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許昌崔明府拜補闕
儒者久營道,詔書方問賢。
至精一耀世,高步誰同年。
何樹可棲鳳,高梧枝拂天。
脫身鳧舄里,載筆虎闈前。
日月傳軒后,衣冠真列仙。
則知驪龍珠,不秘清泠泉。
才子貴難見,郢歌空復傳。
惜哉效顰客,心想勞嬋娟。
儒者久營道,詔書方問賢。
至精一耀世,高步誰同年。
何樹可棲鳳,高梧枝拂天。
脫身鳧舄里,載筆虎闈前。
日月傳軒后,衣冠真列仙。
則知驪龍珠,不秘清泠泉。
才子貴難見,郢歌空復傳。
惜哉效顰客,心想勞嬋娟。
儒者長久鉆研大道,如今詔書來尋訪賢才。您的精誠能光耀世間,高邁的步伐無人能比。什么樹能讓鳳凰棲息?只有那高枝拂天的梧桐樹。您從縣令任上脫身,持筆進入朝廷。您能如日月般傳承軒轅之后的文化,身著官服宛如列仙。由此可知,驪龍的寶珠不會一直藏在清冷的泉水里。才子難得一見,郢中的高妙歌聲只能空自流傳。可惜那些效顰的人,白白地勞心費神。
營道:鉆研大道。
問賢:尋訪賢才。
高步:高邁的步伐,比喻超群出眾。
鳧舄(fú xì):傳說東漢時王喬任葉縣令,有神術,常化雙鳧為鞋乘之至京師,后用“鳧舄”指縣令。
載筆:持筆從事寫作或記錄,這里指進入朝廷任職。
虎闈:指朝廷。
軒后:即軒轅黃帝。
驪龍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比喻珍貴難得之物。
郢歌:指高雅的樂曲,這里比喻高才之作。
效顰客:指盲目模仿別人的人。
嬋娟: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心思、愿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和內容推測,當時朝廷下詔選拔賢才,崔明府因才學被拜為補闕。詩人可能與崔明府相識,在其得到任用后,寫下此詩表達祝賀和對賢才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崔明府的才華并祝賀他得到朝廷任用。其特點是意象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賢才的推崇。
涉水復涉水,登山復登山。行行不計程,日日山水間。及茲五丁峽,蜀道方險艱。水多洪濤惡,山有亂石頑。梁摧乃能渡,梯絕無由攀。我馬毛已焦,我仆力已孱。豈因筋骨勞,而使涕淚潸。幽林好鳥鳴,聽之心自閑。西南六詔地,此去何時還。斯須敢忘君,咫尺不違顏。愿承風八翼,直上天九關。
悠悠我行邁,去此粵山端。遲明駐征車,爰盡公堂歡。開顏俯城郭,簫鼓集儀鸞。謂欲戒醉飲,重此良辰難。關門集會府,僚友并征鞍。更辭無別語,但祝長加餐。役者四五人,相從出林巒。亦復路傍泣,豈獨殊肺肝。況我離慈母,朝暮偵平安。送行各如許,焉得不辛酸。
無何真是本來鄉,莫遣閑愁犯肺腸。會見棟梁扶大廈,不將文字吊沈湘。揮毫未辯銀為管,沽酒奚須玉作觴。雙竹端能作奇瑞,衡人宜護竹間堂。當年大冊撼天扉,圣主今呼逐客歸。應是風云乘此會,便令鹓鷺著行飛。久埋劍氣沖星氣,暫裂荷衣換錦衣。穩上丹墀踏龍尾,九霞光里望晨暉。
谷口松杉無路,云中雞犬誰家。仙客不歸春老,洞門千樹桃花。
茅堂階豈高,數寸是苔蘚。只恐秋雨中,窗戶亦不濺。眼前無此物,我情何由遣。
泉嶺諸峰太劣生,與儂爭走學儂行。蒼官總上山頭去,一色前驅娖翠旌。
別離何處是幽期,水遠山長信息稀。獨坐相思秋色里,滿天霜月雁南飛。
身閱升平近九旬,至今謙德動朝紳。眼前耆舊無多傳,亂后交游復幾人。龍顧青山開宅舍,鶴歸華表離風塵。荒原來見兵麾息,相從靈車淚滿巾。白首其如死別何,臨風老淚若懸河。耆英社在晨星少,禪智山空夜雨多。薤露莫悲人換世,桑田曾見海生波。殯宮空對棠梨發,更擬重攜濁酒過。
聞道張秋決,先朝慮獨深。為山名戊己,使者失辛壬。地控支祈鎖,天寒象罔沈。誰知神禹巧,疏鑿本無心。
穴處崖居水作鄰,日暮天寒翠竹深。我除君外誰堪覓?更除我外誰覓君。
塵動起秋風,燈黃夜帳中。不寐磨長劍,明朝第一功。
憑么鲇魚上竹背,許了猢猻入布袋。兜率宮中至真來,岳林寺上曾訪戴。
通家親戚故鄉人,臨別相逢意轉親。晤語留連下城日,宦程迢遞促車塵。高岡合止沖霄翼,淺水寧容縱壑鱗。朱雀烏衣壯游地,為君惆悵十年春。
久客他鄉一病身,蕭條客況有誰親。故人遙贈江東酒,對酒真如見故人。
得意良獨難。大帶如河,高弁如山。功名侮予,心不遑安。遙望故鄉,郁郁漫漫。憂來自中,不遜于顏。鄙士患得失,達士多所宜。智不斗時。我斯蕩蕩,天下熙熙。俛拾仰取,日競刀錐。逝將掉臂,棄而違之。東蹈滄海,寧居九夷。崄巇可為,念為偃息,乃在草萊。蹲而踰垣,嗒焉鑿坯。流俗落落,豈無友生。門一以杜,其可復開。蜉蝣之裳,視此末榮,寵辱者驚。寓言憤世,混跡躬耕。貧賤肆志,惰傲相成。徘徊千古,載濁載清。飲酒而已,誰知其它。即有三公,相去幾何。百年如寄,孰少孰多。胡朝謀夕,自貽蹉跎。屹彼在位,經營四方。天道病愚,人道趨彊。退而為樂,遼遼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