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太上皇帝壽樂曲 皇帝上太上皇壽酒用福安之曲
笙鏞皦繹,簨簴騰驤。
奉觴介壽,龍袞黼裳。
盛儀克舉,至德用章。
刑于四海,化洽風揚。
笙鏞皦繹,簨簴騰驤。
奉觴介壽,龍袞黼裳。
盛儀克舉,至德用章。
刑于四海,化洽風揚。
笙和鏞等樂器演奏出清脆和諧的聲音,懸掛樂器的簨簴仿佛也充滿活力。臣子捧著酒杯為太上皇祝壽,皇帝身著繡有龍紋和黑白斧形圖案的禮服。盛大的禮儀得以舉行,至高的品德因此彰顯。以自身為典范治理天下,教化融洽,風氣遠揚。
笙鏞:笙和鏞,皆為樂器名。
皦繹:形容聲音清脆和諧。
簨簴:古代懸掛樂器的架子。
騰驤:本指馬奔騰,這里形容簨簴富有氣勢。
奉觴:捧著酒杯。
介壽:祝壽。
龍袞黼裳:皇帝的禮服,龍袞指繡有龍紋的長袍,黼裳指繡有黑白斧形圖案的下裳。
克舉:能夠舉行。
用章:因此彰顯。
刑:通“型”,典范、榜樣,這里作動詞,意為以……為典范。
化洽:教化融洽。
此曲是在宮廷中皇帝為太上皇祝壽時所用。在古代,皇家祝壽是重要的禮儀活動,用以彰顯皇家的威嚴和親情,同時也向天下展示國家的繁榮昌盛。創作時應是為了配合祝壽儀式,營造莊重、祥和的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為太上皇祝壽并頌揚皇帝。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充滿宮廷氣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對于研究古代宮廷禮儀和音樂文化有一定價值。
漸懶折腰步,猶能抱膝吟。艱虞嘗傲骨,齏米損文心。野鶴恣孤翮,飛鵲是好音。西溪滿溪水,重為浣塵襟。
夜靜虛堂寂,林深鶴自閒。風聲喧遠水,月色冷空山。獨坐長松下,悠然修竹間。紅塵心不戀,瑤島尚容攀。
暈掩青燈,寒侵翠袖。音書望斷重陽后。昔年閨閣斗新妝,而今追憶難回首。夜月連床,曉窗同繡。踏鐙挑菜頻攜手。夢中依約聚還分,覺來贏得愁腸逗。
清晨隴首羌無故,春草池塘若有神。萬卷祗知供獺祭,義山真賣杜陵人。
少休廛市喧囂耳,來聽田農應和歌。畟畟耕疇皆帝力,欣欣時物自天和。山云亭午半未斂,溪雨黃昏清更多。但得長年飽禾稻,也勝官里厭風波。不到田家又夏初,試從野老訪耕鋤。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時自如。學稼我猶慚孔子,問津君且向長沮。宦游何似團欒好,更念懷歸畏簡書。去城靳靳路一驛,故歲迢迢今甫來。桃李陰成真綠野,溪山清絕勝章臺。青衫手板徒勞爾,竹杖芒鞋亦快哉。莫向紅塵深著腳,而今毛鷙苦相猜。遙知此日黃初起,頗憶平生馬少游。薄有田園奉甘旨,苦無機械與沈浮。如今官事真誰了,底事周南獨子留。白發倚門還念否,令人翻動北山謳。
運步堂堂,通身歷歷。東道西說,南來北去。全得寸心,直用尺情。
輕舟發衡邑,風日不相左。石鼓郭北外,即之在一唾。白鹿四講院,此足作輔佐。更值江山勝,萬金豈能貨。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過。破池插水會,崷崒氣不挫。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闌砌忽西日,竹影來個個。我生骨少媚,所如輒坎坷。小住茍為佳,便懷卜終臥。此地經唐賢,誅芧展巖課。朱張繼文會,瞻望跂無奈。草木猶余馨,而何靳頑懦。恭讀晦翁書,語若新告播。丈夫寧不然,誰能拔寒餓。自撫事畜身,長愁貧鬼賀。安即脫嬰狀,巖棲振寙惰。藉騁半日樂,思復一餉坐。山靈逼客行,岸陰結難破。下舟獨回望,已覺斗塵涴。
誰信清溪別有天,上方臺殿下方連。紅塵不混金沙地,碧澗長流玉液泉。一榻茶煙浮鬢外,四窗山色落吟邊。年年王事經游此,肯結三生石上緣。
燕郊薦玉觴,送美度支郎。趙璧圓疑月,并刀削似霜。聽雞過汴水,下馬入蘄陽。早奉中涓教,歸來謁建章。
昔年馳逐五陵間,邂逅無因憶舊顏。湘水岳陽誰漫浪,書崖今已并元山。塵路匆匆對夕天,一封謀寄楚江前。顧予藝苑荒涼甚,空有懷沙是舊編。虛舟曾觸洞庭秋,往事伶俜夢未休。知汝解題鸚鵡賦,好將系雁到南州。別去音書少得聞,秋來何處不懷君。眷然欲插凌風翅,與借衡山禮白云。
但看生爾處,腐草亦何神。托命長依夜,窺天未及晨。濕光寒自照,陰火故相親。旦夕隨風雨,飄零若有因。
十年蕭寺此重游,一酌還同惜別留。聚散無端庭樹長,陰晴未定海云浮。宦情莫問僧炊飯,詩興惟憑客倚樓。天末相望重相憶,欲攀江柳系蘭舟。芳樹移尊坐夕陰,清風為我濯煩襟。天邊為別難今日,海內論交見此心。池草夢回涼夜雨,江云望遠碧山岑。謝家兄弟多才俊,共沐恩波玉署深。
藝祖興王地,諸侯布教宮。冠纓臨曉集,文雅與時隆。泮水差差綠,春沂習習風。袍輝了衿動,旗映講紗紅。節鉞來門外,聲容播國中。分庭等威殺,更仆宴談終。亹亹聞諄誨,拳拳激懦衷。武昌尊庾亮,蜀郡樂文翁。王化周南始,儒縫魯俗通。四方觀表則,后學發童蒙。木鐸傳遺韻,緇衣纘舊功。愿公持此道,黃閣弼清躬。
空城風肅雁聲來,故壘霜清曙色開。備敵尚馀全勝地,經時原仗出群才。游山軒蓋秋仍集,橫海樓船去不回。待摘茱萸寄鄉國,隔江云樹正堪哀。
春風隨意自東西,可愛初春燕子飛。池外墻頭花好在,會應留著待君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