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尚書縱目樓
深居無事即神仙,況閱丹經第幾篇。
桂樹花開臨舊國,榴皮書字徹新磚。
瓊書玉篆行將見,鐵畫銀鉤粲可鐫。
他日功成升舉去,愿分余庇及姻聯。
深居無事即神仙,況閱丹經第幾篇。
桂樹花開臨舊國,榴皮書字徹新磚。
瓊書玉篆行將見,鐵畫銀鉤粲可鐫。
他日功成升舉去,愿分余庇及姻聯。
深居簡出沒有俗事纏身就是神仙了,何況您還研讀了不知多少篇丹經。桂樹開花,臨照著舊日的城邑;用石榴皮書寫的字跡滲透到新磚之中。精美的文書和篆字馬上就能看到,剛勁秀麗的書法光彩照人可以鐫刻。將來您功成名就飛升而去,希望能分些庇佑給我的親族。
丹經:道教論述煉丹的經典。
舊國:舊日的城邑。
榴皮書字:用石榴皮書寫。
瓊書玉篆:精美的文書和篆字。
鐵畫銀鉤:形容書法剛勁秀麗。
升舉:道教謂修煉成仙,飛升上天。
姻聯:指有姻親關系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蕭尚書可能處于一種閑適且有一定修養的生活狀態,作者與蕭尚書可能有一定的姻親關系,借此詩表達對蕭尚書的贊美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蕭尚書的生活狀態和修養,期望其功成后能庇佑親族。其特點是語言華美,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社交和情感交流。
槐柳官路傍,華屋如櫛比。鳥革及翚飛,丹青光照地。懸額俱生祠,各有豐碑記。就碑讀其詞,嘆息羨且異。德政不一書,豈數漢循吏。父老笑而言,官府自營置。
嘗聞安平君,智勇特殊絕。揮指卻燕師,談笑復齊業。遺此國士風,子其奮英烈。長才文武并,名駒汗已血。黃金飾橫帶,劍光照冰雪。決機兩陣間,誰及美髯伯。彤弓錫奇跡,因之樹旄節。投戈或賦詩,高堂坐上客。時務貴先達,歡游任豪俠。舉首望云臺,誓清吳與越。
遍野風吹稻熟香,流螢亂點入懷光。同人或問行何去,一笛悠揚是故鄉。
生還淹跡倚荒廬,懶散經秋賦索居。雙淚弟兄揮酒日,寸心關隴望鄉馀。臘晴柳日輝輝動,春逼河冰滾滾虛。三十七年吾底事,彈歌不為食無魚。
疏影巡檐晚更幽,一枝原自出羅浮。花開不解相思意,飛雪何因便上頭。
泖云汀樹晚離離,飲罷人歸野渡遲。睡起香銷金鵲尾,獨聽疏雨打窗時。
斜倚危崖一笑存,漫天飛錦幻朝云。平生兩到黃山頂,后伴中丞前伴君。
常誦飛龍邅洞庭,登樓況復把騷經。琉璃萬頃天同碧,翠黛一螺山更青。白鳥風高方倦翮,蒼鷹冬暖正舒翎。客愁欲作長鯨吸,卻笑三閭只獨醒。
閑居不是為逃名,野性從來少宦情。況有林塘供笑詠,且無冠蓋費逢迎。夕陽山好樓中見,春水船高樹杪行。何處飛來如雪鳥,相親相近不相驚。
山上晴云似白衣,溪頭竹樹綠陰圍。野橋日落行人倦,茅屋春深燕子飛。漉酒屢招鄰舍飲,放歌還趁釣船歸。客窗看畫空愁絕,便欲移家入翠微。
長鋏歸來嘆夜眠,黃金臺色正蒼然。高懸一榻平津上,驟啟千門碣石前。風雨未教淩白苧,乾坤何意問朱弦。無勞大廈歌寒素,柱石明堂四海傳。
林屋峰前受一廛,渚鳧汀鷺住相連。久塵殿閣三臺地,歸占東南一洞天。詔下屢沾新雨露,林間還與舊云煙。自從白傅來游后,直到君侯兩似仙。
泊舟枯柳下,狹港喜無風。水氣團煙暝,嵐光帶雨濃。竹陰秋轉冷,漁火夜深紅。憶在山陽縣,吟情與此同。
世事翻騰盡萬般,一心長擬泰山安。酒壺書卷林泉意,更要詩人仔細看。
燕街寡婦淚漣漣,自言夫死未期年。晝勤織紡為衣食,夜撫孤兒不遑眠。孤兒幸能學步履,我夫有以繼其先。成立時遇清明節,今將麥飯灑埏前。妾身百年歸于室,地下逢夫無愧顏。奈何我生日煢煢,靡依靡怙嘆伶仃。旻天不吊此窮苦,疾威頻將下土傾。往年麥豆皆枯槁,晚禾遭霜又未成。今春父子不相顧,骨肉分離向遠行。眼見舊時多富姿,而今轉作溝中泥。母子困阨何所賴,泣抱孤兒走京師。誰知京師亦蕭條,哀哉艱難無處號。街頭死者無人掩,多是流民向此逃。母寒兒饑日叫哭,無力走去但匍匐。眼中流淚口中干,只得將兒入市鬻。市上紛紛草標待,賣者空多買者稀。直到日夕才定約,破錢百文救我饑。思量此錢買黍飯,是食吾兒膚與肌。抆淚收錢敝裳濕,如割心肺痛難支。母解懷抱將兒出,兒將兩手抱母衣。跌腳投地氣欲絕,竟將母子強分離。買主抱兒色凄慘,婦人欲去步難移。兒哭聲,母哭聲,皆哭死者又哭生。兒哭母毒舍我去,母哭蒼天叫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