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鄭三彈雙韻子歌
寒窗積雪生虛明,玉壺風折層簷冰。
朱霞秀色妙公子,理弦燈下聲亭亭。
游絲兩兩掛孤月,雙聲應手無留停。
月寒照戶砌蟲泣,云凍出浦邊鴻征。
蒼蠅撲紙窗欲透,蜾蠃穴桑兒未成。
琵琶寬詳雙韻切,含凄盡向弦中說。
酒酣疏綺雜娛嬉,誰道壯夫心更折。
一從敵騎下河南,學得聲容難辨別。
鷓鴣金屋沸歌吹,鼠頭寶陌行靴襪。
帕腰慢舞作彎弧,捉耳釂觴真折馘。
眼前猶聽舊歌辭,鳳韶豈獨鏘虞時。
罷彈三喟寢不熟,風定寒江靜夜悲。
寒窗積雪生虛明,玉壺風折層簷冰。
朱霞秀色妙公子,理弦燈下聲亭亭。
游絲兩兩掛孤月,雙聲應手無留停。
月寒照戶砌蟲泣,云凍出浦邊鴻征。
蒼蠅撲紙窗欲透,蜾蠃穴桑兒未成。
琵琶寬詳雙韻切,含凄盡向弦中說。
酒酣疏綺雜娛嬉,誰道壯夫心更折。
一從敵騎下河南,學得聲容難辨別。
鷓鴣金屋沸歌吹,鼠頭寶陌行靴襪。
帕腰慢舞作彎弧,捉耳釂觴真折馘。
眼前猶聽舊歌辭,鳳韶豈獨鏘虞時。
罷彈三喟寢不熟,風定寒江靜夜悲。
寒冷的窗前積雪映出清冷的光,玉壺般的寒風折斷了屋檐的冰棱。那位如朱霞般俊美的公子,在燈下撫弦,樂聲清脆動聽。樂聲如游絲般纏繞著孤月,雙聲齊發流暢不停。寒月照著臺階,墻縫里蟲兒悲泣;凍云從水邊涌起,天邊大雁遠飛。樂聲又像蒼蠅撲窗,似要穿透紙窗;像蜾蠃在桑上筑巢,幼崽還未長成。琵琶聲舒緩,雙韻和諧,滿含哀傷都在弦中訴說。酒興正濃時,大家在綺麗的氛圍中嬉戲娛樂,誰能想到這樂聲讓壯士的心也為之折損。自從敵騎南下河南,如今樂聲和歌者的模樣都難以辨別。富貴人家中鷓鴣曲伴著歌舞喧鬧,街頭巷尾滿是敵寇的靴襪。有人系著帕子慢舞,像拉弓射箭;有人捉著耳朵勸酒,像割取敵人首級。眼前仿佛還回蕩著舊日的歌辭,美好的音樂難道只能在虞舜時代奏響嗎?彈完琴后再三嘆息,難以入眠,風停了,寒江在靜夜中更添悲意。
虛明:指積雪映照出的清冷光亮。
玉壺:形容寒風凜冽。
朱霞秀色:形容鄭三公子容貌俊美。
亭亭:形容樂聲清脆悅耳。
游絲:這里形容樂聲婉轉。
砌蟲:墻縫里的蟲。
蜾蠃(guǒ luǒ):一種寄生蜂。
寬詳:舒緩。
雙韻切:雙韻和諧。
疏綺:指綺麗的氛圍。
敵騎下河南:指蒙古軍隊南下河南。
鷓鴣:指《鷓鴣曲》。
鼠頭:指蒙古人的帽子。
寶陌:繁華的街道。
帕腰:腰間系著帕子。
捉耳:捉著耳朵勸酒。
釂(jiào)觴:干杯。
折馘(guó):割取敵人左耳計數報功。
鳳韶:指美好的音樂。
鏘虞時:傳說虞舜時演奏《韶》樂。
此詩創作于蒙古入侵中原之后。當時社會動蕩,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在寒夜聽鄭三彈曲,樂聲觸發了他對家國命運的感慨和對往昔的懷念,于是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聽琴抒發家國之思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通過對樂聲的細膩描寫和場景的刻畫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文人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項城韓云門,名堳,聘戚氏女,未幾,兩目失明。