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提刑赴召三首 其一
擁節(jié)西來歲未更,提封畧已遍循行。
洞庭青草絕余寇,沅水武谿俱力耕。
勿漫繡衣閑直指,正應(yīng)天下急澄清。
治平已召吳公去,材秀何人是賈生。
擁節(jié)西來歲未更,提封畧已遍循行。
洞庭青草絕余寇,沅水武谿俱力耕。
勿漫繡衣閑直指,正應(yīng)天下急澄清。
治平已召吳公去,材秀何人是賈生。
你持節(jié)西來還不到一年,轄區(qū)已大致巡查遍。洞庭青草湖已無殘余賊寇,沅水武谿百姓都努力耕種。不要讓繡衣使者只做清閑的糾察之事,正該為天下急需澄清的局面出力。國家太平已召你吳公前往,才華出眾者誰能像當(dāng)年的賈誼呢。
擁節(jié):持節(jié),古代使臣出行持符節(jié)以為憑證,這里指官員赴任。
歲未更:還不到一年。
提封:指管轄的區(qū)域。
循行:巡查。
洞庭青草:洞庭湖和青草湖,在湖南北部。
沅水武谿:沅水是湖南西部河流;武谿是沅水支流。
繡衣直指:漢武帝時設(shè)置的官職,衣繡衣,持斧仗節(jié),有誅殺權(quán)力,負(fù)責(zé)督察官員等。
澄清:指肅清混亂局面,使政治清明。
吳公:這里指吳提刑。
賈生:指賈誼,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xué)家,年少有才。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內(nèi)容推測,當(dāng)時吳提刑在地方治理卓有成效,使得轄區(qū)安定,百姓能安心耕種。此時朝廷征召他赴京,詩人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肯定和對其未來作為的期待。
此詩主旨是贊美吳提刑的治理能力和政績,期待他到朝廷后能為國家澄清局面。其特點是語言質(zhì)樸,情感真摯。在文學(xué)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dāng)時官員治理地方的情況。
黯?重云陰,碎棱震雷咤。
懷古思鄉(xiāng)對晚曛,亭皋落木不堪聞。秋蟬冷咽醒伊笛,野老新耕杜甫墳。處處白蘋翻白鳥,山山紅樹亂紅云。西風(fēng)好送離人夢,粵北湖南一嶺分。
榆林青茫茫,寒煙三十里。忽聞雞犬聲,見此千家市。石橋百尺橫,其下跨媯水。人言古媯州,殘城無乃是。民家坐土床,嬉笑圍老稚。糲飯侑山蔥,勸客顏有喜。足跡半天下,愛此俗淳美。醉就軟莎眠,夢游葛天氏。
衣冠洛下幾追隨,一出風(fēng)塵悵別離。北海清尊多好客,南樓明月負(fù)佳期。歸與不為鱸魚膾,隱矣誰招桂樹詞。獻納近臣勞記憶,腐儒真愧故人知。
聞道瀘江破,傷心卻復(fù)疑。六年猶力抗,群盜竟猖披。壯士乘危數(shù),官軍出援遲。幾人全骨肉,夜走哭荒陂。
異果留千歲,閩山接十洲。有桃皆卵核,無樹不蟠虬。地共仙源迥,花藏春塢幽。云臺朝試趙,璚實夜迎劉。漢殿來金母,玄都伴玉樓。赤瑛盤一色,金馬客三偷。曾侍周王宴,初從李耳游。知君仁壽域,到處得丹丘。
魚鹽市井富,冠蓋車馬路。生息自相吹,晨門黕如霧。超然塵外躅,硉兀見砥柱。湯湯海橫流,自有安立處。幻泡水上漚,空華草頭露。一峰獨蒼然,歲寒但如故。醉搴庭下花,吟繞池邊樹。便有山中臞,來隨白云屨。
秋陰閣雨冪林梢,野舫乘閒出遠(yuǎn)郊。井就烏龍評水品,山尋白鶴借云巢。煮茶榻共高僧坐,問字門容弟子敲。想得東家好清事,竹間松下具行庖。
自得兒時趣,成年無所儔。黏人每嚅囁,進食太夷猶。今夕終黃土,人間初白頭。冥冥如有信,為我問悠悠。
平生同有愛花心,每到開時輒共吟。垂老凄涼空見畫,人間何處覓知音。
階前一弓地,疏翠陰叢叢。有時微風(fēng)發(fā),一洗塵慮空。會心非在遠(yuǎn),悠然水竹中。
一庭淡月浸梨花,好景偏宜富貴家。風(fēng)動珠簾香滿院,玉人相對撥琵琶。
被酒催題思不勝。一春杜宇恨宵燈。吳箋都為家山疊,蜀錦偏教鸞鳳成。移玉檻,向中庭。不容偶語問誰曾。美人眼共江頭月,一樣清輝濕淚凝。欲動朱唇喚不應(yīng)。隔窗紗影鬢鬅鬙。融融歡夢渾如酒,片片離愁竟作冰。仍不誤,了無憑。閑中追索一生情。背人戲唱傷心曲,先使傷心后笑迎。鳥譜春詞韻最幽。出門遲喜踏青柔。短長花夢風(fēng)前蝶,冷暖云孵水上鷗。輕勝粉,滑如油。圍堤細(xì)雨且休休。閑情偏到驚心處,紅影迷離未是樓。攀惹游絲上小舟。人間春事不須謀。落紅流水纏雙槳,倩影輕歌舉一甌。才一顧,也相酬。笑余淺靨潤難收。凌波只有文禽稱,睡到斜陽夢自由。水共山橫碧欲流。笑他杜宇本工愁。柳頭春困偏教重,花面風(fēng)親始見羞。停遠(yuǎn)浦,過前洲。弄波掩霧并輕舟。菱歌牧笛參差起,應(yīng)是人間有女牛。
曉入燕山雪滿旌,歸心常與雁南征。如何萬里沙塵外,更在思鄉(xiāng)嶺上行。
千齡逢圣旦,六葉嗣昌辰。睿智天攸縱,章程日又新。車書通絕域,雨露洽殊鄰。民罄華封祝,帝思蒼野巡。龍髯攀不及,鳳翼附無因。望斷喬山路,憂深杞國人。含生蒙舜德,率土被堯仁。罔極何由報,徒能損百身。元豐圣政洽隆平,溢牘聯(lián)篇載頌聲。皇武惟揚昭七德,帝華克協(xié)麗重明。喬山去日乘龍馭,蒼野巡時見象耕。憶兆臣民蒙澤久,隕身思報一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