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曾無慍園可賦者十余處其大莫如樂山次莫如滄洲畫趣先課二古風 滄洲畫趣
一身超忽白云表,雙眼低回白蘋杪。
沙隨風卷黃莫涯,草與天連青未了。
摩詰胸中幾麋丸,詩寫其真更留殘。
破除桑落斗升后,收入鵝溪尺寸間。
想象訾家聊寓目,指顧瀛洲方策足。
中人宜在瀛洲宿,中宵夢在滄洲浴。
覺寫兩洲為一軸,馳譽丹青從謂俗。
一身超忽白云表,雙眼低回白蘋杪。
沙隨風卷黃莫涯,草與天連青未了。
摩詰胸中幾麋丸,詩寫其真更留殘。
破除桑落斗升后,收入鵝溪尺寸間。
想象訾家聊寓目,指顧瀛洲方策足。
中人宜在瀛洲宿,中宵夢在滄洲浴。
覺寫兩洲為一軸,馳譽丹青從謂俗。
一個人瀟灑地置身于白云之上,雙眼流連在白蘋梢頭。沙子隨風吹卷,黃色的沙地無邊無際,青草與天空相連,綠色蔓延不盡。王維般的畫家胸中藏著多少精妙的構思,用詩描繪出真實之景還留下余韻。飲完幾斗桑落酒之后,將美景收入鵝溪絹的尺寸之間。想象著訾家的畫作暫且觀賞,轉眼間仿佛置身瀛洲可以立足。普通人適宜在瀛洲留宿,半夜夢到在滄洲沐浴。醒來后把兩洲之景畫成一幅卷軸,在丹青界揚名卻被人說俗氣。
超忽:瀟灑、超脫的樣子。
低回:流連。
白蘋杪:白蘋的梢頭。
摩詰:指唐代詩人王維,他詩畫俱佳。麋丸:指構思。
桑落:酒名。
鵝溪:指鵝溪絹,一種名貴的畫絹。
訾家:可能指姓訾的畫家。
瀛洲:傳說中的仙山。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曾無慍園時,看到園中類似滄洲的景色,聯想到繪畫創作,結合自己對仙境的想象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文人有閑情逸致進行游覽和藝術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滄洲景色及畫家創作的情景,展現出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藝術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奇幻、語言豪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創作風格。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雨霽煙波闊,雁度隴云愁。西風庭院不勝秋。桂華光滿,偏照最高樓。東山攜妓約,故人千里,夜來為艤仙舟。 明眸皓齒,歌舞總名流。惱人情態物中憂。陽春一曲,誰把萬金酬。便好拚沈醉,此夕姮娥,共須著意攀留。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可憐仙侶剩濃歡。黃鸝驚夢破,青鳥喚春還。 回首舊游渾不見,蒼煙一片荒山。玉人何處倚欄干。紫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金妝寶劍藏龍口,玉帶紅絨掛虎頭。綠楊影里驟驊騮。得意秋,名滿鳳凰樓。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 四和裊金鳧,雙陸思纖手。擬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于酒。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 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只言江左好風光。不道中原歸思、轉凄涼。
病起多情白日遲,強來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館初春后,人倚欄桿欲暮時。 亂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麥自無知。 池邊垂柳腰支活,折盡長條為寄誰?
愁人夜獨傷,滅燭臥蘭芳。 只恐多情月,旋來照妾房。
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 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