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桂
漫道希為貴,那知伙不奢。
江南故多桂,秋仲舉敷花。
往往因人好,蕭蕭得句佳。
人誰不種菊,千載但陶家。
漫道希為貴,那知伙不奢。
江南故多桂,秋仲舉敷花。
往往因人好,蕭蕭得句佳。
人誰不種菊,千載但陶家。
不要說稀少就珍貴,哪知道數量多也并不常見。江南本來就多桂樹,仲秋時節全都開花。常常因為人們喜愛,在蕭瑟秋景中能寫出好詩句。誰不種菊花呢,但千百年來能與菊花聯系在一起的只有陶淵明一家。
漫道:不要說。
希:同“稀”,稀少。
伙:多。
奢:常見。
秋仲:仲秋,秋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八月。
敷花:開花。
蕭蕭:形容冷落、凄清的樣子。
陶家:指陶淵明,他愛菊,其詩多有詠菊之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江南,在仲秋時節看到桂樹開花,聯想到人們對桂樹和菊花的不同態度,結合陶淵明愛菊的典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桂和菊表達對獨特品格的推崇。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常見事物引發深刻思考。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感悟。
一帶平沙堤角。瞥認潮痕低落。春來幾見泛蘭橈,沃雪洗花爭濯。蠻姬諳水性,游泳去浮沉輕約。滿江燕瘦與環肥,盡是綠蘭紅芍。
久分依山住,今因薦剡行。巨魚沖浪躍,好鳥及春鳴。雙闕青云曉,千花紫禁晴。新除題御筆,未覺負平生。
楚山春筍楚江魚,北野黃羊恐未如。老來更厭江魚美,食筍山中樂有馀。
直沽南頭楊柳青,昔時楊柳今凋零。霜風滿地散黃葉,河邊索寞雙郵亭。人道垂楊管離別,南來北往競攀折。我來袖手憐枯枝,躑躅臨河駐旌節。五云回首懷漢宮,丹楓轉眼經霜空。李梅冬實豈佳味,垂涎奔走嗤狂童。陽回萬物自生色,斡旋造化慚無力。百年心跡歲寒同,卻憶南山舊松柏。
櫟社有大樹,輪囷以樛棼。下枝蔽牛馬,上干干青云。匠伯睨不顧,終古絕斧斤。翡翠巢南海,何嘗慕世氛。金丸落珍木,惟以羽毛文。膏火為誰銷,蘭香徒自焚。多材實身累,沉溟與道群。
看東風、柳搖金縷。精神頓美如許。獨憐老我雙蓬鬢,無復少年張緒。桃葉渡。任山水清妍,可柰非吾土。借人茅屋,但有客相過,清茶淡話,閑與論今古。傷心處。客去臥聽鼙鼓。看花渾在煙霧。姑蘇臺榭笙歌散,麋鹿又如前度。誰恁誤。教無限蒼生,命墮顛崖苦。蒹葭洲渚。賴有個扁舟,三竿釣竹,相伴閑鷗鷺。
千花萬萼委塵埃,只有荼裛獨自開。應是鄰家更零落,過墻蝴蝶又飛來。
山人聚景作池臺,移得龍孫帶雨栽。頃刻云開晴日上,便教陰過酒樽來。
山頭日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手把芙蓉步石壁,蒼翠亂射猿鳥驚。誰其云外吹紫笙,欲來不來空復情。天風吹我佩簫瑟,恍疑身在昆侖行。
老大乾坤一腐儒,支頤長日嘆歸與。功名誤我難忘國,風雨懷人數寄書。興入莼鱸秋水遠,夢迷蕉鹿夜燈馀。何當解組居林下,曲徑穿花駕小車。
臥鼓開亭障,斯人久晏然。宣王思采芑,羊祜保新邊。妙手傳干葉,鰲頭控六連。使君雙眼闊,塞草不供憐。
石徑蘿蹊云嶂橫,敗衫破履闖蓬荊。木沈路澀纏綿久,汗漬肩酸饑渴并。已度轍魚徒貸死,更堪怨鳥喚愁生。欲將心事訴巖壑,恐擾青山閑適情。
愁夢不更續,寒天將欲明。雪風吹海樹,霜月凜江城。衰病丹心在,艱虞素發盈。殷勤東注水,渺渺若為情。
秋谷文章在,清風四十年。先朝真宰相,平地舊神仙。逸氣云霄上,榮光雨露邊。印章封一品,楮幣賜三千。憂國惟心切,匡時見節全。回咨還內藏,知足契皇天。憶自攀龍去,曾如抱虎眠。過家期上冢,謝病請歸田。季父何時會,安書遠道傳。喜看親族貴,仍愿弟兄賢。妙畫何森若,真情亦靄然。封緘題日月,光彩照山川。未數甘棠笏,宜書汗竹編。子孫須寶秘,什襲永綿綿。
坡公借地種菜,龐老攜家入山。休把古人比我,同床夢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