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辭高古難及而音節悲壯可擬也用其體作七歌觀者不取其辭取其意可也 其二
有母有母年七十,一室枵然徒壁立。
茹蔬啜粥不怨尤,臥病在床無藥物。
我為舉子得一官,南陔之養嗟何及。
嗚呼二歌兮歌轉悲,羞見慈烏隨母飛。
有母有母年七十,一室枵然徒壁立。
茹蔬啜粥不怨尤,臥病在床無藥物。
我為舉子得一官,南陔之養嗟何及。
嗚呼二歌兮歌轉悲,羞見慈烏隨母飛。
有母親啊有母親已年屆七十,家中空蕩蕩只有四壁徒立。母親吃蔬菜喝稀粥毫無怨言,臥病在床卻沒有藥物醫治。我因為生子才謀得一官半職,想要盡孝奉養母親卻已來不及。嗚呼,唱第二首歌啊歌聲更加悲戚,羞于看見慈烏伴隨母烏飛翔。
枵然:空虛的樣子。徒壁立:只有墻壁矗立,形容家境貧寒。
茹蔬啜粥:吃蔬菜,喝稀粥。怨尤:怨恨。
舉子:生子。
南陔之養:指奉養父母。《南陔》是《詩經·小雅》篇名,有孝養之意。
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此鳥能反哺其母。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為官之后,雖有一官半職,但家中依然貧寒,母親年事已高且臥病在床,自己卻無法給予很好的照顧,內心愧疚之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母親的愧疚與悲嘆,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質樸語言直抒胸臆。在文學上以其真實情感打動人,展現了孝道文化和詩人的無奈。
長樂宮深漏箭遲,憂家丙夜細思惟。鐘鳴漏盡龍樓曉,無復雞人問寢時。
憶昔兒童日,光陰急鳥飛。舊游渾似夢,倦客只思歸。青眼還如昨,朱顏漸覺非。郴陽縱無雁,音問未應稀。
我今過五十,萬事日消磨。熟識世間寡,故交泉下多。葉秋知易隕,松耐竟如何。嘗亦悲前哲,荒墳野鼠窠。
清班不見切云冠,地下修文定有官。鳴雁獨飛猶海曲,殘潮還到自臨安。煩憂似草縈暌緒,往事如泉飲恨端。萬里大川風正緊,一舟誰共濟艱難。
渚靜芙蕖開,波動鴛鴦起。黃頭白足兒,雙雙浴清沚。
訪古肅賓朋,淩晨命車駕。嘉樹有清陰,風幡古蘭若。擢干聳蒼穹,垂枝籠碧瓦。壇壝石已朽,盤根自相把。外質何連卷,中空若刳剮。一體含菀枯,四氣無冬夏。落葉為輕紗,虛明復堪寫。宗風未西來,神物乃躍冶。托身炎海南,所貴在知寡。誰為滿百人,羨爾千年者。
平步青云自有梯,識涂老馬豈沈迷。輸君古誼投膠漆,愧我新詞獲品題。文取北山冠早掛,祚綿東海首同低。竹林墟墓與憑吊,一片閒云塔影西。
螮蝀不可指,矧可刑使雨。氛祲未詎銷,霖澤自為阻。燮調付茂宰,陶鈞自明主。天居崇萬里,齊州隔九土。薦馨維齊明,厚生在農扈。嗔雷怒未平,場苗青幾許。龜腸營一食,鶉衣成百縷。頗聞禁苑涼,鳳吹導鸞簬。憂來奏虞弦,操縵且調柱。
頭發遮眉白,歸來五乳峰。夢中聞虜笑,定起看經慵。戒鐵支為枕,衲衣掛在松。閒時穿洞壁,欲去縳獰龍。
施為動靜憑誰力。
總為乘涼夏日游,無風此地亦云流。山藏寶界森森閟,客到禪堂事事幽。嘗對上方浮泗磬,更饒靜藏素瓷甌。拚留斟酌僧家味,未羨青龍竹葉舟。
忽忽那言信眼看,巨鰲元不論長竿。昔賢枉說屠龍易,此日真聞出手難。洛下小車知邵子,國清饒舌笑豐干。相思敢只無多話,月在千峰水在灘。
鍬子乾坤闊,阿師氣宇低。無田開大義,有路作卑蹊。白拂穿林易,黃花照眼迷。舊時飛動意,寂寞向畬坭。
前罷邯鄲守,孤高與世違。青云舊知在,白首故園歸。既沒無兒女,元貧只帳幃。平生洛陽友,從此更應稀。
春日遲遲柳綠初,風光寫報故人書。一宵好雨添生氣,千頃平疇曳錦裾。鳥唱聲中真自在,云飛揚處意紛如。沱江流減尚能闊,環繞新城碧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