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趙茂嘉郎中二首 其二
鵝湖山麓湛溪湄,華屋眈眈照綠漪。
子姪日為真率會,弟兄賸有唱酬詩。
楊花榆莢渾如許,苦筍櫻桃正是時。
待酌西江援北斗,摩挲金狄與君期。
鵝湖山麓湛溪湄,華屋眈眈照綠漪。
子姪日為真率會,弟兄賸有唱酬詩。
楊花榆莢渾如許,苦筍櫻桃正是時。
待酌西江援北斗,摩挲金狄與君期。
鵝湖山的山麓,湛溪邊,華麗的房屋高高矗立,映照在碧綠的水波上。子侄們每日舉行真誠率性的聚會,兄弟們還有不少唱和的詩篇。楊花榆莢紛紛揚揚都是這般景象,苦筍和櫻桃正當時令。我要舀起西江之水當作美酒,以北斗星為酒勺來斟酒,與你一起撫摸金狄,共赴約定。
鵝湖山:在今江西鉛山縣東北。湛溪:水名。湄:水邊。
華屋:華麗的房屋。眈眈:形容房屋高聳的樣子。綠漪:綠色的水波。
真率會:指不拘形式、真誠率性的聚會。
賸有:還有。唱酬:以詩詞互相贈答。
楊花榆莢:指楊樹的花和榆樹的果實。渾如許:都是這般。
待:將要。酌西江:舀取西江之水。援北斗:以北斗星為酒勺。
摩挲:撫摸。金狄:銅鑄的人像。
辛棄疾與趙茂嘉交情深厚。此詩創作時間難以精確考證,大致是辛棄疾閑居鉛山期間。當時辛棄疾罷官后在鉛山居住,與當地友人交往密切,趙茂嘉可能也是當地有一定地位和文化素養之人,辛棄疾為其祝壽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為趙茂嘉祝壽。其突出特點是將生活場景描繪與美好祝愿相結合,展現出溫馨和諧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但也體現了他詩歌風格的多樣性,展現了其對友人的真摯情感。
廣原嘷終風,
發怒土囊口。
萬艘萍無根,
乃知積水厚。
龍鱗火熒熒,
鞭笞雷霆走。
公私連檣休,
森如束春韭。
倚筇蒹葭灣,
垂楊欲生肘。
雄文酬江山,
惜無韓與柳。
五言呻吟內,
慚愧陶謝手。
送菜煩鄰船,
買魚熟溪友。
兒童報晦冥,
正晝見箕斗。
吾方廢書眠,
鼻鼾鞲囊吼。
猶防盜窺家,
嚴鼓申夜守。
冶城謝公墩,
牛渚蕩子婦。
何時快登臨,
篙師分牛酒。
少日才華接貴游,
老來忠義氣橫秋。
未應白發如霜草,
不見丹砂似箭頭。
顧我今成喪家狗,
期君早作濟川舟。
漢家宗廟英靈在,
定是寒儒浪自愁。
河南李茂彥,
內蘊邁俗心。
濬沖有涇渭,
一顧重千金。
事親知色難,
勝己又勇沈。
外物既難必,
求之首陽岑。
寄語曾公子,
金丹幾時熟。
愿持鐘乳粉,
實此罄懸腹。
遙憐蟹眼湯,
已化鵝管玉。
刀圭勿妄傳,
此物非碌碌。
偶無公事客休時,
席上談兵校兩棋。
心似蛛絲游碧落,
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東一目誠甘死,
天下中分尚可持。
誰謂吾徒猶愛日,
參橫月落不曾知。
君勿嘲廣文,沍寒被??葛。
君勿嘲廣文,窮年飯粢糲。
常恐俎豆予,與世充肴核。
凡木不愿材,大折小枝泄。
櫟依曲轅社,聊用神其拙。
吾家本江南,一丘藏曲折。
瀕溪蔭蒼筤,蕭灑可散發。
既無使鬼錢,又無封侯骨。
薄祿庇閑曹,且免受逼卒。
為此懶出門,徒弊懷中謁。
直齋賓客退,風物供落筆。
詩成著床頭,不知今幾束。
君何向予勤,見詩嘆埋沒。
嗣宗須酒澆,未信胸懷闊。
自狀一片心,碧潭浸寒月。
令德感來教,為君賦車轄。
君思揚雄咤,何似張儀舌。
此意恐太狂,愿為引繩墨。
正使此道非,改過從今日。
報章望瓊琚,勿使音塵闕。
夢蝶真人貌黃槁,籬落逢花須醉倒。
