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廳前甘棠樹降甘露
內史用堯意,理京宣惠慈。
氣和祥則降,孰謂天難知。
濟旱露為兆,有如塤應篪。
豈無夭桃樹,灑此甘棠枝。
玉色與人凈,珠光臨筆垂。
協風與之俱,物性皆熙熙。
何必鳳池上,方看作霖時。
內史用堯意,理京宣惠慈。
氣和祥則降,孰謂天難知。
濟旱露為兆,有如塤應篪。
豈無夭桃樹,灑此甘棠枝。
玉色與人凈,珠光臨筆垂。
協風與之俱,物性皆熙熙。
何必鳳池上,方看作霖時。
京兆尹秉持堯帝的仁政理念,治理京城宣揚恩惠與慈愛。只要風氣和諧祥瑞就會降臨,誰說上天的旨意難以知曉呢。這場甘露是緩解旱災的吉兆,就如同塤和篪相互應和一樣。難道沒有夭桃艷樹嗎?但甘露卻灑落在這甘棠樹枝上。甘露色澤如玉,讓人心靈純凈,珠光映照在筆端。和風吹拂與甘露一同到來,萬物都呈現出和樂的景象。何必一定要在朝廷中樞,才被看作能濟世的甘霖呢。
內史:這里指京兆尹。
堯意:堯帝的仁政理念。
理京:治理京城。
惠慈:恩惠慈愛。
塤應篪:塤和篪是兩種樂器,常相互應和,比喻和諧。
夭桃:艷麗的桃樹。
協風:和風。
鳳池:指中書省,代指朝廷中樞。
作霖:濟世。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當時京城在京兆尹的治理下出現了甘露降臨的祥瑞之象。古代人們認為甘露是祥瑞,是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的象征。詩人看到這一景象,有感于京兆尹的仁政,從而創作此詩進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京兆尹的仁政,突出其治理下京城的祥和。詩中以甘露降臨為切入點,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展現了祥瑞之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明官員的期盼和贊美。
造化吾為主,風塵我是賓。祿終辭地獄,劫滿見天真。海上凄迷月,人間寂寞春。無形更無跡,宇宙一元神。
玄桐掛朱絲,碧軫黃金徽,獨抱登高臺。坐石上,時一揮,清商不如清角悲。鳳來歸,鳳來歸,高臺紅日麗秋暉。秋暉欲落兮,鳳來不來。
畎畝有遺士,妄懷葵藿心。朝夕傾太陽,不耐氛穢侵。肝膽有古劍,愿言決群陰。茲志尚郁郁,抱膝成悲吟。古道日云邈,古意誰復知。陽春漠無和,流水空含悲。郢曲變新調,鄭聲入朱絲。喟然三嘆馀,默與羲皇期。讀書不知道,言語徒自工。求道匪云遠,近在義命中。吾儒有仲尼,道德無比崇。傳參十八章,入道知其宗。后學昧極致,徒知授兒童。孰識孝與弟,理與神明通。為臣不知此,事上焉能忠。仲尼作春秋,垂訓千萬年。古者父母讎,義不共戴天。莊同父何在,乃與齊侯田。魯國無臣子,君親義茫然。齊紀不并立,諸兒得稱賢。善惡不可掩,筆削至今傳。飛飛古帝魂,哀哀寄春怨。異鄉節物新,故國人事變。