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
無我那虞物所侵,從教物與我相尋。
云頭翻墨任濃淡,山頂潑藍隨淺深。
春色若空疑有著,天工雖巧實無心。
可憐杜宇空多淚,更笑黃鸝強好音。
無我那虞物所侵,從教物與我相尋。
云頭翻墨任濃淡,山頂潑藍隨淺深。
春色若空疑有著,天工雖巧實無心。
可憐杜宇空多淚,更笑黃鸝強好音。
沒有自我的執著,哪會憂慮外物的侵擾,任憑外物來與我相互找尋。云頭如墨汁翻涌,任由它顏色濃淡變化,山頂似潑灑藍彩,隨它色澤淺深不同。春色好像空無卻又似有所存在,天工雖然精巧實則并無刻意用心。可憐那杜鵑徒然灑下許多淚水,更可笑那黃鸝強行發出美妙聲音。
虞:憂慮。
從教:任憑。
翻墨:形容云色濃黑如墨汁翻涌。
潑藍:形容山色如藍彩潑灑。
杜宇:杜鵑鳥,傳說其啼聲悲切,能啼出血來。
強:勉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超脫的心境中,在觀察自然景象時有所感悟而創作此詩,反映出其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超脫外物、順應自然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表達含蓄且富有哲理。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觀察力和對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茭白生苗藏蛤地,
桑黃含葚浴蠶天。
笨車羸馬可為方,稱善毋須去故鄉。
但愿生兒愚且蠢,肯教對客瘦而狂。
心存濟世談何易,事不欺人意自良。
但免饑寒無逼郁,相承葉葉學劉蒼。
涇渭東流似奔馬,客到秦中訪秦瓦。張公破硯出市中,經年未售識者寡。
曹君一生耕硯田,得如拱璧珍拳拳。道此本是故鄉物,二十四字蒼水鐫。
楚人得弓意殊快,無心相遇真天緣。昔年義旗豎海上,軍敗烹龍志猶壯。
魯王已死唐王孱,坐使孤臣氣彫喪。遁跡自擬蠖身藏,乘勢還思螳臂抗。
白猿無聲健兒入,枷鎖香風吹習習。何人伏锧尚從容,笑看錢塘好山色。
錢塘江上一抔土,右鄰忠肅左忠武。椒漿恨未酹忠魂,手澤今朝快一撫。
國破安用身獨完,此硯與人同膽肝。趙璧拌教碎秦柱,玉帶詎肯隨黃冠。
滄桑變換二百載,到今墨繡猶斑斕。君不見虞山甘作長樂老,貳臣傳里名難剜。
梅村祭酒號詩史,惜哉所欠惟一死。張公大義心炳然,玉碎終知勝瓦全。
此硯他年返枌社,士林佳話爭流傳。雙松別墅好風日,仙尉開軒布吟席。
錦軸新裝松雪書,牙簽更檢《子山集》。會須移向別床攤,莫近張公一片石。
藏山尚可負,
何況藏此舟。
愿乘六氣辨,
元化以為桴。
蚤拋鉛粉卸胭脂,
珍重威儀步較遲。
金殿正辭方寵日,
玉顏人惜未衰時。
露檻風床珠玉散。石燕飛回,天上金輪見。雨洗春天應好看。新蒲細草清江岸。
幾日不游春已半。趁得初晴,重整青油幔。贈芍采蘭溪渙渙。紅妝扇底桃花亂。
婿也予之徒,九歲侍函丈。翼翼而油油,淳質及蒙養。
熏陶十年深,端士早心賞。命志迥不凡,為文謝浮響。
豈徒青云器,卓有古賢想。昔者桓少君,鮑宣樂偕往。
所貴在同心,高風千載仰。貧富雖易位,斯意良可仿。
娶婦娶和柔,嫁女嫁倜儻。二語本邵雍,坤道善承天,諸福載應廣。
自從秉節簉明廷,讜論忠言四海傾。何事不關天下念,此心無著世間名。
親奉王明御六龍,合登宰路冠諸公。未應天子青宮友,猶滯黃幡豹尾中。
聞上金華勸講班,啟心長是片言間。一從元祐諸公后,得此淵源自玉山。
春來苦雪夏來寒,南去愁霖北去乾。又報豐年無一事,乞身遠去可能安。
一賢去國四方嗔,卻恐猜疑到玉宸。急把丐閒書報下,此行猶足律貪人。
直節亭亭屹不流,沖然襟度更休休。世間多少難平事,可惜先生不少留。
東西一節大江邊,來往勤民亦有年。未必米鹽勞試守,更從根本得深研。
從此褰帷去帝鄉,閭閻辛苦足平章。皂囊若有新豐奏,才過龍團第一綱。
革履如今遠帝廬,眼前憂念總區區。黃鐘一氣元來在,安得先生起亞夫。
好風佳月滿襟懷,嘗到先生丈室來。今日忽為江海別,此心肯逐晚潮回。
注《老》爭傳河上公,
文皇虛訪擬空同。
乘云瞥地呈靈幻,
何怪文成與少翁。
休指厓山吊戰場,忠魂久已過錢塘。三仁可少文丞相,一死如前李侍郎。毒霧漲天橫沴氣,落星浮海散寒芒。孤墳最是無抔土,新廟依然有瓣香。
颶母誰懷國事憂,回看夜壑已無舟。山河滿地皆胡馬,潮汐常時自海鰍。空使讖書符四廣,不教宗社復東周。孱兵到此誰非死,名姓紛紛惜未收。
獨上高丘望大洋,晚風吹淚濕衣裳。何人忍恥修降表,當日臨危進講章。島國全身惟叛相,潭州無事卻勤王。史家未識留燕意,便把祥興系宋亡。
厲階千古恨遼金,戮力終成國步侵。鼎足一時撐海角,旄頭中夜到天心。間關豺虎魂空返,寂寞魚龍共骨沉。臣節屢書猶不盡,欲將遺事托碑陰。
勞生多故今老矣,
覽照飄然雙鬢華。
矛馬千秋意氣粗,遺銘刁斗認模糊。
斷頭能釋將軍縛,兵子何妨下士呼。
地接樓桑村尚在,勇同壯繆命皆無。
靈旗影里瞻遺像,敢把英雄擬狗屠。
嶺暮清猿急,
江寒白鳥稀。
老去猶趨府,往來添客愁。
丹楓漁舍晚,花麥野田秋。
卜歲聊憑六壬課,
有生未識五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