳:指雨停。
宿耕:早起耕作。
策蹇:騎著跛腳的驢子。
旨蓄:儲備的美好食物,這里指儲備糧食。
來牟:指麥子。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鄉村途中,看到耕者辛勤勞作的場景有感而發。當時農業生產依賴自然條件,雨水影響著莊稼的收成,耕者面臨著生活的壓力和對豐收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耕者的生活,突出勞作的辛苦和對豐收的期盼。其特點是質樸寫實,反映了鄉村生活的真實面貌,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對普通勞動者生活的關注。
面面青山晚翠稠,蕭蕭落木暮江流。山人獨愛秋來景,翻嘆當年宋玉愁。
碧山亭館抱回塘,門巷陰陰夏日長。新竹過林梢礙柳,野藤纏樹葉迷霜。爐香細引薔薇架,庭草陰連薜荔墻。畫棟云閒天伏暑,疏簾風急雨生涼。棋聲落枕醒幽夢,樓影沉波近夕陽。臨水獨垂盤谷釣,采蓮新辦越溪航。何人隔竹敲茶臼,有客攜琴問草堂。望遠欲窮千里目,吟馀空費九回腸。功名自許今猶未,寒暑催人老又將。會整舊書歸舊隱,故園松菊晚蒼蒼。
飛煙縹緲拂樓臺,才捲珠簾雉扇開。春滿天顏兩眉喜,玉關新有捷書來。
山好半在樹,樹多能作嵐。峰回磴隨轉,深翠藏龍潭。潭小卻不涸,酌之冽且甘。孤亭近陽曦,就樹藉草談。澗石誰留題?逼視得兩三。蘇州與祭酒,前游曾并驂。大夢先我醒,笑我還朝簪。我心似潭水,世味孰足貪?卒業幸放歸,聽泉終一庵。二子實聞此,山靈為之監。詩成急寄似,黃髯洞庭南。
稱朱竿,揚朱弦,鳴鐘朗鼓各在懸。月建酉,日次丁,牲全禮成告于庭。久哉斯道淪以失,天啟神圣我祖出。用夏變夷四海一,遐土之人炳文質。昔者子欲居九夷。百世之下,乃享于茲。猗與斯道,垂憲靡蹦遺。浩浩皇皇,八荒九州。罔或靡知,罔或靡由。曷知曷由,我祖之休。
青羊一變,又骎骎厄到,中原文物。八道狼氛連海角,破壞幽燕半壁。矗矗瓊樓,翁翁玉宇,高處寒如雪。躊躇四顧,可有回天英杰。也曾搔首問天,問天無語,孤憤憑何發。瑤草琪光亂成陣,怎不豪情都滅。三尺吳鉤,幾編樂府,俯仰悲霜發。宵分人情,忍看劍外殘月。
水中仙子并紅腮,一點芳心兩處開。想是鴛鴦頭白死,雙魂化作好花來。
曾共云邊看晚晴,芙蓉峰下聽灘聲。當時范李今何在,愁向詩中見姓名。
背郭韓亭近,臨江古殿幽。南天皈正學,北斗跂前修。地僻仙蹤邈,書傳佛骨愁。我來邀翰墨,此道足千秋。
一春光景速奔車,且趁良辰會壓沙。藏火未須傳蠟燭,感時空自把梨花。笙歌不作芳菲主,風雅終成冷淡家。歸路復疑霄漢上,御波舟穩襯云霞。
樓閣凌云映玉霞,白云堆里有仙家。天孫幻取銀河水,灑作瓊林萬樹花。
暖風吹繡陌,扶杖過橋頭。柳岸輕煙鎖,花溪月自流。燕拋雙剪去,荷長小錢浮。曲折隨芳徑,春光一望收。
試燈時節深深院。晚妝勻了輕衫換。不惜出前楹。迎郎問月明。重逢情脈脈。對面銀河隔。一刻記春宵。千金值未高。
還鄉何用淚沾襟,一半云霄一半沈。世事漸多饒悵望,舊曾行處便傷心。
中使傳宣出未央,外宮庭燎發榮光。怪來連夜催儀注,元是平明冊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