戚謂韓郎年少能文,必成遠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毀婚而終女子于家。韓之父母將許之,云門毅然不可,如禮迎娶以歸。戚不得已,媵以美婢。云門曰:“人情見則欲動,不若無見,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還。后以壬子拔貢舉于鄉,出為教諭。摯婦偕行,伉儷無間。豫人稱其篤行,以為宋之劉庭式再現于今。
蟠桃一實三千年,銀杏著子三十載。 老僧只作旦暮看,汝莫匆匆宜少待。 階前始芽今出屋,便是攜籃走僮仆。 伴我東園看菜歸,與汝煎茶剝柔玉。
不觸波瀾手,而彰名句身。 向來天上寺,得此眼中人。 一別湘湖路,三回嶺海春。 何時清夜坐,聽我話韶新。
一 習習谷風。 扇此暮春。 玄澤墜潤。 靈華煙煴。 高山熾景。 喬木興繁。 蘭波清涌。 芳滸增源。 感物興想。 念我懷人。 二 習習谷風。 載穆其音。 流芳鼓物。 清塵拂林。 霖雨嘉播。 有渰凄陰。 歸鴻逝矣。 玄鳥來吟。 嗟我懷人。 其居樂潛。 明發有想。 如結予心。 三 習習谷風。 以溫以涼。 玄黃交泰。 品物含章。 潛介淵躍。 飛鳥云翔。 嗟我懷人。 在津之梁。 明發有思。 凌波褰裳。 四 習習谷風。 有集惟喬。 嗟我懷人。 于焉逍遙。 鸞棲高岡。 耳想云韶。 拊翼墜夕。 和鳴興朝。 我之思之。 言懷其休。 五 習習谷風。 其音孔嘉。 所謂伊人。 在谷之阿。 虎質山嘯。 龍輝淵播。 維南有箕。 匪休其和。 有捄天畢。 戢爾滂沱。 懿厥河漢。 耽彼大華。 明發有懷。 我勞如何。
一 南衡惟岳。 峻極昊蒼。 瞻彼江湘。 惟水泱泱。 清和有合。 俊乂以藏。 天保定爾。 茂以瓊光。 景秀蒙汜。 穎逸扶桑。 我之懷矣。 休音峻揚。 二 穆穆休音。 有來肅雍。 沉波涌奧。 淵芳馥風。 傃虛養恬。 照日遺蹤。 考盤遵渚。 思樂潛龍。 我之懷矣。 寘爾華宮。 三 和璧在山。 荊林玉潤。 之子于潛。 清輝遠振。 克稱輶德。 作寶有晉。 和聲在林。 羽儀未變。 我之懷矣。 有客來信。 四 風云有作。 應通山淵。 清琴啟彈。 宮商乘弦。 類族知感。 有命自天。 夷叔希世。 猶謂比肩。 矧我與子。 姤會斯年。 我之懷矣。 其好纏綿。 五 古人有言。 詩以宣心。 我之懷矣。 在彼北林。 北林何有。 于煥斯文。 瓊瑰非寶。 尺牘成珍。 豐華非妙。 得意惟神。 河魴登俎。 遭逢清川。
一 鳴鶴在陰。 戢其左翼。 肅雍和鳴。 在川之域。 假樂君子。 祚爾明德。 思樂重虛。 歸于其極。 嗟我懷人。 惟馨黍稷。 二 鳴鶴在陰。 其鳴喈喈。 垂翼蘭沼。 濯清芳池。 假樂君子。 其茂猗猗。 底之瑰寶。 有粲瓊瓌。 乃振褧裳。 襲爾好衣。 嗟我懷人。 啟襟以晞。 三 鳴鶴在陰。 其儀藹藹。 謂天蓋高。 和音于邁。 假樂君子。 篤膺俊乂。 穆風潛烈。 興云戢薈。 德茂當年。 時愆嘉會。 安德鞶藻。 改爾縞帶。 嗟我懷人。 心焉忼愾。 四 鳴鶴在陰。 載好其聲。 漸陸儀羽。 遵渚回涇。 假樂君子。 祚之篤生。 德耀有穆。 如瑤如瓊。 視流濯發。 滅景遺纓。 安得風云。 雨爾北冥。 嗟我懷人。 惟用傷情。
