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行二首 其一
雨聲颯颯斷復來,間作隠隠兼出雷。
田家作苦樂不哀,拔秧插田政時哉。
誰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疎蔽無障。
何如雨笠與煙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雨聲颯颯斷復來,間作隠隠兼出雷。
田家作苦樂不哀,拔秧插田政時哉。
誰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疎蔽無障。
何如雨笠與煙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雨聲颯颯,時斷時續地飄落,其間還隱隱夾雜著雷聲。農家勞作辛苦,但他們并不哀傷,此時正是拔秧插田的好時節。誰能想到有個客人在洞庭湖上,船破了,船篷稀疏,無法遮擋風雨。哪里比得上頭戴雨笠、身披蓑衣,跟田中的伙伴一起唱著田歌呢。
颯颯:形容風雨聲。
隠隠:隱隱,隱約,這里形容雷聲。
政:通“正”。
疎:同“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看到農家勞作場景和自身漂泊湖上的經歷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平穩的農耕時期。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對比農家與客人的生活,展現農家雖苦猶樂的生活態度。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對普通百姓生活的關注。
窮陰殺節。撲面涼沙起。云水一重重,對如此、江山信美。漢唐明宋,幾個舊名詞,尋歷史。今猶是。神鼎潛移矣。人生至此,悲憤何時已。落葉下空林,問身世、飄零胡底。流光壯志,漸漸暗消磨,上帝死。天還圮。且住樊籠里。
鑿開山骨過長河,水土方平敘九歌。舉世但傳神禹力,誰人知是帝功多。
殘夢尚依稀,危亭漫整衣。為觀紅日出,且共白云棲。大地蒼茫里,高天淡蕩時。海山遙望處,萬象爛生輝。
暑往寒來,嘆人壽、幾何時節。劇獨自、思量往事,柔腸欲裂。鎖恨寰中魚目緊,寄愁天上鰲頭折。算酸辛、歷盡只囚徒,殷殷缺。好收束,渡江楫。莫梗掉,廣長舌。任桑田變海,國亡家滅。情淚銷為三月雨,熱潮化作千山雪。免他生、再遇轉輪王,心香爇。
詩人刺哲婦,老氏戒佳兵。何此金湯固,長存粉黛名。
誰把生花筆一枝,芙蓉畫出意如癡。云留客住常遮路,風愛山容為掃眉。地勢陰陽分冷暖,天心南北有高低。蒼蒼獨立原無主,三徑荒蕪欲問誰。
湘山湘水思悠悠。老病鎖高樓。一朝暮北風雨,便斷送,可憐秋。看幾輩,曲如鉤。反封侯。蛾眉苦妒,謠諑紛飛,謂我何求。
石貌蒼顏迥不殊,天工偶爾賦形軀。頑然本是無情物,應誤行人指望夫。
獨登絕頂一徘徊,腳底群巒翠色堆。方丈能文偏傲客,道童無事喜栽梅。風常送暖花爭放,境到忘機鳥不猜。笑倚危崖一長嘯,天風浩浩四山來。
人影。人影。一個清清冷冷。夜闌難覓知音。相與商量古今。今古。今古。獨自商量正苦。
楊岐山下出靈泉,與海相通亙古傳。洶涌便知天欲雨,為言陰石不須鞭。
一柱天南世莫沉,萬方多難此登臨。紫云捧出天邊日,照見男兒報國心。
月何極。明明長照紅顏色。紅顏色。疑云疑雨,楚王宮北。相思相憶頭絲白。歡娛已往今非昔。今非昔。溫柔鄉路,安排拋擲。
地有前緣方作客,生非情種不耽詩。好風吹到相思句,搔首斜陽獨立時。
仙翁辟谷綠毛生,假向人間作姓稱。應與桐君為伴侶,丹成白日共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