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金使出北關風雨大作
出郭初行十里賒,狂風急雨閙田家。
香秔飽熟云翻浪,蕎麥新開雪作花。
淺水半村環野趣,好山一帶接京華。
晚來踏盡臨平路,風腳全收雨腳斜。
出郭初行十里賒,狂風急雨閙田家。
香秔飽熟云翻浪,蕎麥新開雪作花。
淺水半村環野趣,好山一帶接京華。
晚來踏盡臨平路,風腳全收雨腳斜。
出了城郭剛走了十里多,狂風急雨在農家喧鬧。金黃的稻谷成熟飽滿,如云朵翻涌成浪,新開的蕎麥花像雪一樣潔白。淺淺的溪水環繞著半個村莊,充滿了鄉野情趣,連綿的好山連接著京城。傍晚時踏遍了臨平的道路,風停了,雨也斜斜地漸漸停歇。
郭:外城。賒:語助詞,相當于“啊”“呀”,這里表示距離稍遠。閙:同“鬧”,喧鬧。香秔(jīng):指稻谷。秔,同“粳”。風腳、雨腳:指風、雨。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為金國使者送行,在出北關途中遇風雨而作。當時可能宋金之間有一定的外交往來,詩人在送別使者的過程中,有感于途中所見的鄉村景色和風雨變化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送使途中的鄉村風光。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將自然之景與行程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南宋時期送別詩中對自然景色細致描繪的特色。
風墮爭枝鵲,霜乾抱葉蜩。江村秋欲暮,茆屋雨初消。病酒心常怯,耽詩思欲飄。孤懷寄牢落,大雅日寥寥。
江湖懸北關,杖屨出東郊。落日照林麓,西風空燕巢。功名輕似葉,行止嘆非匏。我被浮榮縛,何年共結茆。
長林興不淺,虛室晝無嘩。我欲薦徐孺,誰當退子瑕。詩催前浦雨,人對短籬花。洛社歸來后,能忘拜白麻。
歸來鄉土樂,不記馬蹄忙。秋至菊浮蟻,時登粟滿倉。百年心愿畢,一榻夢□涼。寄語貪饕者,何須百轉腸。
逢人問稼穡,觀歷感年華。酒熟邀鄰舍,詩成對菊花。渚蓮經雨褪,溪竹□風斜。綠野堂開后,高情詎未涯。
野外秋光薄,眼前詩思濃。恥居元亮后,不學孟京窮。引水澆慈竹,開場種木通。東華塵土客,垂老尚飛蓬。
處處西風暮,村村宿雨晴。山花停午落,潭水到秋清。不勒燕然石,何須麟閣名。江邊時獨立,閑聽棹歌聲。
山中秋已盡,林下日偏長。玉甕潑醅綠,磁盤剝蟹黃。美蓉屯宿露,楓葉染新霜。坐領青蘋末,徐徐一味涼。
徐步移斑杖,登臨意惘然。云霄遺暑濕,樓閤倚山巔。
薄劣慚真隱,虛空不離禪。我生無倚著,自有一山川。
開辟當天險,分明在眼前。野橋齊度馬,森木亂鳴蟬。
稠疊多幽事,凄涼憶去年。何時一樽酒,恣意向江天。
闌干百尺俯晴虹,汗漫同游夕照中。
北雁影迷瑤信斷,落霞標映酒杯空。
坐臨南極蠻煙盡,山倚昆崙瑞氣通。
翻憶玉河春試馬,畫簾輕飏柳絲風。
水闊添新漲,沙平散晚煙。
斷云拖雨去,明月正當天。
河上雨初過,風微起細波。
徜徉不歸去,為愛晚涼多。
愁人影共。殘燈語、夜寒何處尋夢。淡月微籠,酸風乍咽,嚴更徐動。孤衾自擁。聽聲聲、如迎似送。想依稀、長歌短泣,數闋譙樓弄。
多少朱門客,錦瑟彈蛟,玉簫吹鳳。凄涼伴我,吉丁當、打入心孔。斷續隨風,又接著、曉鐘鳴空。問雞人、銅壺漏水幾點凍。
千里酸風,茂陵客、咸陽古道。宮門夜、馬嘶無跡,東關云曉。
牽上魏車將漢月,憶君清淚知多少。悵土花、三十六宮墻,秋風裊。
浥露蘭,啼痕繞。畫闌桂,雕香早。便天還知道,和天也老。
獨出攜盤誰送客,劉郎陵上煙迷草。悄渭城、已遠月荒涼,波聲小。
綠帷剪剪黃金碎。西風庭院清如水。
月姊更多情。與人無際明。
濃陰遮玉砌。桂影冰壺里。
滅燭且徜徉。夜深應更香。
詩人故傷心,傷心乃如此。
矧聞天上樂,那不少年死。
一官但協律,商聲變為徵。
豈其賞音人,不及秋墳鬼。
露輕河淡月弓彎,佳節如今總等閑。
投老怕聽兒女事,畢生自著黠癡間。
凄涼舊約留釵鈿,仿佛靈風響佩環。
云錦已歸韓吏部,海槎載石是空還。
一代君臣禮數殊,
飄搖風雨有深居。
漢家畫意誰知得,
隱見明堂負扆圖。
誰將有性會存存,出入能知內外門。
成佛觀音稱大士,化身羅漢本歸魂。
埔頭家盡溪邊竹,山腳人歸雨暮村。
漫道游行空色相,個中何地不乾坤。
多少游絲飄繡閣。畫旗閑卻秋千索。翡翠簾垂深院落。春夢惡。金爐篆裊無人覺。
可奈風光今又昨。傷心獨對葡萄幄。嫩柳三眠絲正弱。風如削。惜花幾度探紅藥。
六橋無恙,記煙波畫舫,當年游處。斷碣殘碑搜輯遍,古色古香如許。
雨片風絲,衣香鬢影,忽忽忘朝暮。墜歡難覓,收將尺幅中去。
想見百怪橫胸,一編在手,打槳依依語。別具眼光如斗大,著意窮微抉誤。
妙筆驚人,紅顏絕代,韻事應千古。玄都一賦,劉郎悵惘前度。
君從廬墓我西東,
數載慚無一字通。
卻喜夢游黃鶴寺,
幾番攜手月明中。
山客了無營,提筐拾松子。
食之潤毛發,清芬味如水。
愿與素心友,共此煙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