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寺古鼎
小憩山前路,清談得道僧。
愛渠惟一鼎,持此供三乘。
制作前無古,摩挲喜不勝。
茲游真可樂,著句憶吾曾。
小憩山前路,清談得道僧。
愛渠惟一鼎,持此供三乘。
制作前無古,摩挲喜不勝。
茲游真可樂,著句憶吾曾。
在山前的路上稍作休息,與得道的僧人進行清雅的交談。喜愛那景山寺里的一口古鼎,用它來供奉佛法三乘。這古鼎的制作工藝空前絕后,撫摸它時喜悅之情難以言表。這次游覽真的十分快樂,寫下詩句回憶我曾經的經歷。
渠:它,這里指古鼎。
三乘:佛教術語,一般指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摩挲:用手撫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游覽景山寺時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游覽寺廟,在與僧人交流、看到古鼎后,激發了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游覽景山寺的經歷和感受,突出了古鼎的獨特。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的寺廟文化和人們的游覽活動提供了一定資料。
一曲清琴滿架書,
萬鐘于我亦分銖。
他年欲作林泉計,
為問山前有地無。
有才不用用非才,天下英才志盡灰。
劉锜中興稱宿將,曹交九尺壯身材。
全憑鼠黨穿墉去,空見鴉軍鎩羽回。
知爾私心滿腔子,蒼頭誰起異軍來。
世事原來錦上花,有錢能使鬼推車。
人心不足蛇吞象,天理難容子打爺。
前世未修今世苦,上梁不正下梁斜。
張三李四都朋友,五百年前共一家。
巖卉林箊望不分,四山并作翠氤氳。
臨溪盡日常疑雨,閉戶一身猶帶云。
新筍香時惟縱酒,好鶯啼后又離群。
年來頻作還家夢,更為還家苦憶君。
單傳直指意何如,
天竺經翻八解馀。
我向將軍龍象御,
山寮分得貝多書。
逶迤步屐度山坳,半日偷閒俗可拋。喜有隴云知我意,相隨芒履到衡茅。
杯浮紫翠嵐光漾,語帶煙霞竹浪敲。未雨綢繆桑土計,長林歸鳥穩棲巢。
偶過前村幾曲坳,斜風微雨亂云拋。天垂野色方離樹,景繪秋容半在茅。
鳥語無腔饒韻致,樵歌信口不推敲。土城筑就攜壺酌,澗畔優游洗耳巢。
月影穿窗散玉錢。被人錯喚作團圞。十三圓月幾曾圓。
夢渴頻催煎鳳餅,思慵渾懶撥鹍弦。木犀香得病情添。
香親紫荷陌,和氣滿長沙。黃堂庶寢春曉,風軟碧幢遮。天遣武夷仙客,來掌元戎金印,千騎擁高牙。收了綠林嘯,喜動紫薇花。
青藜杖,鴻賓略,屬公家。長城應與借一,天語屢褒嘉。且伴彩衣行樂,指日絲綸飛詔,歸去鳳池夸。千歲祝眉壽,福海浩無涯。
月宇啟窗紗,身閒興轉賒。
龐眉臨事暗,垂老厭人嘩。
懶惰心惟靜,精勤目已花。
臨池慚手澀,無復競龍蛇。
一日成三三日九,鐵條磨作繡花針。
時來風送滕王閣,事急枉求觀世音。
塑佛塑形難塑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黃河水淺深。
驅車上河梁,顧瞻舊鄉國。倉卒骨肉親,彷徨動顏色。子亦竟以南,予亦竟以北。本是雙龍居,胡為乖羽翼。送子從此歸,涕下不能食。子其從遠猷,慰我長相憶。
相憶在何所,乃在河中洲。結廬俯曲沼,芙蓉夾清流。飛蓋凌朱霞,逍遙事行游。白鷺翔我側,鴛鳧戀其儔。駕言邁遠役,嘉會難再留。引領內感傷,行行懷百憂。
百憂何殷殷,坐令盈懷抱。況乃歲云暮,霜雪被長道。遠望何蕭條,驚風摧百草。當此別離情,沉思令人老。歲月不相待,所欽在蘭藻。云霄有遐路,致身胡不早。垂堂古所戒,畏途慎自保。
自保良不易,致身諒獨難。豺虎在人群,平居有波瀾。躑躅紛四顧,終歲鮮燕歡。君子慎厥趨,取舍從所安。艾蕭滿中路,沙江多芳蘭。不見采蘭者,萬古起長嘆。
長嘆何終極,感此人生累。貧賤俗所輕,富貴俗所忌。豈知達者心,志各有所寄。冠蓋五陵豪,莽若朝露墜。偃仰一世間,慘淡起遐思。文章以經國,千載無終始。去去勿復陳,慎此青云器。
青云紛四極,不翳明月光。高臺一以眺,遠思從蒼茫。鴻鵠在中澤,豈為謀稻梁。神哉蛟龍志,尺瀆寧終藏。丈夫志四海,廖廓相翱翔。朝游過昆侖,夕游略扶桑。無學兒女仁,白首戀故鄉。
故鄉不可望,錦江迥且深。東西渺無極,傷此遠別心。寒風下庭樹,宿鳥棲高岑。對酒不能酌,為子鳴瑤琴。琴聲一何悲,淚下誰能任。慰此骨肉懷,款誠惠我音。
激昂杯酒發高歌,世事驚心可奈何。
宵旰憂勤天子圣,封疆歷練舊臣多。
力回元氣銷兵革,整飭軍容作鸛鵝。
拭目承平早歸去,不才含笑老巖阿。
將軍飲美酒,紅爐錦繡圍。
士卒棲毳幕,寒霜擁鐵衣。
鐵衣相對淚如雨,眼前哀樂是誰主。
將軍二十便封侯,那識人間征戰苦。
庚伏雖云盡,依然六月中。
歊蒸臨水榭,溽暑望金風。
未變楸梧色,還舒菡萏紅。
杖藜西顧意,數問奏邊功。
嚴山多嵯峨,婺水爭平遠。
山如古屏張,水似橫軸展。
世絕郭熙畫,我無摩詰詩。
熟視眼中景,偃蹇不得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