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衡陽謁陳提舉國錄君舉 其二
夜論語罷醉相辭,公尚留中我獨歸。
跡似云泥長落落,心如秋月固依依。
淵明久轉非為是,子夏方從瘦覓肥。
邂逅莫孤鐫切望,后期未必不相違。
夜論語罷醉相辭,公尚留中我獨歸。
跡似云泥長落落,心如秋月固依依。
淵明久轉非為是,子夏方從瘦覓肥。
邂逅莫孤鐫切望,后期未必不相違。
夜晚談論學問結束后醉著相互告別,您還留在朝中而我獨自歸去。我們的蹤跡如同云和泥般差距甚遠且長久分離,我的心卻如秋月般始終眷戀不舍。陶淵明長久轉變觀念,對錯已難分辨;子夏正從清瘦中尋求富足。偶然相遇不要辜負相互切磋的期望,日后相見也未必不會有違約的時候。
留中:指留在朝中任職。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比喻地位高下相差懸殊。
落落:形容孤獨、疏離。
依依:形容留戀不舍。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這里借其經歷表達觀念的轉變。
子夏:孔子弟子,此處用典,可能指從清苦到追求更好的生活狀態。
邂逅:偶然相遇。
鐫切:切磋、琢磨。
后期:日后的約定。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衡陽拜訪陳提舉后,兩人夜談分別,詩人有感而發。當時可能詩人與友人在仕途或人生境遇方面有差異,引發了詩人諸多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與友人分別后的復雜情感和對未來的期許。其特點是情感細膩,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情感世界和人際交往中的情思。
南浦春深汎鹢舟,煙光樹色午橋頭。吟魂幻作清漳夢,舄影雙飛刻鳳樓。
昨日采新筍,上上蠃峰巔。報道蟬翼肥,今年勝往年。當暑庶有賴,不學黃山仙。住山先種茶,次乃言耕田。耕田百日功,種茶期三年。饑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客至粟一盂,烹葵當割鮮。繼以驚雷莢,帶露和春煙。豈秖六不羨,還待日高眠。
元亮繇來愛弱女,慰情亦與五男同。為卿更取題詩筆,嬌女新篇擬太沖。
惠水波湄千點綠,惠山雪擁數重玉。長亭對酒問行程,一榻青云系馬足。
青春欲去不可留,白日欲落花含愁。銀鞍白馬分明別,故苑夫容傷素秋。不惜紅顏坐凋歇,可憐君恩難再得。夜簟香銷巫峽云,寒衣淚落秦關雪。掩卻青銅鏡,不忍生塵埃。且留蘭膏燭,有心莫成灰。風吹蓬枝往復回,去年團扇今年開。小物無情尚如此,何獨君恩無去來。買賦無黃金,挑絲不成錦。欲因魂夢逐車輪,愿君莫惡珊瑚枕。
天欲大統歸文皇,健兒插羽起冀方。隆準重瞳美髯秀,如云黑幟綠沈槍。幟尾絨排七曜色,槍尖鐵浴九秋霜。毋論此槍丈二尺,尺刃能為萬人敵。?如掣電長繞身,裊若修蛇四生翼。銜枚直透深陣后,立表時懸伏兵色。白溝河潰呼吸中,金陵鐵甕無堅墉。保兒身手豈不健,凡介豈敢追真龍。紫茸甲彫赤驃死,若論元勛此槍耳。貫鏃中穿懸昧白,捍刃痕多斷鱗紫。星斗長依黼座邊,虹霓不吐太平年。寧如漢祖斬蛇劍,武庫風多遽上天。
石作蓮花云作臺,清辭久服謫仙才。思登華岳三峰頂,一望黃河萬里來。隴右詩雄堪壯魄,長安米貴欲銜杯。帝王都邑秦中地,吊古還能認劫灰。
隨潮染岸石,逐沬聚浮楂。徒令阿谷麗,停筐不汰沙。
一室琴書露竹涼,小窗深掩坐匡床。戲尋脈望看奇暈,忽睹丹良瀉冷光。誰錄異方知卻馬,我矜微物解升堂。白頭愛伴書帷客,苦節宜儕弟子行。
杮葉殷紅楓葉丹,空齋懷抱笑為官。卻憐枕上連宵夢,曾到江南半晌還。五夜燈懸千壑雨,三年家住萬山盤。秋來何限鄉關念,尚覺飛鴻一信難。
梁王宴罷下瑤臺,窄窄紅靴步雪來。恰似陽春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披瀝挑燈憶舊因,攜云望雁在汾濱。危亭孤倚風搖落,嘉筑殘臨野莽榛。僻句夜耽千古澀,時文日睹六朝貧。漸收絳鼓梁塵定,安附居園盛世新。
九日但孤坐,悄然無世喧。菊花殊未開,始知氣候偏。開軒寓遠目,相對惟青山。昏鴉已接翅,獨鶴何時還。且盡杯中物,此外無足言。小雨濕叢菊,何當噴金英。嚼蕊亦可人,蕭然慰我情。羈旅念家遠,濁酒還獨傾。云表雁初過,草根蟲自鳴。歲晏將如何,一醉豁平生。
萬蕊千葩瀲滟春,彩毫揮灑得天真。洛陽花品多堪畫,不似羅浮迥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