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老舍天寧寺往游何道二山二首 其二
飛錫真游戲,論詩解往還。
一聲獅子吼,十里道場山。
綠竹靜無語,白云長自閑。
趙州應路滑,無復嘆間關。
飛錫真游戲,論詩解往還。
一聲獅子吼,十里道場山。
綠竹靜無語,白云長自閑。
趙州應路滑,無復嘆間關。
高僧云游好似自在游戲,談詩交流彼此往來融洽。那如獅子吼般的佛法宣講,讓道場山聲名遠揚。綠竹靜靜佇立默默無言,白云悠悠自在飄蕩。趙州或許道路濕滑難行,但不必再感嘆旅途艱難。
飛錫:指僧人云游。錫,錫杖,僧人所持法器。
獅子吼:比喻佛菩薩說法時震懾一切外道邪說的神威。
道場山:山名。
趙州:一般指趙州禪師,這里可能借指道路。
間關:形容道路崎嶇難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在游覽天寧寺及何道二山過程中,受到佛教氛圍和自然景色的感染而創作,當時或許心境寧靜,對佛法有了一定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佛法的感悟和對寧靜境界的追求。其特點是禪意濃厚,借景抒情,意境深遠。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對佛理和自然之美的融合表達。
疊石為山漫崛奇,玉峰欣對似相知。梅梢頂上吹霜笛,卻惜流香過別池。相逢一笑即銜杯,梅與詩懷得共開。但有燈光并月色,不須元夕始重來。
寶妝蟬鬢亸金翹,露下銅盤月影遙。春思逼人眠未穩,閒開棋局度清宵。
絕域功名行倦矣,長歌歸去南中。樓臺花月一相逢。傾杯延醉,夜挹泮塘風。眼底未堪明日老,人間恰值春空。華年錦瑟恨重重。橫塘十里、何處覓芳蹤。
公道向來惟白發,浮生何處用黃金。東風吹散三年恨,春色驚回萬里心。急景只教人貌改,滄溟不放酒杯深。異時儻及公榮酌,準擬歸來臥柳陰。
東風吹竹屋,無數落梅花。凍雀棲檐角,饑烏啄草芽。家鄉勞夜夢,客路又春華。莫訝狂夫醉,西樓酒可賒。
南來祠水帝,光景動扶胥。海市空中起,神山水下居。天浮元氣外,地接大荒馀。欲見仙人跡,章丘是石閭。
郎君是鄭虔,況值奉劉年。堂北丹萱麗,巴西寶婺鮮。舉頭參戴勝,握手問彭篯。阿母應仙侶,何年凌紫煙。
亭花落盡鷓鴣飛,吉甫臺邊春事稀。錦水毓華添麗藻,禺山金碧有光輝。僰中僮隸傳書至,煎上人家沽酒歸。笑挈一壺江浦去,輕紅剛值荔枝肥。
禮罷先農鼓角喧,一牛能受幾長鞭。畬田勸動三春首,元旦歌翻十日前。鄰曲家家張樂事,衰遲歲歲幸豐年。棠陰漸喜民無訟,萬戶同歌大尹賢。
曲生有理何曾濁,公子無腸卻最佳。羅饌寧同富兒飲,帶糟聊慰老饕懷。
古聞詩句曾驅瘧,石老今誇筆有神。莫道幽明非一理,若能驚鬼定驚人。
曹溪傳去后,白足老空山。若論心是佛,誰此置禪關。
井上發新花,誰言不經染。已如薄紫拂,復似濃紅點。狀錦無裁縫,依霞有舒斂。
孤舟橫野渚,明月照當空。十年江海意,疑在小亭東。
再入長安道,相逢愧逐喧。文雄官自達,骨傲位難尊。我更蓮花府,君惟竹素園。預知供奉日,應制幾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