訴亡誰肯憐,啼苦血空濺。云安再拜人,傷哉不復見。彼微雙鹡鸰,飛飛同一原。急難喻兄弟,義著周雅篇。周公代武王,大義今古傳。人孰無兄弟,急難斯見焉。愿懷周公心,無愧詩人言。竹有君子節,青青貫四時。桃李媚春光,千株弄妖姿。世眼悅繁艷,疇能賞幽奇。君看桃李蹊,蹄轂紛爭馳。君看竹林下,形影誰相隨。七賢久淪沒,高躅猶可追。吾家植千竿,風月足自怡。豈不競時好,聊為歲寒期。兀兀窗下士,筆耕志良苦。黃卷對圣賢,慷慨深自許。一朝出干祿,得失戰匈宇。曲意阿有司,諛言徇人主。貪榮無百年,貽謗有千古。丈夫宜自貴,清議重刀斧。我豈不欲仕,時命不吾與。曷不枉尺求,權門正旁午。非道吾弗由,茲心已先許。愿言安貧賤,順命為出處。儒冠誤身世,偃蹇二十年。豈不懷明主,富貴乃在天。平生學忠孝,自致無由前。青燈照夜長,感激徒自憐。
我生今四旬,忽爾遘家變。風木悲萱堂,師憂龍蛇見。生成二大恩,時思時哽咽。悠悠百年情,寂寂一深院。聿從炞正行,更誰□相唁。豈無沈升子,再旬才一面。亦有二三徒,經年五七遍。契闊何足憐,光陰鯈如箭。虞舜號圣神,陶漁無遺善。商也依仲尼,出入尚交戰。所以君子交,三益常戀戀。僻佞與善柔,母曰身之便。
七年五過徐城縣,自笑皇皇此世間。安得身如倉庾氏,一官能到子孫閑。
恢恢吾道足徜徉,蟠屈舒伸易理彰。醒作蠛蠓寄塵世,醉隨蝴蝶入仙鄉。胸懷寬可包江海,筋骨堅能忍雪霜。夷隘惠和猶有累,天游寥廓任翱翔。
天地夫誰為主始,人世夫誰為絕止?當其二者未分時,二子愴然舉杯子。雨落云溪之凄清,冬壓云溪之霜霖。人懷耿介之玉璞,世有萬美之凋零。飲以酒,歌以狂,哭以聲。萬山雜遝趨奔馳,萬水激蕩生喧豗。摧日翳云捲橫肆,蓋地長霧迷天梯。吾將上索乎閶閽,請長風其為裳衣;吾將下及乎黃泉,使鍤鋤其為途歧。知江滸之遼遠,悲吾生之倏非。肖子,其舉杯。
春滿皇都燈滿堂,言追佳節續瑤觴。藜吹火樹明星漢,鰲擁蓬山近苑墻。自有珠璣光綺席,不勞簫鼓鬧青陽。沉吟共說十年事,清興何如玉署郎。
珊瑚植立壯林巒,翡翠巑岏作小灘。幾案自成清曠景,蓬山常對座隅看。
道人來自陽山麓,手攜舊種千竿竹。小裁方斛不盈尺,中有瀟湘江一曲。未信天工能爾奇,不知地脈從誰縮?晴窗翛翛散煙霧,眼底森然立群玉。豈期我乃累此君,蒙犯風埃走塵俗。故山方遠重愁絕,新句未成慚迫促。黃岡之產大中椽,政用材美刳其腹。愿言保此終天年,歲暮山中伴幽獨。
幽意忽有屬,呼尊上小舠。乾坤新化理,湖海眇逋逃。水混秋空遠,山留夕景高。平生攜手好,歲晚隔風濤。
幾年陵谷變遷中,壯歲回頭已禿翁。狂客彩箋猶吐鳳,佳人錦瑟罷移鴻。衣冠復古多新制,尊俎論文有舊風。極目干戈無事日,車書重見萬方同。
玉署朝摶白鳳群,瓊山重疊望中分。補天想煉媧皇石,行雨疑籠楚岫云。雕琢豈勞經妙手,品題何幸及斯文。太平有象遺蝗滅,應有謳歌處處聞。
烽火邊城鼓角悲,黃沙漠漠北風吹。關山遠隔云中戍,車馬新屯灞上師。賈誼有才思報國,杜陵多病尚憂時。侍臣誰有如椽筆,擬撰燕然第二碑。
兼旬天氣晴,磽確曝龜坼。山農欲移秧,三日沛甘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