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元亮見和復用韻答之
大儒學禮小儒詩,聽取臚傳夜控頤。
事出肺肝人易見,道如飲食味難知。
此生能著幾緉屐,何處高懸一縷絲。
卻笑空山頑老子,年來堪受八風吹。
大儒學禮小儒詩,聽取臚傳夜控頤。
事出肺肝人易見,道如飲食味難知。
此生能著幾緉屐,何處高懸一縷絲。
卻笑空山頑老子,年來堪受八風吹。
大儒研習禮儀,小儒鉆研詩歌,聽著傳臚之音,人們在夜晚撫著臉頰。事情若出自真心就容易被人察覺,可‘道’就如同飲食的滋味難以知曉。這一生能穿壞幾雙木屐,哪里能高懸起一縷釣絲去歸隱。反而嘲笑那隱居空山的固執老頭,這些年竟能承受各種外界的影響。
大儒學禮小儒詩:指不同學問層次的人有不同的學問追求。大儒重禮,小儒重詩。
臚傳:科舉時代,殿試后宣讀皇帝詔命唱名。
控頤:撫摸臉頰。
肺肝:指內心。
幾緉屐:緉,量詞,一雙。幾雙木屐,形容人生短暫,經歷有限。
一縷絲:象征隱居生活,如嚴子陵垂釣的釣絲。
八風:佛教語,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作者經歷一定人生起伏后。當時社會可能存在科舉盛行、人們追求學問和功名利祿的風氣,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對人生和學問有了深刻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人生、學問和處世態度的思考。其特點是將現實與哲理相結合,語言質樸卻富有深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作者獨特的思想和文學素養。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隨,以謹惛怓。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四國。無縱詭隨,以謹罔極。式遏寇虐,無俾作慝。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國,俾民憂泄。無縱詭隨,以謹丑厲。式遏寇虐,無俾正敗。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國,國無有殘。無縱詭隨,以謹繾綣。式遏寇虐,無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諫。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謫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
子之還兮,遭我乎狃之間兮。并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狃之道兮。并驅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狃之陽兮。并驅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雉離于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后,逢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于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兇。尚寐無聰。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誰能亨魚?溉之釜鬵。誰將西歸?懷之好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纻。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盧重環,其人美且鬈。
盧重镅,其人美且偲。
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懷婚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