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常侍嶧二首
一代風流盡,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短日行梅嶺,寒山落桂林。長安若個畔,猶想映貂金。
青瑣陪雙入,銅梁阻一辭。風塵逢我地,江漢哭君時。次第尋書劄,呼兒檢贈詩。發揮王子表,不愧史臣詞。
一代風流盡,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短日行梅嶺,寒山落桂林。長安若個畔,猶想映貂金。
青瑣陪雙入,銅梁阻一辭。風塵逢我地,江漢哭君時。次第尋書劄,呼兒檢贈詩。發揮王子表,不愧史臣詞。
一代風流人物都已逝去,您到地下潛心著述去了。再也見不到您這樣的人,我年老時失去了知音。冬日的太陽在梅嶺移動,寒冷的山巒在桂林沉落。在長安的哪個地方,還能想起您佩戴貂尾金飾的樣子。曾和您一起進入青瑣門為官,可惜在銅梁與您永別。在這風塵之地與您相逢,如今在江漢為您哭泣。我依次尋找您的書信,叫兒子找出您贈我的詩。您發揮了如王子晉般的風采,不愧史家對您的贊譽。
修文:指文人死亡。
若個畔:哪個地方。
映貂金:指官員的服飾,貂尾和金飾。
青瑣:漢宮門名,后泛指宮廷。
銅梁:地名。
次第:依次。
王子表:王子晉有俊才,這里借指李常侍嶧有風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李常侍嶧去世,詩人與之交往頗深,視其為知音,在其離世后,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此詩以表悼念。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李常侍嶧,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與友人的過往和當下的悲痛形成對比,增強感染力。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在友情題材的詩歌中有一定的價值。
豈是蛟人織,言從番舶將。龍鱗裁海霧,鶴氅葺秋霜。袖處云千疊,披來月一方。愿君勤拂拭,持補舜衣裳。
南山正相值,虛閣出林杪。不待清風生,脩然游八表。
蹭蹬霜毛益,彷徨一刺陳。自憐侯白口,不救范丹貧。老作錢唐夢,寒思黍谷春。留侯有前箸,借爾辨如神。
龍馬出,象應乾。旦歷秦,晡憩燕。秣珠票,飲瓊泉。偕祥麟,徵太平。
細雨飄來二月花,美人何處斗豪華。囊中剩有青銅在,遲爾南鄰賣酒家。
薄霧挾山光,推篷杯在手。湖風忽南來,空翠落杯酒。
坡翁曾著跡,吾子復登樓。今古棲賢地,江山增勝流。落日閑千舸,長鰲鎖萬牛。即看康世志,寧作異鄉愁。
窈窕將軍宅,招邀長者車。彩霞秋竹亂,零露夕花舒。水抱庭除碧,屏開石鏡虛。尊前好明月,相對意何如。
嵬嵬天門山,郁郁梁父禪。金泥閟玉冊,榮光曀昭倩。賢圣七十二,其名幾稱見。何況于謀臣,飄淪同春霰。闕里困韋裳,千秋麗河漢。亦有抱膝人,居然恬貧賤。吳趨行上客,且緩驂請聽。
堂上慈親雙鬢皤,階前萱草青如莎。根荄閱歷歲年久,花萼沾濡雨露多。游子承恩到家早,膝下稱觴綵衣好。寸心難以報春暉,愿萱與親長不老。
抱月如可明,懷風殊復清。絲中傳意緒,花里寄春情。掩抑有奇態,凄鏘多好聲。芳袖幸時拂,龍門空自生。
端居屏塵慮,萬事付一尊。客來語世故,舉白當浮君。超搖謝眾甫,噂沓從諸孫。何以自怡悅,窗中見秋云。
未及重陽菊已披,梅花數朵映霜姿。頻將春色添秋色,不惜寒枝作暖枝。甘苦已教陶令識,芬芳更與阮公期。竹林相過須沉醉,莫待登高倒接?。
北風吹枯桑,污注如語汝。窗虛夜少寐,展轉莫寧處。衾裯冷如鐵,凜凜不可禦。家居猶畏寒,何況遠行旅。白雪農家瑞,亦使天下寒。陋巷無饑民,此瑞古所難。上方播春仁,發粟赒饑餐。一飽生歡心,萬戶各獲安。
青陽既蕩渭,綠水復盈淇。有女懷春出,容顏不可思。流光一拋擲,沉嘆返空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