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冬逆旅
日月隙中容易過,歸期我與歲相蹉。
雪霜使氣張湯酷,風日容情下惠和。
木葉先凋歸宿早,梅花后發得春多。
輿臺不識吾忘物,猶怪鴉鳴慮有他。
日月隙中容易過,歸期我與歲相蹉。
雪霜使氣張湯酷,風日容情下惠和。
木葉先凋歸宿早,梅花后發得春多。
輿臺不識吾忘物,猶怪鴉鳴慮有他。
時光如白駒過隙般容易流逝,我歸鄉的日期與年歲相互錯過。雪霜逞威,像張湯執法一樣嚴酷;風和日麗時,又像柳下惠一樣溫和。樹葉先凋零,早早地回歸大地;梅花晚開放,能更多地享受春光。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不理解我已忘卻外物,還奇怪烏鴉鳴叫,擔心會有其他事情發生。
隙中:指時光像在縫隙中流逝,出自“白駒過隙”。
蹉:錯過。
張湯:西漢酷吏,這里用其比喻雪霜的嚴酷。
下惠:即柳下惠,以溫和著稱,這里比喻風日的溫和。
輿臺:古代奴隸的稱謂,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忘物:忘卻外物,指一種超脫的心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旅途之中,在歲末寒冬時未能如期歸家。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壓力,詩人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對時光和人生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以及面對困境時的豁達態度。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和比喻手法,使詩歌富有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未了乾坤一局棋,都門琴劍暫分攜。莫嗟海上屠鯨手,且待人間補袞時。梅蕊信同春漏泄,雪舟人共世推移。審陽歸看祠前竹,老干凌云嫩放枝。
元夕鰲山爛熳游,蹙金奇服異宸旒。廣寒移下隨龍仗,玉女飛來集鳳樓。星錯華燈迷陸海,風吹仙曲滿皇州。彩云更指維揚路,傳詔文成已拜侯。
三別橋東三暮春,折花相贈淚沾巾。不知來歲天涯去,花下那尋折贈人。
江郭日方東,群山映碧空。路經林影外,人在畫圖中。野老談時泰,居民樂歲豐。昔聞堯舜日,治化與今同。
秦野春江何處循,扶桑把酒問風人。廣陵歲歲矜月夜,長島年年詡櫻晨。日暮紅顏頻念遠,春深游子總思親。浮生已半知天命,且駕扁舟寄客身。
簇簇人家竹崦西,懸崖置屋競高低。石梁橫布巖前路,澗水斜通峽外溪。隱隱白云藏吠犬,茸茸碧草臥馴麑。舟中過客方多險,得借晴窗一榻棲。
寒近不可御,拿云云滿身。撐腸貯冰雪,叉手看松筠。骨立青山在,顏衰白首貧。誰家尚高冢,落日臥麒麟。
兩地八千里,忍看生別離。最知憂道切,不是愛山癡。晚雨雖微急,晨光本自熹。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君時。
日暖江城雨乍收,花開三徑為停騶。文園君自猶多病,宦海予今已倦游。世事看來同失馬,機心忘卻不驚鷗。相逢鮑叔應憐我,奔走風塵欲白頭。
王化之始,治繇內孚。時庸作命,玉簡金書。磬筦在庭,其縱繹如。天臨法扆,禮與誠俱。
素肌香骨水為寒,曲樹斜枝木作酸。百匝繞花看未足,庭空參斗夜闌干。
明日長安又是春,花期云會逐年新。坐聞車馬喧廛陌,喜覺庭階隔世塵。歲杪琴書堪自適,天涯骨肉更誰親。經旬藥鼎團寒火,空想維摩問病人。
雨滴霜臺靜,燈明憲府深。新詩吟謾好,誰復是知音。
海潑云濤浪卷山,天風浩浩合憑欄。幾樹紅棉花似火,不知對面是臺灣。東海潮來月怒明,龍腥花影不勝情。書生休比梁紅玉,但和天公浪鼓聲。賈府巍巍夕照斜,可憐傾國有名花。游人戲說荒唐夢,桑海曾經已木麻。
酒酣坐待東方高,臂鷹走逐城南豪。彎弓射殺白額虎,醉騎歸馬雪花毛。日暮黃云動天色,易水迷魂招不得。莫學并州游俠兒,徒費黃金飾韉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