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嚴二先生和前詩見示次韻報之
梅蕊何曾見,詩筒已再開。
如憐今歲盡,喚起好春來。
咫尺花當動,侵尋老故催。
不知榮悴閱,更得幾何回。
梅蕊何曾見,詩筒已再開。
如憐今歲盡,喚起好春來。
咫尺花當動,侵尋老故催。
不知榮悴閱,更得幾何回。
還未曾見到梅花綻放,詩筒卻已兩次打開。像是憐惜這一年即將過去,要喚起美好的春天到來。近在咫尺的花朵即將萌動,時光漸漸流逝,衰老也在催促著人。不知經歷了多少榮枯變化,還能有幾回這樣的時光呢。
詩筒:古時用來傳遞詩稿的器具。
侵尋:漸進,漸次發展。
榮悴:榮枯,指草木的繁茂與凋零,也比喻人的得志與失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今歲盡”“好春來”可推測是在歲末之時。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處于平常的時節,詩人在歲末收到友人的詩,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心境既有對時光的感慨,也有對新一年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圍繞歲末的感慨與對春天的期盼,以梅花和詩筒為切入點,將時光流逝與自然變化相聯系。其特點在于情感深沉而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將成之山,不進一簣。
老倒云門,坐而獲利。
釣鰲釣鯨手段高,慣曾下海涉波濤。
緩放急收自得便,浮家泛宅何飄飄。
潛魚脫于淵,濡沫猶相依。
何況雙鹓雛,羽翼當未飛。
別子未經旬,中心恒苦饑。
析我園中薪,言烹菽與葵。
小子從外來,有客緇其衣。
披衣急出戶,果諧心所思。
相攜歷堂階,歡極無文儀。
素琴為君弦,濁酒為君開。
燭光劍佩擁千官,載月臨軒拜紫鑾。
仙掌禁寒承露穩,天顏霽曉傍云看。
朝陽鳴鳳諧宮律,滄海□鰲獻羽翰。
咫尺圣明三舞蹈,報恩豈敢負彈冠。
小道群芳一稿車,
又來蕭寺問年華。
梅魂菊影商量遍,
不看人間頃刻花。
一犁春雨足生涯,
黍稷桑麻已滿略。
只愿今年風景好,
村村社酒樂農家。
夜靜魚鑰沈,窗際上寒月。
對此不能寐,攬衣興超發。
散步出疏簾,清光皎于雪。
尖風吹我衣,泠然濯毛發。
冥契得詩意,際此殊清絕。
湛湛澈寒泉,冥冥墮松屑。
鼻觀遠聞香,小定味禪悅。
蓬蒿短徑月初乾,道左壺漿候夜闌。
飛舄云留雙影駐,揮毫霞染九光寒。
干旄莫惜行春至,夜竹還宜卜晝看。
老圃但知歌擊壤,陽春白雪和應難。
山蒼蒼,云茫茫,歸路馬蹄忙。
涼風吹細雨,寒草綠荒岡。
畫眉聲里松杉道,何處青山是晉陽。
永和之蘭亭,列序時人。
文字之不磨,千載莫鄰。
彼睎顏之徒雖未足倫,觀其所傳,亦庶幾彷佛乎清塵。
夜色中旬后,虛堂坐幾更。
臨溪猿不叫,當檻月初生。
后夜客來稀,幽齋獨掩扉。
月中無旁立,草際一螢飛。
家園回首費思量,城郭依依認綠楊。
琴客弦詩宜水調,花奴載菊自江鄉。
柴桑粉本秋容澹,瓜步鐘聲驛路長。
夢醒不知窗月皎,白云何處倍神傷。
城西爭說謝公塘,后有顏蘇德澤長。
十卷詩吟留刺史,百年神定在桐鄉。
云移鎮霅樓頭白,風送洼尊亭外涼。
舊日宮垣安可仰,斯民去思不能忘。
黃金臺館郁蒼蒼,游子高秋總斷腸。萬里浮云生渤海,千山朔氣壓漁陽。
風塵不老江湖色,宮闕新懸日月光。安得與君燕市里,和歌長在酒人傍。
中丞遼海罷登壇,公子紅顏復掛冠。自有綈袍憐范叔,誰從長鋏見馮驩。
上書北闕風云壯,灑淚西山雨雪寒。憔悴盡堪知國士,相逢應作少年看。
歸種桃花,楚云滿、故國仙林如纈。林外橫笛呼犍,春泥漸啼滑。
鄉緒引、江關倦客,奈歧路、短絲難折。落手滄洲,當歌白日,珍重華發。
舊題句、銀燭西樓,夢塵剪、東風黯銷歇。誰遣一艎新水,送飛花如雪。
中夜起、吳鴻試數,對月明、酒醒傷別。底事拋得鴟夷,五湖空說。
太學群游經最明,
青衫憔悴竟何成。
齏鹽仍作當年味,
名譽飛蠅過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