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應童子
閩山佳氣毓英儒,丱角胸中敵萬夫。
黃石固應傳孺子,玄文真可與童烏。
飽充器識觀他日,莫負聲名滿上都。
更憶韓公序文好,成人之禮正相須。
閩山佳氣毓英儒,丱角胸中敵萬夫。
黃石固應傳孺子,玄文真可與童烏。
飽充器識觀他日,莫負聲名滿上都。
更憶韓公序文好,成人之禮正相須。
閩地山川的靈秀之氣孕育出杰出的儒者,你小小年紀胸中才略能匹敵萬人。你定能像張良得黃石公傳授兵法一樣獲得學識,你的才華如同揚雄之子童烏那般可與精妙文章相配。希望你日后不斷充實才識,不要辜負在京城已有的聲名。更讓人想起韓愈寫的贈序很好,舉行成人之禮正是你現在所需要的。
毓:孕育,養育。
丱角:兒童發式,借指童年。
黃石:指黃石公,曾授張良《太公兵法》。
孺子:指應童子。
玄文:揚雄曾作《太玄》,這里指精妙文章。童烏:揚雄之子,早慧。
器識:器量與見識。
上都:京城。
韓公:指韓愈,他寫過不少贈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看到“應童子”展現出過人的才華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重視人才培養和少年才俊的成長,詩人以詩鼓勵童子繼續進步。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并鼓勵應童子,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典故表達對童子的美好期許。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對少年才學的重視和鼓勵的文化氛圍。
約束詳明曲有倫,不防農事尚占春。解教烏合三千眾,來往興居似一人。
蹇驢破帽,知是幾度尋春,山南山北。惆悵亭荒仙遠,苔枝空綠。村醪正熟。為花醉、何妨留宿。春光似、怕人冷落,先回空谷。瀟灑生意自足。有高標、不厭矮籬低屋。與雪相期,側耳隔窗蟲撲。晚晴縱步,又還信、一枝筇竹。莫嫌獨。月在畫闌東曲。
百丈巖頭掛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老僧腳底從來闊,未必骷髏就此埋。
六億胸懷浩蕩春,東風習習勢無倫。爐翻紅浪鋼爭帥,隴簇黃云稻載人。瑤圃香花標異彩,紙船明燭送瘟神。知君憂樂關天下,喜事多端為一陳。
病馬系喬木,攜筇到上方。江花迷枉渚,野竹亂鳴榔。石灶懷桑苧,洼尊憶漫郎。吾生真寄傲,佛地欲深藏。
望花外、小橋流水,門巷愔愔,玉簫聲絕。鶴去臺空,佩環何處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頓別。露粉風香誰為主,都成消歇。凄咽。曉窗分袂處,同把帶鴛親結。江空歲晚,便忘了、尊前曾說。恨西風不庇寒蟬,便掃盡、一林殘葉。謝楊柳多情,還有綠陰時節。
沒馬塵埃白晝馳,人生得似此翁稀。西風墻竹疏疏雨,短帽長髯百衲衣。
應念蕭寒槁木身,殷勤分寄嶺頭春。冰肌玉骨終安在,賴有清詩為寫真。
仙客乘槎學釣翁,劈波時躍錦鱗紅。浮槎不到寒江上,松葉泠然自好風。
生死方知交態存,忍將齰牙報幽魂。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寢門。
徐園殘菊愁吟眸,支離萬本皆垂頭。繁霜晚節豈辭避,夜來風雨胡相讎。與君來遲敢傷暮,要知劫外叨天優。強張孤芳祓物忌,姿回泉石酬清謳。墻陰籬落秋影亂,坐冷茗碗神夷猶。游人千睨各殊意,斜陽一晌因誰留。塵搖形役念念改,何須照面恒河流。臭味潛通花可省,對影或恐為花羞。故根移轉久零落,年年魂夢紛離憂。風露在天根在地,慰眼何時仍好秋。
簾外辛夷定已開,開時莫放艷陽回。年華若到經風雨,便是胡僧話劫灰。
老見佳孫心倍寬,膝前令子足承歡。黃扉介壽徵平格,綠野關情且耐官。人莫與期天自定,事無違愿福方完。魏家勛烈稱千古,留取聲華作對看。
殘年節禮送紛紛,盡是豪門與富門。惟有老僧階下雪,始終不見草鞋痕。
雨打上元燈。無處邀朋。何如窗下且瞢騰。謾憶牙旗穿夜市,鐵馬春冰。歌舞有人曾。倦與爭能。越羅裁服換吳綾。盡道先生歸隱也,烏帽烏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