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吳宰商卿來書
百里報消息,一緘勞寄馳。
但知懷舊切,猶恨得書遲。
儒者可言政,懷邦當易為。
問君安否外,別后幾篇詩。
百里報消息,一緘勞寄馳。
但知懷舊切,猶恨得書遲。
儒者可言政,懷邦當易為。
問君安否外,別后幾篇詩。
遠在百里之外傳來消息,你辛苦地寄來一封信。只知道你懷念舊友之情深切,遺憾的是我收到書信太遲。讀書人可以談論治理政事,心懷家鄉應當容易有所作為。除了問你是否安好,還想問你分別后寫了幾首詩。
百里:指距離遠。
一緘:一封信。
寄馳:寄送。
懷舊:懷念舊友。
儒者:指讀書人。
懷邦:心懷家鄉。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友人在興化為官,寫信給作者,作者回信表達思念與關切。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作者與友人分隔兩地,通過書信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關心,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朋友間的情誼。
月出深峰里,清涼夜亦寒。每嫌西落疾,不得到明看。
土嶺層層穩結廬,流水活活暗通渠。田家風景清如此,笑問征人如不如?
懶性難趨世,深棲自養蒙。得閒真可樂,未死已知空。陰壑長留雪,喬林易有風。見聞今又絕,眼暗耳全聾。
百二關中重九日,三千里外一孤身。登山臨水歸何處,對酒放歌愁殺人。青天皛皛雁獨去,黃菊叢叢花自新。秦地秋風尤凜洌,難為客子淚沾巾。
晨入云隨步,宵還月共輿。清傳供佛飯,寒燎隔江漁。市響昏鴉亂,林穿列曜疏。殷勤顧景物,為爾老南徐。
高筵啟秋雨,頓爾凈馀熇。階前渠溜走,燈下檐花落。蕭蕭贊歸懷,潺潺亂歡謔。來同銜枚陣,響失巡更柝。積陰已連朝,浮潤先徵昨。塵消目俱清,風生窗盡廓。卑棲雞自鳴,餓勒馬方嚼。滴成旅況愁,罰遺吟筆閣。一笑紀新詩,趨朝明又各。
魯論安昌侯,田至二百頃。后堂羅曲旃,女樂極妍靚。晚愛肥牛亭,僣上輒有請。行內憂外家,略不效忠鯁。口張理義門,胸裹利欲阱。持國送與人,獨欲保首領。焉知赤眉禍,暴尸肉未冷。寄言發冢儒,厥報捷響影。
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歐公不讀書。浩嘆諸劉今已矣,路傍喬木日凋疏。
短鬢燈前白,衰顏酒后紅。光陰百年內,談笑幾回同。禮樂雍熙日,衣冠揖讓風。吾儕逢盛際,何得在蒿蓬。出水鱸魚白,經霜柿實紅。一杯今夕會,四座故人同。佳句多新意,清談有古風。勸酬須盡量,不必問飄蓬。
凈垢都隨一鑒圓,菱花燦熳篆寒煙。豈真月照姿羅樹,恰似花生含利蓮。太極未分已有象,珊瑚欲爛尚藏淵。試從生滅窺消息,明鏡臺空心靜娟。
火馀介子身猶在,槁立鮑焦心愈堅。欲向前村問遺叟,石荒樹老不知年。
晚來鵓鳩鳴不己,鳩婦含愁農婦喜。馌餉才歸又出門,仰望烏云何處起。鵓鳩鵓鳩愿爾鳴,明朝可免車河水。兒夫肌肉日炙焦,鳩婦休傷雨濡尾。
偶然屠甸見浮屠,為問屠中有物無。見說庖丁游刃在,恢恢全不費工夫。
木末亭邊,聽山鬼、啾啾宵哭。陽九厄、衣冠道盡,傷哉臣仆!七國肯因晃錯解,先生禍比溫舒酷。訝當年、碧血濺蘼蕪,今無綠。魚服泣,君主逐,瓜蔓殺,門生族。嘆詩書種絕,何人能續?簡牘空馀南史恨,松杉已見長陵禿。酹荒祠、燈火尚青熒,金甌覆。誰賦蕪城,到今日、堪悲鮑照。凋瘵后、急須和扁,刀圭立效。禦馬善稱東野畢,投巫人羨西門豹。有淮南、父老詫河清,如公笑。書下考,仍長嘯,辭五斗,從吾好。忽九宵丹鳳,銜來溫詔。曠曲河陽容借冠,提封古驛原名邵。問懸魚、掛壁尚依然,庖丁道。白晰虬髯,論標格、雞群之鶴。堪想像、虎頭椽筆,解衣盤礡。劇孟差堪為伯仲,幼輿暫許棲丘壑。怪新來、金甲綠沉槍,渾拋卻。橋上叟,曾相約,囊底智,今何若?任花眠柳醉,風嘲月謔。方外求羊隨杖履,禁中頗牧思韜略。看他年、長劍倚崆峒,圖麟閣。
越羅春衫繡鳳凰,黃金壓轡青絲韁。張緒風流騁年少,走馬章臺游獵場。斗雞五坊白日晚,夜宿倡樓不知返。白日西飛海倒流,紅顏少年春復秋。白馬紫游韁,行過洛陽道。不顧落花飛,只道青春好。日日青樓醉,章臺蹋月歸。秋風昨夜起,又試越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