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沅陵縣治廓軒
昔我過此屋,四壁蔽莫窺。屋外何所有,榛草連污池。
今我重來過,壁去簷竹垂。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漣漪。
簷前復何有,江上山參差。山窮望不窮,所恨眼力遺。
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隨。昔暗今則廓,曰廓咸謂宜。
慨茲一室爾,系在治不治。除昏與致明,可不念已為。
游焉且息焉,舍斯復何斯。豈惟君是規,我亦因得師。
昔我過此屋,四壁蔽莫窺。屋外何所有,榛草連污池。
今我重來過,壁去簷竹垂。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漣漪。
簷前復何有,江上山參差。山窮望不窮,所恨眼力遺。
主人要命名,名泛境不隨。昔暗今則廓,曰廓咸謂宜。
慨茲一室爾,系在治不治。除昏與致明,可不念已為。
游焉且息焉,舍斯復何斯。豈惟君是規,我亦因得師。
過去我路過這屋子,四面墻壁遮擋得什么都看不見。屋子外面有什么呢?是雜亂的榛草連著污濁的池塘。如今我再次路過,墻壁拆除了,屋檐下翠竹低垂。榛草已被清除,池塘泛起了漣漪。屋檐前又有什么呢?是江邊高低錯落的山巒。山巒到了盡頭但視野卻無盡,只遺憾眼力有限。主人要給這里命名,名字寬泛但境界卻獨特。過去昏暗如今開闊,叫做‘廓軒’大家都覺得合適。感慨這小小的一間屋子,關鍵在于是否治理。除去昏暗帶來光明,能不思考自己的作為嗎?在這里游玩休憩,除了這里還能去哪里呢?這不只是規勸您,我自己也從中受到啟發。
廓軒:寬敞的軒室。
蔽莫窺:被遮擋無法看見。
榛草:雜亂的草木。
污池:污濁的池塘。
洿池:池塘。
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
眼力遺:眼力有限。
泛:寬泛。
廓:開闊。
治不治:是否治理。
舍斯復何斯:除了這里還能去哪里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路過沅陵縣治,看到屋子前后的巨大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當地進行了一定的整治建設,使環境得到改善。
這首詩主旨是借屋子環境的變化,闡述治理的重要性,強調人應有所作為以除昏致明。其特點是借小見大,從一間屋子的變化引發深刻思考。在文學上雖無突出地位,但以質樸語言表達哲理,有一定現實意義。
梓里聞清譽,蘇門誦好辭。共深遺鏃恨,聊慰望云思。
詩酒論文日,溪山攬勝時。贈君無縞帶,落寞愧相知。
親知此日半雕零,卻喜英風振北溟。荊樹駢枝留棣萼,菤葹遺閣憶窗欞。
看君繼述承先志,慨我浮沉守一經。日暮途窮徒悵望,擬呼將伯盼垂青。
一別浮云世態更,晉陵劫火尚縱橫。心頭遙溯深離緒,海角相逢話舊情。
往事不堪重記憶,宦游應許遂生平。烽煙未靖需材急,捧檄馳驅好請纓。
金鑒來覓玉泉書,金玉相逢價倍殊。 到了不干藤蔓事,葫牙自去纏葫虎。
落日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永夜繡屏孤,香爐金猊冷。薄幃寒透五更風,霜月欺燈影。 落葉斷魂驚,短夢仍無定。窗外鴉聲續雁聲,不管愁人聽。
江南草,如種復如描。深映落花鶯舌亂,綠迷南浦客魂銷。日日斗青袍。風欲轉,柔態不勝嬌。遠翠天涯經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誰夢與蘭苕。
江南柳,煙穗拂人輕。愁黛空長描不似,舞腰雖瘦學難成。天意與風情。攀折處,離恨幾時平。已縱柔條縈客棹,更飛狂絮撲旗亭。三月亂鶯聲。
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后庭偏映小桃開。風月影徘徊。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淚空流妝點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紅葉飄風秋欲暮。送目層樓,簾卷西山雨。解榻聚賓揮玉塵。風流只欠王夷甫。 質劍為公沽綠醑。滌濯吟魂,擬摘黃花句。醉眼瞢騰攜手處。謝池風月誰分付。
瓊散殘枝。點窗款款,度竹遲遲。欲訴芳情,曲中曾聽,畫里重披。春移別樹相期,漸老去、何須苦悲。人日酣春,臉霞清曉,復記當時。當年風致,勉強續貂,以貽好事。丹邱柯九思書於云客閣,至正元年冬十有一月日南至也。以上四首和詞并見郁氏書畫跋記卷一。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為之,圓如小櫻桃。一枚之中,刻羅漢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課經者、荷杖者、入定于龕中者、蔭樹趺坐而說法者、環坐指畫論議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趨而后侍者,合計之,為數五百。蒲團、竹笠、茶奩、荷策、瓶缽、經卷畢具。又有云龍風虎,獅象鳥獸,狻猊猿猱錯雜其間。初視之,不甚了了。明窗凈幾,息心諦觀,所刻羅漢,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織綺繡,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風致,各蕭散于松柏巖石,可謂藝之至矣!
恨凝積。佳人薄命尤堪惜。尤堪惜。事如春夢,了無遺跡。人生適意無南北。相逢何必曾相識。曾相識。恍疑猶覽,內家園籍。
山上飛云片片輕,云山相似倚空明。 從龍本合封中去,觸石光從望處生。
春去臺空跡已陳,危亭杰出澗之濱。 清溪繞屋可濯足,好鳥隔江如喚人。 明月委波金瀲滟,青山帶雪玉嶙峋。 桃花流水非人世,或有漁郎來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