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科詔勉諸子
秋舉無多日,天書已十行。
絕編能自苦,下筆定成章。
不見三公后,空長七尺強。
明年吏部選,梅福更仇香。
秋舉無多日,天書已十行。
絕編能自苦,下筆定成章。
不見三公后,空長七尺強。
明年吏部選,梅福更仇香。
秋天的科舉考試沒剩多少日子了,朝廷的詔書已下達。能像孔子讀《易》那樣刻苦鉆研,下筆自然能寫成好文章。沒見過三公的后代,空有七尺身軀卻無所作為。明年參加吏部的銓選,希望你們能像梅福、仇香一樣有出息。
秋舉:秋季舉行的科舉考試。
天書:指朝廷詔書。
絕編:孔子讀《易》,韋編三絕,這里指刻苦讀書。
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七尺強:指成年男子的身高。
吏部選:吏部主持的官員銓選。
梅福:西漢人,曾多次上書言事。
仇香:東漢人,以德化人,有賢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科舉是文人進入仕途的重要途徑,詩人在科舉考試臨近時,為鼓勵諸子積極備考、努力進取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明確,就是勉勵諸子刻苦讀書參加科舉。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重視科舉、鼓勵學子進取的風氣。
數點寒鴉水繞村,幾家茅屋掩柴門。白頭溪叟歸來晚,自把漁舟系柳根。
舊京乍識,正幽單客枕,潘郎愁積。凄滿暮鴉,芳樹陰陰后堂碧。還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風塵席。誰管他、如葉青衫,弦底玉龍泣。應憶,舊簪筆。盡夜夜露痕,步冷東掖。袖香漫裛,贏得銅仙淚空滴。暗雨剪燈心事,除夢里、門庭重覓。卻又怕、尋去也,夢都非昔。
元夜風光,上都燈火,輝映春色。鰲冠仙山,龍銜瑞燭,銀闕凌空碧。紫煙深擁,黃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云里,□□□□,侍臣□□鵠立。霧收霞卷,珠簾開遍,翠幕娉婷爭出。傾國叢中,鈞天合處,忽聽鳴清蹕。貂裘小帽,隨車信馬,猶憶少年豪逸。如今對,山城皓月,但馀嘆息。
相去祁陽五里馀,撼山為谷斷為溪。河南刺史老文學,石上真□健筆題。風月滿堂無地著,云煙半壁與天齊。英雄說著唐朝事,淚濺長安蜀道西。
佛亦不離心,心亦不離佛。心寂即菩提,心然即有物。物即變成魔,無即無諸佛。若能如是用,十八從何出。
葺蓋非陶埴,年深自碧差。如何亂心曲,不忍誦秦詩。
十分春色在鸞枝,老去逢迎恰未宜。惟有墻陰一株雪,疏疏淡冶最相思。
不立文書教外傳,人人分上本來圓。玄風細細清三境,慧月娟娟印百川。兜率三關皆假喻,天龍一指匪真詮。威音那畔通消息,不是濂溪太極圈。
非道亦非律,又非虛空禪。獨守一畝宅,惟耕己心田。
輕云漠漠天影空,江村雨過生微風。似嫌野外春淡薄,故點桃花深淺紅。
嫩柳鵝黃千萬縷,更密襯、桃千樹。者一段春光難畫取。紅不斷、綠如許。綠不斷、紅如許。北去南來移景序,只換得、傷心據。便占斷湖山佳處住。春歸也、人將去。人歸也、春將去。
契闊吳門千里,棲遲潁水三年。臈炬光中氣味,洞庭波上風煙。
路入青山小作程,每逢佳處憶吾人。山林朝市休關念,認取臨深履薄身。
羊車誘下愚,鹿車載中夫。大乘為上士,鵬巢鶴不居。鷦鷯住蚊睫,居士咄盲驢。若論質利帝,畢竟一乘無。
秋香多日閟英華,霜脫離離抱砌斜。趁節不隨時俗眼,近冬真是歲寒花。摛辭舊入騷人筆,載酒誰尋醉令家。曾讀南華齊物論,均無遲速可驚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