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公內翰柏石圖
柏生兩石間,顏狀何落落。
行須接石脈,生理初甚約。
豈無螻蟻窺,未免風雨剝。
孤?lián)沃x栽培,欲取那可攫。
森然兩石意,與柏真不薄。
崢嶸炎涼外,盤踞互相絡。
千尺意有余,凜凜未可度。
公看養(yǎng)口體,怪此軀干削。
滿眼較短長,瑣細公所略。
柏生兩石間,顏狀何落落。
行須接石脈,生理初甚約。
豈無螻蟻窺,未免風雨剝。
孤?lián)沃x栽培,欲取那可攫。
森然兩石意,與柏真不薄。
崢嶸炎涼外,盤踞互相絡。
千尺意有余,凜凜未可度。
公看養(yǎng)口體,怪此軀干削。
滿眼較短長,瑣細公所略。
柏樹生長在兩塊石頭之間,姿態(tài)多么瀟灑不凡。它的根須要連接石脈,生存條件起初十分有限。難道沒有螻蟻窺探它嗎?也難免遭受風雨的侵蝕。它獨自支撐,拒絕人工栽培,若想獲取它的身姿也無法做到。兩塊石頭顯得森然有氣勢,與柏樹的情誼真不淺薄。它們在炎涼之外顯得崢嶸,相互盤踞纏繞。柏樹雖只有千尺卻意態(tài)有余,凜然不可揣度。您看到為養(yǎng)身而求安逸的人,會奇怪這柏樹軀干如此瘦削。世人滿眼都在計較長短,而這些瑣碎之事正是您所忽略的。
落落:瀟灑不凡的樣子。
生理:生存的條件。約:有限。
攫:抓取。
崢嶸:高峻、突出的樣子。
養(yǎng)口體:指為了養(yǎng)身而追求安逸。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蘇公內翰所藏的柏石圖后有感而發(fā)。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追名逐利、注重物質享受的風氣,詩人借此表達自己對高尚品格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柏石所代表的獨立、堅韌品格,批判世人的短視和瑣碎。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以柏石自喻或喻人。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詩人獨特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
手自移時尺許長
三年拂拂及宮墻
愿言勿負栽培力
保此堅貞傲雪霜
無正文。
筑亭來伴碧瑯玕
苦節(jié)清修傲歲寒
好截伶?zhèn)愲p鳳管
月明吹向彩云端
東吳鄉(xiāng)貢昔多賢,
太學諸生最少年。
董子尚遲三策對,
夏侯終見一經(jīng)傳。
宮花晴覆金河水,
御柳春浮紫禁煙。
遙想橋門冠帶盛,
時時聽講出宮筵。
山陽笛里聲,
凄斷催人去。
遙遙河上帆,
渺渺煙中樹。
回首蓬萊宮,
高話滄洲趣。
何處君釣游,
遠道猶反顧。
秋光忽已半,暗蛩作寒聲。
堤柳漸落葉,風露涌凄清。
客懷易成感,迢迢故鄉(xiāng)情。
城東有別墅,朝夕聚群英。
手談復觴詠,絕無塵慮生。
愧我獨何為,勞勞苦浮名。
孤舟煙水上,遠道恒心驚。
朱轓南去領提封,
清代蠻荒圣澤濃。
云轉舟車通萬里,
煙含城郭擁千峰。
印臺地重蹲金虎,
劍匣塵清臥玉龍。
尚有經(jīng)綸需大用,
不妨吟嘯暫從容。
閨閤斷信使,
的的兩相憶。
譬如水上影,
分明不可得。
暫別宮槐幸子牙
近村處處少人家
清和微署浮畦麥
綠樹初蔭接岸沙
堤外草荒艱籽粒
淀中水淺捕魚蝦
黃童白叟望霖雨
霖雨先施莫自賒
生本凡庸子,家居閩海涯。少小頗知覺,向善心孜孜。長大事儒業(yè),執(zhí)經(jīng)游泮池。竊廩踰十載,五科皆見遺。
年歲苦相迫,發(fā)身無他岐。慈母早棄背,嚴翁霜鬢垂。顯揚失初志,驚惕徒嗟咨。池魚不自化,籠鳥將安飛。鱗羽縱脩飭,違時深見譏。
偶爾遇恩詔,輸粟來京畿。懷赧苦不避,養(yǎng)祿圖孝思。幸得橋門路,拜瞻我宗師。造就蒙至教,聞見增新知。滿擬策駑鈍,于時當脫羈。詎意蹈前轍,所謀轉乖違。行取限名次,三年尚無期。
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歸計既弗遂,行囊亦無資。濫叨糊口計,數(shù)子來相依。深冬忽抱病,請借求良醫(yī)。適遇行禁罰,謬坐違嚴規(guī)。誠恪莫自愬,頑梗混同歸。舊館不久復,生徒各分離。日給仰無助,寸心恒自持。
此情不得已,臥地干霜威。笞辱固自取,迫切還可推。豈不深揣量,叩叩陳苦詞。班門眾所畏,操斧非所宜。但謂師弟子,恩義兼有之。情或信可憫,往過寧復追。雷霆雖震擊,雨露多沾濡。我?guī)燇w天者,愿言鑒愚癡。
門設常關養(yǎng)歲華
更無駟馬并高車
一痕睛翠熏衣桁
數(shù)點清光映畫叉
時有蝸涎侵粉壁
悄無人跡數(shù)庭花
休將香屑前身問
落葉深深長昔耶
明秀樓前雨滿沙,石榴花發(fā)客思家。
水通赤岸西流淺,路入青山北向斜。
歸省可能忘夏凊,傳經(jīng)還解惜年華。
尋幽若過雙溪去,為覓秋風舊釣槎。
清明節(jié)屆日遲遲,
三疊綿衣體不離。
嶺表此時搖畫扇,
桑乾河水尚流澌。
不向辛夷樹下行
老來無意賦閒情
可能尚似韓夫子
猶有兒曹識姓名
金牌十二詔班師,
痛飲黃龍愿竟違。
萬里鑾輿終北狩,
千年松柏尚南枝。
雨荒孤冢埋金劍,
云鎖空山暗鐵衣。
莫向此中多感慨,
五陵衰草正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