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太和赴主簿鄧楚材豫章貢闈之約
福建人才古鄒魯,文章師匠道宗主。
余子姑作尋常看,此公僅能一二數。
太學頡頏賦爭衡,凌云之氣擲地聲。
鯤鵬誰礙天南去,麒麟猶落地上行。
南昌傾蓋恨不早,西昌扣門喜欲倒。
風雨那容酒絕交,江山不許詩在告。
宦途同調能幾人,相逢莫厭情相親。
言下甘心聽苦口,鏡中白發催青春。
福建人才古鄒魯,文章師匠道宗主。
余子姑作尋常看,此公僅能一二數。
太學頡頏賦爭衡,凌云之氣擲地聲。
鯤鵬誰礙天南去,麒麟猶落地上行。
南昌傾蓋恨不早,西昌扣門喜欲倒。
風雨那容酒絕交,江山不許詩在告。
宦途同調能幾人,相逢莫厭情相親。
言下甘心聽苦口,鏡中白發催青春。
福建人才輩出猶如古代的鄒魯之地,是文章的宗師和道學的宗主所在。其他人姑且當作平常之輩看待,而這位鄧楚材在人才中僅能以一二來數算,是極為出眾的。他在太學中與他人較量辭賦,才華出眾,有凌云的氣勢,文章擲地有聲。他本像鯤鵬一樣無人能阻礙其往天南高飛,卻像麒麟一樣仍在地上行走。在南昌初次相遇恨相識太晚,到西昌拜訪他時我歡喜得幾乎要跌倒。風雨也不能讓我們因酒而斷交,江山也不許我們停止作詩。仕途上志同道合的能有幾人,相逢了就不要厭煩彼此感情親近。聽著他苦口婆心的話語我心甘情愿,鏡中的白發催促著青春離去。
鄒魯:春秋時的鄒國和魯國,是文化興盛之地,后常用來指代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地方。
師匠:宗師、巨匠。
太學: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
頡頏(xié háng):本指鳥上下翻飛,引申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傾蓋:途中相遇,停車交談,車蓋往一起傾斜,形容一見如故。
在告:官吏告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詩人要去太和,應鄧楚材之約前往豫章參加貢闈。當時科舉是文人重要的晉身之階,詩人與鄧楚材在仕途上有共同的追求,且二人志同道合,詩中體現出當時他們相遇交流時的情景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友人鄧楚材的才華,感慨其未得重用,同時抒發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善用意象和典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山上泉聲風雨來,門前峰色畫屏開。仙居洞里桃花古,不是劉郎去后栽。
車蓋歸來鬢雪深,將來高興托詞林。著書谷口云封屋,吹笛山陽月滿襟。千古文章關氣運,幾人心力費光陰。閑來朗誦長留集,尚想西歸問好音。老去群書逐夢忘,青燈白發夜凄涼。平時誰信班生策,落日空懷陸氏莊。天為國家生俊杰,地居臺閣盛文章。鄙夫空谷逃名久,不謂人間有郭昂。
有口翕如箕,同室戈矛起。痛哉發星星,失人亦失已。日日顧金人,吁嗟胡為矣。刺舌聞古人,刻骨戒相擬。訟言伊何時,除夕歲庚子。
江干惜別重依依,才學如君是俊奇。櫪驥長鳴須北向,云鵬小卻暫西之。萱堂趁捧椒盤酒,芹館誰賡柳絮詩。莫戀倚晴風景好,不來簪盍慰相思。
子向皇都來,我向皇都去。相見下邳城,各誦離筵句。子行入家山,動我游子顏。驚風吹野水,夢逐孤云還。我懷致君憂,子遂奉親樂。悠悠南北人,何時罷行腳。
長街羅列傾城貌,錦簇紅梅。云纈虬枝。馥郁香風盡意吹。巴渝那夢江南好,車走輕雷。鞋破蒼苔。手折清寒上鬢來。
花陰匝地鳥聲閑,睡起柴扉斷往還。意定忽如千古上,欲尋已墮渺茫間。
惜春人與春俱瘦,花下沉吟拚盡酒。萬重幽恨裹蕉心,欲訴蒼冥先噤口。露盤承淚紅沾袖,空負補天修月手。一生襟抱幾回開,甘守寂寥千載后。
懷中白璧月同圓,縱入秦庭莫浪傳。可怪人間無合處,鄖江虹色已經年。
眼前攢崿雨新晴,隔水人家帶豆棚。百里蜿蜒馳道盡,登山到此舍車行。
十五年前到,都城猶古風。蹇鞍逢進士,雞酒宴名公。世事車輪轉,人情木葉紅。豪華迷舊眼,誰與論顓蒙。
只怕花開眼界幽,香中一點絆人愁。問渠偏向孤山好,時復飄香入帝州。
大山嚴而尊,小山婉而秀。往來兩山間,巖霏濕吟袖。
生來性癖不隨圓,富貴窮通總聽天。一舉謬為金榜客,十年濫作玉堂仙。考成盡道沾殊渥,列職誰知是左遷。幾度尋思慚又喜,圣恩如海俸如泉。
殿外霓旌漾曉暉,爐煙浮動袞龍衣。璚樓貝闕天中起,五色云霞在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