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負梅趨都城者甚伙作賣花行
昔人種田不種花,有花只數西湖家。
祇今西湖屬官去,賣花迺亦遍戶戶。
種田年年水旱傷,種花歲歲天時禳。
安得家家棄花只糴米,塵甑炊香勝旖旎。
昔人種田不種花,有花只數西湖家。
祇今西湖屬官去,賣花迺亦遍戶戶。
種田年年水旱傷,種花歲歲天時禳。
安得家家棄花只糴米,塵甑炊香勝旖旎。
過去人們種田不種花,有花的只有西湖邊的人家。如今西湖歸官府所有,賣花的也遍布家家戶戶。種田年年遭受水旱災害的損傷,種花每年都能靠好天氣避免災禍。怎樣才能讓家家放棄種花只買米,讓那落滿灰塵的甑里飄出的飯香勝過鮮花的艷麗呢。
祇今:如今。
迺:同“乃”,于是。
禳:祈禱消除災殃。
糴米:買米。
甑: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旖旎:本形容旌旗隨風飄揚的樣子,此處形容鮮花艷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農業生產不穩定,常受水旱災害影響,而賣花行業卻較為興盛,反映出當時百姓為生計改變生產方式的社會現象。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社會風氣轉變及百姓生活困境,突出了農業生產的艱難和賣花之風的盛行。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和百姓生活狀況。
上饒山水甲江南,一錫橫飛欲結庵。忽遇至人煙靄外,歸來無語隱松巖。
一旱忽四年,天心忍若此。居鄉無片長,自愧何窮已。溝壑不忍視,一視淚如雨。憑誰請發棠,空飽倉中鼠。
空啼蜀魄怨吳鉤,老大無端倚戍樓。白骨聚鴉寒帶雨,荒城宿虎夜橫秋。一繩度地千年鏡,萬里窺天六月裘。漢水自流秦塞斷,那堪回首白蘋洲。
疋馬西風客,青衫遠道人。傾觴三日語,洗面一升塵。發篋探家信,呼兒換葛巾。顏肥兼耳闊,失意幾曾嗔。家事若蠶絲,細聽無了期。某山今曠廢,何仆最頑癡。驗貌爭肥瘦,譚心校髓皮。因勘對病藥,第一是隨時。俱言三歲苦,挨得幾番虛。鍊就玉圭字,磨穿鐵板書。莫非頭罪過,儻亦慧乘除。知汝能排遣,高譚且自如。買米錢都盡,裝衣絮亦無。奴顏愀失路,馬尾禿長途。沙哭終讎楚,梁舂已去吳。彌天布鐵網,不肯拔珊瑚。
上饒耆舊無曾呂,月旦多稱李德翁。聞道二難真頓有,蓋公堂下求盍通。
伯樂一過馬群空,相馬獨識馬中龍。形影胡來入圖畫,高堂素壁生長風。英姿颯颯生氣充,百戰能助功人功。豈當求之凡馬中,曹將軍沒韓干死。寫生誰知趙氏子。近人畫馬畫皮毛,趙公畫馬入神髓。青絲絡,千里駒,世無王良與造父。誰堪為爾范馳驅,海內方今戎事亟。羽書絡繹無虛日,往來奔命盡駑駘。我撫此圖長太息,君盍持此向燕臺。千金入市非凡材,蠶叢道路驊騮開。吁嗟乎!風云際遇士所喜,渥洼沙苑來千里,誰為郭隗君其始。
伐桂為薪還折柳。曾幾何時,斧落他人手。為問吳剛今在否。昂頭欲向天追究。莫道清輝如白晝。雁過衡陽,一去千回首。只怕烏云遮蔽又。惱人最是三更后。
綠楊枝畔鶯聲細。強臨妝、珠簾半啟。燕子團風,梨花舞雪,映香侵袂。園林一帶韶華媚。最難堪、病馀憔悴。青鬢慵梳,黛眉著畫,和衣重睡。
堂北凄風捲素帷,萱花一夕竟凋衰。詞林有子登清秩,機杼無人理斷絲。鏡掩香塵鸞影寂,窗含明月鶴聲悲。平生見說多賢行,銘勒何慚太史碑。
涼雨初過,喜天放新晴,滿眼秋色。林響蕭騷,池光澹沱,苔痕綠透簾隙。濕云無跡。斜陽影里殘虹直。更杳杳,屋角遙岑,微露一螺碧。蒼然平楚,暝色催愁,幾番巡檐,暗數歸翼。望吳天、故園何處,山中猿鶴正相憶。萬里云波蘭訊隔。憑高目斷,有時棖觸離心,小樓風外,一聲長笛。
虎狼不仁也,何乃謂之仁。仁之于父子,父子亦相親。
新鶯啼過清明,有誰聽?何況朝風夜月杜鵑聲。留春住,催春去、若為情,擬化一雙胡蝶抱花醒。
憶昨避亂時,嚴冬彊就道。風塵猿鶴驚,寄廡何草草。雖曰非家鄉,安居亦大好。誰知彌月間,入山恐不早。爨火斷無溫,雪冷前山皓。浮生四十年,兩度干戈擾。生恐憂患多,朱顏不自保。回首望高堂,凄然已垂老。閒閒上高樓,山遠樓與齊。綠竹罩春靄,子規啼復啼。有時微雨過,芳草何萋萋。耕夫荷鋤來,款款晴一犁。風景豈不佳,所傷客邸棲。回首望家園,嗟哉云與泥。
清浸數枝香動人,待吟詩句與花新。洞庭風度湘靈瑟,月冷波寒誰寫真。冬深猶有水仙花,雪打霜催更好葩。歲歲山間連檻種,數枝亦足傲塵沙。
一吹無孔笛,一撫沒弦琴。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