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書 其一
君子不必相與言,禮樂相示甚昭然。
禮樂相示無一言,物物事事妙莫宣。
此妙自覺不可傳,可傳非覺亦非玄。
風雨霜露無非教,哀樂相生先圣篇。
君子不必相與言,禮樂相示甚昭然。
禮樂相示無一言,物物事事妙莫宣。
此妙自覺不可傳,可傳非覺亦非玄。
風雨霜露無非教,哀樂相生先圣篇。
君子之間不一定要相互言語交流,用禮樂來展示彼此的心意就很明顯了。以禮樂展示心意無需言語,世間萬物之事的奧妙難以言說。這種奧妙自己能感覺卻無法傳授,能傳授的既不是這種感覺也不玄妙。風雨霜露等自然現象無不是一種教誨,哀樂相生的道理記載在古代圣人的篇章里。
相與言:相互交談。
昭然:明顯的樣子。
妙莫宣:奧妙難以言說。
玄:玄妙。
先圣篇:古代圣人的篇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重視禮樂文化,詩人在對君子交往、自然現象以及圣人之道的思考中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這些方面的獨特見解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君子之交以禮樂為準則,強調自然現象和圣人篇章中蘊含的教誨。其特點是哲理深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思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對禮樂文化和哲理思考的重視。
不早知此體,元來托大人。 低頭拜縣吏,誰擬霍將軍。
父賜子以死,君侯安所疑。 忍哉指鹿相,無復祖龍知。
莫遂終養志,難酬罔極恩。 哀哀父母句,腸斷不堪聞。
鍋里爺娘語,寒山太猛生。 不妨時著眼,直是得人驚。
曾聞豺祭獸,還見獺陳魚。 人茍不知祭,能如豺獺乎。
虎狼不仁也,何乃謂之仁。 仁之於父子,父子亦相親。
岳瀆儲精,冰壺里、精神可掬。三萬卷、龍蛇落紙,瑯桿撐腹。便合彈冠登要路,如何袖手緘空谷。又誰知、天獨授先生,長生。 鶴易怨,龜多縮。竹太瘦,梅偏獨。算人間何物,可傳心曲。但愿君如天上月,年年此夜團如玉。更有人、千里共嬋娟,偷香祝時出愛姬。
如何殺一婦,能致旱三年。 婦孝無知者,知之惟老夫。
漢有孝廉舉,誰知發自舒。 可憐三策罷,卻去相江都。
連理庭中木,叢生坐側芝。 未嘗聞孝感,一一有茲奇。
祀灶令人富,相傳陰子方。 安知田至孝,非在薦黃羊。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江北江南幾度秋,夢里朱顏換。 人是嶺頭云,聚散天誰管。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雁。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回頭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