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介卿之官金臺 其一
四海皆兄弟,情親能幾人。
相看青眼舊,總作白頭新。
直道何妨拙,微官祇為貧。
老來仍惜別,把酒話酸辛。
四海皆兄弟,情親能幾人。
相看青眼舊,總作白頭新。
直道何妨拙,微官祇為貧。
老來仍惜別,把酒話酸辛。
四海之內皆可稱兄弟,但感情深厚的能有幾人呢?我們彼此用青眼相看,情誼如舊,如今卻都已頭發花白成了老人。堅持正直之道,哪怕顯得愚拙又何妨,做個小官只是因為家境貧寒。人老了更舍不得離別,我們端著酒杯訴說著心中的辛酸。
四海皆兄弟:出自《論語·顏淵》,指天下人都可以像兄弟一樣相親。
青眼:相傳魏晉時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后以“青眼”稱對人喜愛或器重。
直道:正直之道。
祇: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和友人都已年邁,友人要去金臺任職,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可能當時社會官場存在一些不良現象,正直之人難以順遂,詩人借此表達對友人的理解與支持。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友情、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現出詩人重情重義、堅持正直的品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傳統送別詩的情感內涵。
滿城樓觀玉闌干,小雪晴時不共寒。潤到竹根肥臘筍,暖開蔬甲助春盤。眼前多事觀游少,胸次無憂酒量寬。聞說壓沙梨已動,會須鞭馬蹋泥看。
碧峰幽渺松溪靜,依稀似聞疏磬。葉底霜橋,鷗邊桂棹,想見當時情境。鬘天幻景。縱環佩聲遙,綺縑能證。譜入絲桐,翠樽搖碎萬花影。無端又還醉醒。篆煙消盡后,涼月初暝。歲老空山,塵封舊跡,便續韶歌誰聽。春風漫省。嘆零落秋心,畫圖難憑。玉魄凝寒,一簾清夢冷。
湛露改寒司,交鶯變春旭。瓊樹落晨紅,瑤塘水初淥。日霽沙溆明,風泉動華燭。遵渚泛蘭觴,乘漪弄清曲。斗酒千金輕,寸陰百年促。何用盡歡娛,王度式如玉。
領略名山得更奇,仙姿靈質夙深期。青城道士多相識,新寫參同注疏歸。
重瞳仗劍東方來,霸氣欲壓彭城摧。噫嗚啐咄止如此,日思飛鞚游高臺。擊鼓撞鐘誇侈靡,五色龍文望中起。陰陵失道空自傷,不見當時千萬騎。東城決戰心猶雄,草木慘慘生悲風。沛公自是真天子,看渠百戰徒剄死。
仙人昔住紫琳房,一旦翩然下大荒。久悟客塵無自性,故應福祿未渠央。徙居邂逅成嘉遁,捧檄因循愧漫郎。愿借寒潭千丈碧,年年此日奉華觴。
四山圍繞池居內,百雉周遭人莫過。此是延平新勝概,月明擬辦一漁蓑。
欲明不明聞杼機,臥薪君王來起之,我今采葛以后時。欲明不明聞鐯?,臥薪君王日不休,我今采葛以逍遙。
行止還將問舵公,物情宜異定宜同。陶陶小醉東山酒,且看漁舟蕩晚風。
園蔬自種向西疇,食肉無心作虎頭。都尉牛羊終見辱,野人葵藿未忘憂。胡蔥大葉穿沙早,越蕹長莖出水秋。未作老農先老圃,荷鋤長得在羅浮。
尋春同出郭,下馬問禪棲。花梵流清靄,云鐘度遠溪。山形關塞北,日影樹林西。老衲能留客,歸途渾欲迷。
而祖仍而父,先朝兩靜臣。世夸龍頷舊,家有鳳毛新。細雨為江色,清尊別故人。龜山一片石,聊與助嶙峋。
凡庸諒猥鄙,貪惏復蟊■。良農治田穡,稂莠在芟除。倬彼仁賢士,懷負經世具。皋陶陳知人,周公躬吐哺。如何后來者,當道昩所務。所以君子心,惻惻存永慮。
出郭饒幽興,崎嶇嶺復溪。千重青嶂合,萬頃白云低。澗水鳴秋雨,田家報午雞。籃輿乘偃蹇,端欲問招提。
籠蔥曙色翠微鮮,白壁青天望欲連。紫府光浮辟關外,青霞靄近蓬萊邊。勒文不數陽臺賦,徵瑞應書鑒物篇。自是熙年深雨露,江山萬里滿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