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辭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眼前的珍寶如珠般破碎,世外的春光像花一樣凋零。心中的恨意還未消散,又失去了心愛的人。玉笥里還殘留著藥物,香奩已經染上了灰塵。先前的哀傷加上現在的悲感,已經沒有淚水可沾濕巾帕了。艷麗的姿質如同芬芳的樹木,命運的浮沉危險也大致相同。正為春天花朵墜落而悲傷,又苦于風雨摧殘花叢。往日的秾麗如今在哪里呢,飄零之事已成空。深沉寂靜無處問詢,只能永遠地感謝東風。
珠碎:比喻所愛之人亡故。
掌中身:指所愛之人,形容其受寵愛。
玉笥(sì):玉制的箱子,這里指裝藥物的容器。
香奩(lián):婦女梳妝用的鏡匣。
秾麗:艷麗。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內容可推測是詩人為悼念所愛之人而作。可能是在所愛之人因病離世后,詩人睹物思人,心中悲恨難消,從而創作了這首挽辭。
這首挽辭主旨是悼念亡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悼亡題材上的創作功力。
回風吹轉蓬,倏忽行萬里。游子懷山川,驅車暮不止。荒郊四無人,日入斷行旅。熊羆向我啼,僮仆為我侶。南望見故鄉,失路空徙倚。眷彼平生親,氣結不能語。
人物風流真罕見,何須塵外求仙。綠龜千歲穩巢蓮。醉傾金鑿落,笑擁玉嬋娟。須信日邊消息好,寒花也作春妍。笙歌樂地酒中天。功名無限事,都在壽觴前。
淮上風高寒日西,龜山嶺下白云歸。游人苦憾日已晚,青山自與云為期。輕舟漁子犯煙去,照水白鷗窺影飛。人間不作逍遙客,老去塵埃空滿衣。
煙漠漠,日陰陰,山色蒼茫草色深。客里不知春又半,倚闌無語聽鳴禽。
不是而上事,亦非格外機。蚯蚓抹過東海,蝍蟟吞卻須彌。
晨光照墟里,屋下春泉鳴。驅牛出東阡,旦作農事耕。不惜筋力劬,但愿禾黍成。遐哉鹿門意,千古斯能并。
莫論園蔬品目卑,花開不減菊幽奇。燦然金色仍堪采,春老恰如秋老時。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與君期歲寒,窮堅老當壯。相從茅茨下,不羨凌煙上。仲由志亦陋,傷哉生無養。豈知眾所憂,簞瓢有佳況。
惜別離駒緩自歌,主恩經歲未蹉跎。稱詩巳變吳風古,憑軾今麾趙幟多。鄉思晝閒分岱色,邊聲秋勁走滹沱。江南亦有蓮花府,竹馬他年意若何。
門人雖亦老,迷戀授經時。巽語兒嘗說,溫顏弟共窺。何曾見衰憊,私意望期頤。稱壽文無隱,憑誰論事師?
平生許國膽囷輪,諤諤危言不顧身。人道龍逢非俊物,我知汲黯是忠臣。轅駒仗馬寧無愧,縛虎擒蛟似有神。故劍年來漸零落,訃聞不覺淚沾巾。
荒荒大野兼天遠,渾渾長河與海通。云暗春城榆莢雨,浪翻沙岸鯉魚風。簡書上計千艘集,玉帛來朝九域同。獻納愿陪青瑣議,衰遲已是白頭翁。
帝皇盛烈,教孝謹民常。嚴父位明堂。管絲金石含天韻,籩豆薦芬芳。肅然音響靈來下,容與動祥光。四方內外交欣喜,飲福萬年觴。
風逗湘簾雪絮飛,池痕雨過曲塵肥。揚州十里春猶在,細柳營深解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