雅聞花光能畫梅,更乞一枝洗煩惱。
扶持愛梅說道理,自許牛頭參已早。
長眠橘洲風雨寒,今日梅開向誰好。
何況東坡成古丘,不復龍蛇看揮掃。
我向湖南更嶺南,系船來近花光老。
嘆息斯人不可見,喜我未學霜前草。
寫盡南枝與北枝,更作千峰倚晴昊。
去年對月廬陵郡,醉留歌舞蹋金沙。
今年今夕千峰下,新磨古鑒動菱花。
寒藤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澤皆龍蛇。
西風為我奏萬籟,落葉起舞驚棲鴉。
遙憐城中二三友,風流慣醉玉釵斜。
今夕傳杯定何處,應無二十四琵琶。
俗士得失重,舍龜觀朵頤。
六經成市道,駔儈以為師。
吾學淡如水,載行欲安之。
惟有無心子,白云相與期。
斯人絕少可,白眼視公卿。
每與俗物逢,三沐取潔清。
我亦漫浪者,君何許同盟。
試問盧溪叟,猶得多可名。
參軍但有四立壁,初無臨江千木奴。
白頭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鞋稱老夫。
滄江鷗鷺野心性,陰壑虎豹雄牙須。
鹔鷞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帶鄰翁無。
昨來杜鵑勸歸去,更待把酒聽提壺。
當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須人扶。
兒無飽飯尚勤書,婦無復裈且著襦。
社甕可漉溪可漁,更問黃雞肥與癯。
林間醉著人伐木,猶夢官下聞追呼。
萬釘圍腰莫愛渠,富貴安能潤黃壚。
我與子桑友,既往雨彌旬。
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趨新。
東風無行跡,佳氣滿城闉。
麥苗生陂隴,嘆息不食陳。
誰能裹飯來,定是寂寞人。
一曲古流水,試拂弦上塵。
古木少生意,輪囷臥河濱。
慚愧桃與李,相隨見陽春。
國工裁白璧,
巧冶鑄干將。
成為萬乘器,
貫日吐寒光。
其誰湔拂汝,
歲月海生桑。
蛛網連城玉,
苔生百煉剛。
謝公遂偃蹇,南陽無舊廬。天與解纓紱,元非傲當涂。庖丁釋牛刀,眾手斫大軱。白云曲肱臥,青山滿床書。妙質落川澤,果然天網疏。故知今人巧,未覺古人迂。
筑場歲功休,夜泉鳴竹渠。胸懷鬰壘塊,此物諒時須。兒能了翁事,安用府中趨。孫能誦翁詩,乃是千里駒。人生行樂耳,用舍要自如。我方神其拙,社櫟官道樗。公猶憂斧斤,睥睨斲樽壺。
萬古身后前,芭蕉秋雨余。少年喜狡獪,叱化粒成珠。謨功可歌舞,學古則暖姝。所好果不同,未可一理驅。眇思忘言對,安得南飛鳧。鄙心生蔓草,萌芽望耘鉏。
離筵如昨日,春柳見霜枯。未辱錦繡段,時蒙雙鯉魚。憶昔參幾杖,雍容覷規模。引接開藻鑒,高明通事樞。門生五七輩,寂寞半白須。談經落麈尾,行樂從籃輿。
看竹辟彊宅,閱士黃公壚。雪屋煮茶藥,晴簷張畫圖。幽寺促燈火,青氈置摴蒱。遶床叫一擲,十白九雉盧。蔡澤來分功,袁耽必上都。開旗縱七走,破竹殄群胡。成梟燭為明,挾長朋佐呼。終飲見溫克,所爭匪錙銖。誰令運甓翁,見謂牧豬奴。
事托丈人重,乃愛屋上烏。舊言如對面,形跡滯舟車。風簾想隠幾,天籟鳴寒梧。尚喜讀書否,還能把酒無。鄴城渺塵沙,冠蓋若秋蕖。相過問寒溫,意氣馳九衢。楚客雖工瑟,齊人本好竽。永懷溟海量,北斗不可斟。勝夜親筆墨,因來明月珠。
風生高竹涼,雨送新荷氣。
魚游悟世網,鳥語入禪味。
一揮四百病,智刃有余地。
病來每厭客,今乃思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