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孺子祠 其一
務創西都弊,寧知此一時。
忠邪爭憤嫉,基業竟陵遲。
豈曰忘五就,哀哉逢百罹。
嚴陵亦同趣,始盛及終衰。
務創西都弊,寧知此一時。
忠邪爭憤嫉,基業竟陵遲。
豈曰忘五就,哀哉逢百罹。
嚴陵亦同趣,始盛及終衰。
致力于開創西都卻留下弊端,哪里能料到當時的情況。忠臣和奸臣相互爭權、憤恨嫉妒,國家基業最終衰落。難道能說嚴子陵忘了多次出仕的機會嗎?可悲啊,他遭遇了諸多苦難。嚴陵也有同樣的志趣,事業從興盛走向衰落。
務創西都:指致力于開創東漢王朝。西都,東漢以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這里代指東漢。
弊:弊端。
寧知:哪里知道。
忠邪:忠臣和奸臣。
憤嫉:憤恨嫉妒。
基業:國家的根基、事業。
陵遲:衰落。
五就:多次出仕。
百罹:眾多的苦難、災禍。
嚴陵:即嚴子陵,東漢著名隱士,與光武帝劉秀是好友。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詩人對東漢歷史的研究和思考有關。東漢初期雖有光武中興,但后期逐漸走向衰落,朝廷內部忠奸斗爭不斷。詩人或許是在感慨歷史的發展和人物的命運,借嚴子陵等事例來抒發自己對世事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東漢王朝的興衰和人物命運的起伏。其突出特點是借古喻今,通過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反映出詩人對現實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獨特見解。
古樹何人種,清陰減昔時。
莓苔根半露,風雨節偏危。
蟲蠹心將穴,蟬催葉向衰。
樵童不須翦,聊起邵公思。
湖里尋君去,樵風往返吹。
樹喧巢鳥出,路細葑田移。
漚苧成魚網,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適,生事任群兒。
花枝臨水復臨堤,
也照清江也照泥。
寄語東君好抬舉,
夜來曾伴鳳凰棲。
荊卿西去不復返,易水東流無盡期。
落日蕭條薊城北,黃沙白草任風吹。
戰回脫劍綰銅魚,
塞雁迎風避隼旟。
欲識前時為郡政,
校成上下考新書。
玉洞仙何在,爐香客自焚。
醮壇圍古木,石磬響寒云。
曙月孤霞映,懸流峭壁分。
心知人世隔,坐與鶴為群。
蕃面將軍著鼠裘,
酣歌沖雪在邊州。
獵過黑山猶走馬,
寒雕射落不回頭。
金帶連環束戰袍,
馬頭沖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
亂斫胡兒缺寶刀。
門前九陌塵,石上定中身。
近放遼天鶴,曾為南岳人。
臘高松葉換,雪盡茗芽新。
一自傳香后,名山愿卜鄰。
申胥任向秦庭哭,靳尚終貽楚國憂。
危石江中起,
孤云嶺上還。
相逢皆得意,
何處是鄉關。
憶昨送君葬,
今看墳樹高。
尋思后期者,
只是益生勞。
秋光動河漢,耿耿曙難分。
墮露垂叢藥,殘星間薄云。
心懸赤城嶠,志向紫陽君。
雁過海風起,蕭蕭時獨聞。
道在猜讒息,
仁深疾苦除。
堯聰能下聽,
湯網本來疏。
自別丘中隱,頻年哭路岐。辛勤今若是,少壯豈多時。
露滴陰蟲苦,秋聲遠客悲。晚營嚴鼓角,紅葉拂旌旗。
北闕虛延望,西林久見思。川流寒水急,云返故山遲。
落照游人去,長空獨鳥隨。不堪風景隔,忠信寡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