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峰道者二首
寧辭園令秩,不改淵明調。解印無與言,見山始一笑。
幽人還絕境,誰道苦奔峭。隨云剩渡溪,出門更垂釣。
吾廬青霞里,窗樹玄猿嘯。微月清風來,方知散發妙。
丘壑趣如此,暮年始棲偃。賴遇無心云,不笑歸來晚。
鳴鳩拂紅枝,初服傍清畎。昨日山僧來,猶嫌嘉遁淺。
托君紫陽家,路滅心更遠。梯云創其居,抱犢上絕??。
杏田溪一曲,霞境峰幾轉。路石掛飛泉,謝公應在眼。
愿言攜手去,采藥長不返。
寧辭園令秩,不改淵明調。解印無與言,見山始一笑。
幽人還絕境,誰道苦奔峭。隨云剩渡溪,出門更垂釣。
吾廬青霞里,窗樹玄猿嘯。微月清風來,方知散發妙。
丘壑趣如此,暮年始棲偃。賴遇無心云,不笑歸來晚。
鳴鳩拂紅枝,初服傍清畎。昨日山僧來,猶嫌嘉遁淺。
托君紫陽家,路滅心更遠。梯云創其居,抱犢上絕??。
杏田溪一曲,霞境峰幾轉。路石掛飛泉,謝公應在眼。
愿言攜手去,采藥長不返。
怎會推辭像園令那樣的官職,也不會改變如陶淵明般的情調。解下官印無人可與我交談,見到青山才露出了笑容。隱居之人回到這絕境之地,誰說這里山路險峻令人苦奔?我隨云隨意渡溪,出門還能垂釣。我的茅屋在青霞之中,窗邊樹上有黑猿啼嘯。微月清風襲來,才知披發的自在美妙。對這山水的情趣如此之深,到晚年才來此棲息。幸虧遇到無心的白云,不嘲笑我歸來得晚。斑鳩掠過紅枝,我穿著新衣漫步在清澈的田邊。昨天山僧來訪,還嫌我隱居不夠深遠。托身于你這紫陽道者之家,路途難尋心卻更加超脫。你順著云梯建造居所,抱著小牛登上絕險的山峰。溪邊有片杏田,峰回路轉如在霞境。路邊石頭上掛著飛泉,謝靈運見了也會眼前一亮。真希望能攜手同去,采藥從此不再回返。
園令:指漢時的園令官職。
淵明調:陶淵明的情調、志趣。
解印:解下官印,指辭官。
幽人:隱居之人。
奔峭:指險峻的山路。
剩:隨意。
散發:披發,指不受拘束。
嘉遁:指隱居。
紫陽家:指道者的居所。
絕??:極高的山峰。
謝公:指謝靈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罷去章陵令后,選擇山居生活。當時社會可能官場黑暗,詩人對仕途失望,轉而向往自然、追求隱居的閑適,在與中峰道者的交往中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志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自然之景抒發內心情感。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田園山水詩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展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坤元載物,陽樂發生。播殖資始,品匯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