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靈駕發引詩 其二
舜禹相傳日,元非倦萬幾。
慈闈躬至養,別殿奉遺衣。
易月心何忍,通喪禮不違。
煌煌新廟號,萬古播音徽。
舜禹相傳日,元非倦萬幾。
慈闈躬至養,別殿奉遺衣。
易月心何忍,通喪禮不違。
煌煌新廟號,萬古播音徽。
舜和禹傳承帝位之時,并非是厭倦了處理紛繁政務。孝宗皇帝親自奉養皇太后,在別殿供奉先帝遺衣。以日易月的喪制讓他內心不忍,但仍遵循通喪之禮毫不違背。輝煌的新廟號,將讓他的美名千古流傳。
舜禹相傳:舜和禹是古代賢君,這里借指皇位傳承。
元非:并非。
萬幾:指帝王日常處理的紛繁政務。
慈闈:指皇太后居住的地方,這里代指皇太后。
易月:古代帝王喪制,以日易月,即服喪一月代一年。
通喪:普遍的喪禮制度。
廟號: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音徽:指人的聲容和美德。
此詩創作于宋孝宗駕崩發引之時。宋孝宗趙昚是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力圖恢復中原,推行改革,重視民生。他奉養皇太后,以孝聞名。此詩應是在其靈駕發引之際,作者為表達對孝宗皇帝的敬意和哀思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孝宗皇帝的賢德與孝道。其特點是莊重典雅,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孝宗皇帝的評價和情感。
牙門置酒宴公卿,錦纛雕鞍命北征。
縛褲健兒誰轉戰,借籌策士總虛名。
百年洛蜀關時運,六代煙花兆甲兵。
擊楫中流無限恨,夜闌欹枕聽江聲。
向日鋪青蓋,浮波散綠盤。
明珠洛浦佩,白玉水仙丹。
稻草高茨屋,繩樞窄作門。
漁樵皆結友,鄰曲自通婚。
留客秋茶苦,醺人社酒渾。
馀年尚何嘆,一飯亦君恩。
造物由來總未公,世間暌合幾能同。慚余客舍琴虛在,怪爾王門瑟自工。
鴻雁影傳書近遠,斗牛光射劍雌雄。亦知風月馀光霽,笑語何時得再逢。
大海難從一葦航,粵閩迢遞隔他鄉。漂零似我甘留滯,疏逖憑誰識茂良。
十載游從堪記憶,幾年兵眚益荒涼。青山白石元無恙,不得同君共舉觴。
六十三年老典型,
海天一夕隕文星。
西風瑟瑟寒琴劍,
腸斷啼鵑血淚零。
憶昔山中居,朝莫惟脫粟。何以居之安,賴此猗猗綠。
一朝顧舍去,夢寐勞心目。今晨忽在眼,如客得歸宿。
竹雖不解語,風能為之言。斧斤伐我本,畜牧踐我孫。
戕者可以堤,踐者可以藩。我顧不忘汝,汝言毋重煩。
錢多論以屋,畜多論以谷。我獨何為者,個個數脩竹。
竹個雖不多,是亦我所欲。于以盜之防,盜防寧此足。
煙雨溟濛望眼迷,
蘭舟小泊畫橋西。
兒童不識春流漲,
卻怪湖邊柳樹低。
看君已白發,步履尚便便。
借問齡幾何,七十又多年。
杯酒隨后生,長日竟追歡。
圖書不盡意,悠悠細討論。
道心乃如此,精神即大丹。
陰功行已滿,終須驂紫鸞。
蠹死墨魂失,
?饑遠視仍。
紙窗鉆不透,
大扺是癡蠅。
水乳交融氣誼真,
頻年末座忝西賓。
齋前竹石依然在,
東道更誰作主人。
遠望巍峨聳百尋,
今朝特達快登臨。
最高未是真高處,
無盡應須更盡心。
間從長者車,名園宴初闋。
佳賓薄暮散,歸鞍帶明月。
珠玉良有德,芝蘭香不絕。
夜久臥北窗,魂夢亦清潔。
水繞山圍翠幾堆,秋清向晚獨登臺。
試看直北關河壯,曾遣征西壁壘開。
五嶺塵沙天外落,萬家砧杵月中來。
詩成我欲憑虛去,木客無端勸酒杯。
日上紅蕖麗,霜前赤棗收。
蓮汝在心頭。
郎情休更冷、未經秋。
魚天一片,浴鴛鴦千百、雨消波淺。藕未生錢蒲已綠,煙際翠篙徐點。
蠶豆花繁,雞桑葉少,古水燒香岸。雙雙鈿朵,東西沿鏡青斷。
不用喚笛鶯唇,茶仙詞叟,盡自揮金椀。怎被衣香招步屧,又向橋根系纜。
紅友方濃,絲楊影外,早覺斜陽淡。釣人歸矣,玉蟲風里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