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察推檄至會昌賦所懷呈似 其一
文簡家風淡,薌林句法清。
今能傳幾世,君復擁全名。
猶及識前輩,未嘗輕后生。
崆峒風月里,許我共詩盟。
文簡家風淡,薌林句法清。
今能傳幾世,君復擁全名。
猶及識前輩,未嘗輕后生。
崆峒風月里,許我共詩盟。
文簡公的家風淡泊,薌林的詩風清新。這樣的家風和詩風傳承了幾代,而您又擁有了全面的美名。您還能結識前輩,并且從不輕視后輩。在崆峒山的清風明月里,您答應與我結下詩盟。
文簡:可能指有謚號為文簡的人,代表一種家風典范。
薌林:或許是一位詩人,以其詩歌風格著稱。
全名:全面的美名。
崆峒:山名,這里指一個具有詩意的環境。
詩盟:詩人之間結成的聯盟,互相交流詩歌創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向察推前往會昌執行任務時,與當地一位具有良好家風和文學素養的人結識,被對方的品德和才華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對方傳承家風詩風、尊重他人的品德,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它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對文學傳統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文化氛圍。
亞父城邊一郡秋,幕中畫諾待君侯。楚臣豈不思公子,白草青楓黯自愁。
出疆愜初志,風流敢自命。觀樂駐行旌,云物此全盛。文從子長游,書愛率更令。時復憶滄洲,春宵望斗柄。何幸識群英,論才仰藻鏡。投契依末光,心澈冰壺映。金臺醉斜陽,慷慨發歌詠。臨歸共敦勖,春王奉周正。
十里崖云古色黃,白龍高映玉臺光。山僧莫信閒饒舌,那得神仙此處藏。山肯留人月肯留,好山好水好人游。誰還望見羅浮影,疑殺平湖五字謳。來時溟涬許同科,曾聽圭峰踏月歌。今日君騎地官馬,白云招手奈君何。
六郡良家三輔豪,千金鞍馬百金刀。也知侯印尋常事,不分秋來太白高。長安兄弟舊知名,半是期門半射聲。醉就胡姬壚畔宿,明朝齊赴受降城。
惟天盡所覆,眷命畀我清。自予蒞鴻祚,恒愿銷甲兵。狡焉窺北疆,屬國橫相攖。夙昔張撻伐,兇丑皆顛傾。赦之釋不誅,開網全其生。怙終恣跳梁,邊鄙搖群情。皇皇仁義師,聲討必有名。春雪灑貝胄,朔風捲龍旌。眷茲貙虎士,金革勞遠征。于鑠振我武,赫赫揚天聲。
深院無聊香懶焚。生怕黃昏。又是黃昏。瑣窗無語悄愁生。人自飄零。夢自忪惺。芭蕉細雨一聲聲。攪亂春心。滴碎春魂。鴛鴦倦繡冷金針。倚遍桃笙。數遍殘更。
莫愁湖上逢人日,勝侶招攜躡屐雙。舉酒心情還屬客,登樓風景獨當窗。梅花破雪香生樹,山色連云綠過江。慚愧群賢遠相召,醉扶春影渡漁矼。
華屋翠云深,云外晚山千疊。眼底無窮春事,對楊枝桃葉。老來沈醉為花狂,霜鬢未須鑷。幾許夜闌清夢,任翻成胡蝶。
驅車出東門,悵望東門道。折蘭贈所思,所贈非所好。豈無千丈紅,相媚一餉好。終然失所性,不肯寘懷抱。秋風日以高,玄發日以縞。攜蘭種幽谷,佩服從吾老。
幾行松櫟簇山家,一帶蒹葭護水涯。夾道清渠三十里,晚涼紅藕亂開花。
甚厭窮居陋,聊為佛界遨。追隨有逢掖,應對屬方袍。褊性便幽隱,畏途思避逃。明當與山別,回首念塵勞。
金衣公子愛芳辰,出谷飛來戀紫宸。幾度喚回東閣曉,數聲啼破上林春。煙深宮樹秦簫緩,風起龍樓郢調新。別有高梧丹鳳語,卻嫌嬌舌混韶鈞。
冷月照疏桐。雪艷花濃。小闌深處倚還慵。瘦損非干因病酒,愁思千重。潦倒逐飄蓬。不怨東風。焚蘭煮鶴古今同。天上神仙猶有劫,何況于儂。
河梁怨別酒方酣,凜凜清霜拂劍鐔。幾日鶯花春事盡,空教離思滿江南。
別君何處最相思,多在松陰月上時。對我清輝皎如此,故鄉儔侶可曾知。尺書問訊勞相憶,淺盞澆愁醉不辭。還寢劇憐風露冷,愿移殘夢落書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