一 思文祁陽。 祁陽克畯。 天錫純嘏。 宣茲義問。 德音既烈。 海外有奮。 既奮斯音。 祗敬厥德。 昭治其家。 覃及邦國。 永肇儀刑。 俾民惟則。 二 文王在上。 太姒思齊。 魯侯克昌。 亦賴令妻。 鑒神有顧。 蘋繁在斯。 祁陽載天。 作之伉儷。 三 在虞之胄。 實惟有姚。 穎艷玉秀。 華茂桃夭。 居顯祗明。 在靈格幽。 清塵熠爍。 淑心綢繆。 爰及祁陽。 惟德之周。 四 其德伊何。 和貞虔告。 師民履素。 言謀慮度。 鐘鼓思樂。 靖端夙效。 考休攸嬪。 來嫁于顧。 五 羔羊執贄。 玉帛有輝。 百兩集止。 之子于歸。 宗姻風從。 娣侄云回。 祁陽顧之。 煥其盈闈。 六 既曰歸止。 式揚好音。 言觀河洲。 有集于林。 思樂葛藟。 薄采其蕈。 疾彼攸遂。 乃孚惠心。 七 惠心既孚。 有恪中饋。 敦此眾斯。 永錫嗣類。 載延窈窕。 用和寤寐。 神之聽之。 胤祚來爾。 八 昔周之隆。 在任有姒。 內刑圣敬。 外崇多士。 今我淑人。 實亮君子。 亹亹翼翼。 亦繼斯祉。 宜爾子孫。 福祿盈止。
君臣垂令名,千載不偶然。 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賢。 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隴存。 髑髏已成泥,清風播椒蘭。 先生漢之龍,當與造化旋。 胡為抱明珠,終身墮深淵。 云臺空自高,視之若輕煙。 歸耕富春山,高臥無迍邅。 服我羔羊裘,還君鵕鸃。 脫去金籠頭,不受牧者鞭。 灘水清見石,客星長在天。
耶溪不須深,產銅當自名。 堇山不須高,產錫當自靈。 上有云霧合,下有蛟龍爭。 昔人此鑄劍,分明載圖經。 六丁互烹煉,百妖失依憑。 汀蒲露纖鍔,獵獵剛風生。 渚蓮挺長鋏,濯濯垂朱英。 尚疑雌雄合,時覺波濤驚。 秋霜生殺氣,秋波湛虛清。 星斗忽在地,光芒射浮萍。 佩之臨四夷,驚落旄頭星。 請之斬邪佞,伊誰敢縱橫。 但恨無張華,窮淵夜冥冥。
失馬何須吊塞翁,依然開口笑東風。屈伸使指良非便,運轉從心已自雄。
就筆書余新夢斷,入林把處舊游同。九逵塵鞅經年倦,管領清間百日中。
驟馬天街一蹶中,險將折臂兆三公。翻身學士疑成瓦,擎掌仙人不是銅。
漫笑莊生虛攫右,早夸杜老妙書空。斷碑半截渾難補,天遣重完賴國工。
殊私及耆老,圣德賑黎元。布帛忻天賜,生涯作主恩。 情均皆挾纊,禮異賁丘園。慶洽時方泰,仁沾月告存。 寧知酬雨露,空識荷乾坤。擊壤將何幸,裴回望九門。
俠客重恩光,驄馬飾金裝。瞥聞傳羽檄,馳突救邊荒。 轉戰磨笄地,橫行戴斗鄉。將軍占太白,小婦怨流黃。 騕褭青絲騎,娉婷紅粉妝。一春鶯度曲,八月雁成行。 誰堪坐秋思,羅袖拂空床。
石床橫素書,漆燈掛青焰。 引幞不耐眠,危坐意清宴。 瓦盆覆殘茗,綺石當圜硯。 索筆賦短章,書成自精絢。 冷月侵疏槐,荒山噭荒雞。 蟲吟豆花中,葉墜石苔面。 垂頭何所思,闌干忽憑遍。 一入靜者懷,機鋒似□箭。 恨無三益友,相對發綺辨。 露濕還松房,青林火不見。
倚風無力減香時,涵露如啼臥翠池。 金谷樓前馬嵬下,世間殊色一般悲。 不耐高風怕冷煙,瘦紅欹委倒青蓮。 無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殘香盡日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