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郎歸衡州二首 其二
道重物自輕,心清內無欲。
未定胸中見,難行天下獨。
冠蓋上青云,著鞭競馳逐。
南山有德人,一笑遺寵辱。
巋然殿諸老,足以鎮浮俗。
一出上禁林,再出擁牙纛。
本無圭組累,歸去便野服。
譬如山中云,潤澤滋草木。
未雨出巖岫,已雨反幽谷。
明月共樽罍,清風滿松竹。
問誰從之游,韋編能熟讀。
人生了婚嫁,意愿何時足。
儻肯割半山,誅茅從卜筑。
道重物自輕,心清內無欲。
未定胸中見,難行天下獨。
冠蓋上青云,著鞭競馳逐。
南山有德人,一笑遺寵辱。
巋然殿諸老,足以鎮浮俗。
一出上禁林,再出擁牙纛。
本無圭組累,歸去便野服。
譬如山中云,潤澤滋草木。
未雨出巖岫,已雨反幽谷。
明月共樽罍,清風滿松竹。
問誰從之游,韋編能熟讀。
人生了婚嫁,意愿何時足。
儻肯割半山,誅茅從卜筑。
道義被看重,身外之物自然就顯得輕了;內心清凈,就不會有私欲。如果心中的見解還未確定,就難以獨自在天下行走。達官貴人平步青云,揚鞭策馬競相追逐名利。南山有品德高尚的人,一笑間就可忘卻榮辱。他巋然屹立于眾老者之上,足以震懾浮躁的世俗風氣。他第一次出仕進入宮廷,第二次出仕就執掌帥旗。他本沒有功名利祿的牽累,歸去后就換上了粗布便服。就像山中的云,能滋潤草木。未下雨時從巖岫飄出,下雨后又返回幽谷。他與明月共飲美酒,清風充滿松竹之間。問誰與他一同交游,是那些能熟讀經典的人。人生完成了子女的婚嫁之事,心愿何時才能滿足呢?倘若他肯讓出半山之地,我就去那里除草建房定居。
道重:看重道義。
內無欲:內心沒有私欲。
胸中見:心中的見解、主張。
冠蓋:指達官貴人。
南山:泛指隱居之地。
遺寵辱:忘卻榮辱。
巋然:高大獨立的樣子。
殿:位居其上。
禁林:宮廷。
牙纛(dào):帥旗。
圭組:指官印和印綬,代指官職。
野服:粗布便服。
巖岫(xiù):山洞、峰巒。
樽罍(léi):酒器。
韋編:指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這里指經典著作。
儻(tǎng):倘若。
誅茅:除草。
卜筑:擇地建造房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送李侍郎歸衡州,李侍郎可能是一位品德高尚、淡泊名利之人,詩人有感于他的為人,寫下此詩表達贊賞與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侍郎的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突出其對社會浮躁風氣的震懾作用。詩中對比鮮明,形象生動,體現了詩人的價值取向,在文學上展現了對高雅品德和閑適生活的追求。
西江萬里向東流,
今夜江邊駐客舟。
月色更添春色好,
蘆風似勝竹風幽。
銀燭熏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送君魯郊外,下車上高丘。
蕭條千里暮,日落黃云秋。
舉酒有余恨,論邊無遠謀。
河源望不見,旌旆去悠悠。
日長風暖柳青青,
北雁歸飛入窅冥。
岳陽城上聞吹笛,
能使春心滿洞庭。
我年四十余,已嘆前路短。
羈離洞庭上,安得不引滿。
李侯忘情者,與我同疏懶。
孤帆泣瀟湘,望遠心欲斷。
今日相逢落葉前,
洞庭秋水遠連天。
共說金華舊游處,
回看北斗欲潸然。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楓岸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
江畔楓葉初帶霜,渚邊菊花亦已黃。輕舟落日興不盡,三湘五湖意何長。
國之重鎮惟幽都,東威九夷北制胡。
五軍精卒三十萬,昔時燕山重賢士,黃金筑臺從隗始。
倏忽興王定薊丘,我唐區夏余十紀,軍容武備赫萬祀。
彤弓黃鉞授元帥,千營萬隊連旌旗,望之如火忽電馳。
匈奴懾竄窮發北,六軍將士皆死盡,戰馬空鞍歸故營。
時移道革天下平
今日霖雨霽,颯然高館涼。秋風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憶昔皇運初,眾賓俱龍驤。解巾佐幕府,脫劍升明堂。
郁郁被慶云,昭昭翼太陽。鯨魚縱大壑,鸑鷟鳴高岡。
信矣草創時,泰階速賢良。一言頓遭逢,片善蒙恩光。
我生屬圣明,感激竊自強。崎嶇郡邑權,連騫翰墨場。
天朝富英髦,多士如珪璋。盛才溢下位,蹇步徒倡狂。
閉門對群書,幾案在我旁。枕席相遠游,聊欲浮滄浪。
八月白露降,玄蟬號枯桑。艤舟臨清川,迢遞愁思長。
我有同懷友,各在天一方。離披不相見,浩蕩隔兩鄉。
平生霞外期,宿昔共行藏。豈無蓬萊樹,歲晏空蒼蒼。
胡羯亂中夏,鑾輿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狽隨風塵。
豳公秉大節,臨難不顧身。激昂白刃前,濺血下沾巾。
尚書抱忠義,歷險披荊榛。扈從出劍門,登翼岷江濱。
時望挹侍郎,公才標縉紳。亭亭昆山玉,皎皎無緇磷。
顧惟乏經濟,捍牧陪從臣。永愿雪會稽,仗劍清咸秦。
太皇時內禪,神器付嗣君。新命集舊邦,至德被遠人。
捧冊自南服,奉詔趨北軍。覲謁心載馳,違離難重陳。
策馬出蜀山,畏途上緣云。飲啄叢箐間,棲息虎豹群。
崎嶇凌危棧,惴栗驚心神。峭壁上嵚岑,大江下沄沄。
皇風扇八極,異類懷深仁。元兇誘黠虜,肘腋生妖氛。
明主信英武,威聲赫四鄰。誓師自朔方,旗幟何繽紛。
鐵騎照白日,旄頭拂秋旻。將來蕩滄溟,寧止蹴昆侖。
古來有屯難,否泰長相因。夏康纘禹績,代祖復漢勛。
于役各勤王,驅馳拱紫宸。豈惟太公望,往昔逢周文。
誰謂三杰才,功業獨殊倫。感此慰行邁,無為歌苦辛。
舞怯銖衣重,
笑疑桃臉開。
方知漢成帝,
虛筑避風臺。
彼岸聞山鐘,仙舟過苕水。
松門入幽映,石徑趨迤邐。
初月開草堂,遠公方覯止。
忘言在閑夜,凝念得微理。
泠泠功德池,相與滌心耳。
列郡皆用武,南征所從誰。
諸侯重才略,見子如瓊枝。
撫劍感知己,出門方遠辭。
煙波帶幕府,海日生紅旗。
問我何功德,負恩留玉墀。
銷魂把別袂,愧爾酬明時。
琢瑉勝水碧,所貴素且貞。
曾無白圭玷,不作浮磬鳴。
捧來太陽前,一片新冰清。
沉沉風憲地,待爾秋已至。
璞堅難為功,誰怨晚成器。
比德無磷緇,論交亦如此。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
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
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
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