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有嘉魚 其二
維夏之時,維孟之月。
誰浪爾跡,于哺于歠。
惟物是訹,與潏俱出。
莫稅其罼,亦孔之拙。
維夏之時,維孟之月。
誰浪爾跡,于哺于歠。
惟物是訹,與潏俱出。
莫稅其罼,亦孔之拙。
在夏天的時候,在孟夏之月。是誰讓你泛起浪跡,時而吞咽時而飲水。只被食物誘惑,和急流一同出現。卻不能放下魚網捕獲你,這做法實在太笨拙。
維:發語詞,無實義。
夏:夏天。
孟之月:孟夏之月,夏季第一個月。
浪:泛起波浪,這里指活動。
哺:咀嚼食物。
歠(chuò):飲。
訹(xù):誘惑。
潏(yù):急流。
稅:通“脫”,放下。
罼(bì):魚網。
孔:很。
拙:笨拙。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作者在夏季捕魚時有感而發,看到魚自在游動難以捕獲,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捕魚未成功展開,以簡潔古樸的語言描繪場景,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片段,在文學史上反映了早期詩歌對生活的記錄。
朝發委羽陽,暮赴紫霄期。南游歲向晚,戀此溪山奇。終風豁初霽,陰谷雪已晞。振策陟曾曲,薾然見茅茨。疏鑿信未倫,情景殊匪虧。新松會多翠,遠江亦不迷。素月明當中,坐久生靈臺。少焉寒威重,尚覺陽氣微。良朋矢為好,茲生幸未衰。本性茍可遂,毀車去何疑。
卻暑回飆入暮林,衰蟬無力尚微吟。不須更問秋多少,著蕊黃花已可簪。雨滋時物各欣榮,小立方塘看水生。無數游魚隨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旋落檐花夜正喧,參橫斗轉有更傳。了無人跡妨真夢,枕簟同參一味禪。厚顏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卻有期。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風疏葦強扶持。十年行地一虛舟,過眼風煙幾度秋。華發半從身外老,故山時得夢中游。生涯自有餐霞法,歸計新傳種樹書。人境不應容拓落,五松山腳是吾廬。秋凈霜空露曉姿,水光山氣總供詩。筆端幻出滄州趨,賴有騷人慰所思。身世浮云任去留,老來于此更悠悠。卻因削跡風波地,耳底風云得暫休。靈均投老寄瀟湘,身后聲名日月光。被謗早知緣薏苡,引年誰復念菖陽。便面南臺繚繞山,晚云歸盡遠空閑。晴嵐遍染參差玉,若比嵩陽季孟間。飽飯茶甌到手空,緩尋芳事夕陽風。旋移絲竹深藏筍,漫長秋風遠避叢。信手翻書老更便,卷書覓酒便頹然。一生百斛無馀事,只有殘編未忍捐。執手群歌田舍兒,年豐米價不嫌低。飽舂白雪已歸市,晚割黃云猶枕畦。官居城郭枕山根,嬉語兒童亦帶村。老子癡頑甘避俗,欲從社叟學方言。漫漫長山去不分,欲于何處望閶門。寄聲蓮社還相憶,幾日歸鴻下故園。
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同心且同折,故人懷故鄉。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寒夜猿聲徹,游子淚沾裳。
本買王猷宅,兼開蔣詡園。不須期二仲,好客但過門。
掛冠歸去樂逍遙,五斗無煩為折腰。盡把儀型規里闬,不妨蹤跡狎漁樵。爐熏欖子香凝座,釀熟松花酒滿瓢。虛室由來自生白,任教澆妄六塵搖。
曇陽庵東積水多,僧來商略種新荷。雞頭菱角亦堪可,奈此一碧玻璃何。
一住兩三月,蓮花空滿池。郊原戎馬急,里巷故人思。不了蒲鞋債,仍還茅舍移。悠悠無著意,何日白云期。
講學志已篤,更欲從明師。鵠立在函丈,翼翼慎其儀。豈不思退逸,進修當此時。朔風吹前庭,雪落何霏霏。凝心注道妙,不覺寒切肌。自非素志堅,安取青名垂。陽風激高唱,兔苑誇嚴辭。徒然駭眾聽,名教竟何裨。揆予慕前修,將殊世俗為。軒居既曠達,豈徒積書詩。勖哉崇明德,賢哲與同歸。
夜驚箕畢照楹檐,曉賦瓊瑤興轉添。小院平安環數竹,西山晴靄閣三尖。旋牽客裾從嬉狎,縱撚翁髯肯訝嫌。我是廷評教善視,望渠成立亦非廉。
歲晚過湖邊,緣村夜泊船。數家馀破屋,幾度斷吹煙。病犬驚籬罅,饑烏叫樹顛。問津無處所,寒月照人眠。
不用休糧學隱淪,眼前無事即仙人。解官終作陶元亮,晦跡聊同鄭子真。交友盡緣酬唱密,關山豈礙往來頻。流行坎止平生志,壽夭還如泥在鈞。
中興人物數諸公,遺墨凄然野寺中。欲訪英靈無處所,獨搔蓬鬢立西風。
翠蓋平遮松柏林,畫屏分映兩青岑。坐收粳稻三秋色,行踏垂楊一徑陰。雨突煙沈人臥穩,風簾花落燕巢深。幸無奇字藏書篋,不惹輶軒使者尋。
東望莫釐西縹緲,天池樓閣太湖邊。經營響屧琴臺月,揮灑金庭玉柱煙。
亭亭溪北倚危峰,景色看來淡又濃。紅樹曉聞金翡翠,白云秋疊玉芙蓉。橋邊溪月穿疏竹,雪里梅花間古松。閑對此山捫虱坐,一聲孤鶴入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