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題得古木
穴處曾經起怒雷,斷藤枯蘚半離披。根莖托土何妨遠,會見春風長活枝。
穴處曾經起怒雷,斷藤枯蘚半離披。根莖托土何妨遠,會見春風長活枝。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周八極兮歷九州,求軒轅兮索重華。 世既卓兮遠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羨咎繇兮建典謨,懿風后兮受瑞圖。 愍余命兮遭六極,委玉質兮於泥涂。 遽傽遑兮驅林澤,步屏營兮行丘阿。 車軏折兮馬虺頹,惷悵立兮涕滂沱。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謬愚。 呂傅舉兮殷周興,忌嚭專兮郢吳虛。 仰長嘆兮氣噎結,悒殟絕兮咶復蘇。 虎兕爭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云霧會兮日冥晦,飄風起兮揚塵埃。 走鬯罔兮乍東西,欲竄伏兮其焉如? 念靈閨兮隩重深,原竭節兮隔無由。 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志勤劬。 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終朝。
怨上 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 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硃紫兮雜亂,曾莫兮別諸。 倚此兮巖穴,永思兮窈悠。 嗟懷兮眩惑,用志兮不昭。 將喪兮玉斗,遺失兮鈕樞。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憂。 進惡兮九旬,復顧兮彭務。 擬斯兮二蹤,未知兮所投。 謠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璣。 大火兮西睨,攝提兮運低。 雷霆兮硠磕,雹霰兮霏霏。 奔電兮光晃,涼風兮愴悽。 鳥獸兮驚駭,相從兮宿棲。 鴛鴦兮噰噰,狐貍兮徾徾。 哀吾兮介特,獨處兮罔依。 螻蛄兮鳴東,蟊蠽兮號西。 蛓緣兮我裳,蠋入兮我懷。 蟲豸兮夾余,惆悵兮自悲。 佇立兮忉怛,心結縎兮折摧。
疾世 周徘徊兮漢渚,求水神兮靈女。 嗟此國兮無良,媒女詘兮謰謱。 鴳雀列兮譁讙,鴝鵒鳴兮聒余。 抱昭華兮寶璋,欲衒鬻兮莫取。 言旋邁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 日陰曀兮未光,闃睄窕兮靡睹。 紛載驅兮高馳,將諮詢兮皇羲。 遵河皋兮周流,路變易兮時乖。 濿滄海兮東游,沐盥浴兮天池。 訪太昊兮道要,云靡貴兮仁義。 志欣樂兮反征,就周文兮邠歧。 秉玉英兮結誓,日欲暮兮心悲。 惟天祿兮不再,背我信兮自違。 逾隴堆兮渡漠,過桂車兮合黎。 赴昆山兮馽騄,從邛遨兮棲遲。 吮玉液兮止渴,齧芝華兮療饑。 居嵺廓兮尠疇,遠梁昌兮幾迷。 望江漢兮濩渃,心緊絭兮傷懷。 時昢昢兮且旦,塵莫莫兮未晞。 憂不暇兮寢食,吒增嘆兮如雷。
憫上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眾多兮阿媚,骪靡兮成俗。 貪枉兮黨比,貞良兮煢獨。 鵠竄兮枳棘,鵜集兮帷幄。 罽蕠兮青蔥,槁本兮萎落。 睹斯兮偽惑,心為兮隔錯。 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 川谷兮淵淵,山阜兮峉峉。 叢林兮崟崟,株榛兮岳岳。 霜雪兮漼溰,冰凍兮洛澤。 東西兮南北,罔所兮歸薄。 庇廕兮枯樹,匍匐兮巖石。 蜷跼兮寒局數,獨處兮志不申。 年齒盡兮命迫促,魁壘擠摧兮常困辱。 含憂強老兮愁無樂,須發苧悴兮顠鬢白。 思靈澤兮一膏沐,懷蘭英兮把瓊若, 待天明兮立躑躅。 云蒙蒙兮電鯈爍,孤雌驚兮鳴呴呴。 思怫郁兮肝切剝,忿悁悒兮孰訴告。
遭厄 悼屈子兮遭厄,沉王躬兮湘汨。 何楚國兮難化,迄于今兮不易。 士莫志兮羔裘,競佞諛兮讒鬩。 指正義兮為曲,訿玉璧兮為石。 殦雕游兮華屋,鵔鸃棲兮柴蔟。 起奮迅兮奔走,違群小兮謑訽。 載青云兮上昇,適昭明兮所處。 躡天衢兮長驅,踵九陽兮戲蕩。 越云漢兮南濟,秣余馬兮河鼓。 云霓紛兮晻翳,參辰回兮顛倒。 逢流星兮問路,顧我指兮從左。 俓娵觜兮直馳,御者迷兮失軌。 遂踢達兮邪造,與日月兮殊道。 志閼絕兮安如,哀所求兮不耦。 攀天階兮下視,見鄢郢兮舊宇。 意逍遙兮欲歸,眾穢盛兮沓沓。 思哽饐兮詰詘,涕流瀾兮如雨。
悼亂 嗟嗟兮悲夫,殽亂兮紛挐。 茅絲兮同綜,冠屨兮共絇。 督萬兮侍宴,周邵兮負芻。 白龍兮見射,靈龜兮執拘。 仲尼兮困厄,鄒衍兮幽囚。 伊余兮念茲,奔遁兮隱居。 將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 欲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 左見兮鳴鵙,右睹兮呼梟。 惶悸兮失氣,踴躍兮距跳。 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嘆。 菅蒯兮楙莽,雚葦兮仟眠。 鹿蹊兮躖躖,貒貉兮蟫蟫。 鹯鷂兮軒軒,鶉鵪兮甄甄。 哀我兮寡獨,靡有兮齊倫。 意欲兮沉吟,迫日兮黃昏。 玄鶴兮高飛,曾逝兮青冥。 鶬鶊兮喈喈,山鵲兮嚶嚶。 鴻鸕兮振翅,歸雁兮于征。 吾志兮覺悟,懷我兮圣京。 垂屣兮將起,跓俟兮碩明。
傷時 惟昊天兮昭靈,陽氣發兮清明。 風習習兮和暖,百草萌兮華榮。 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瑩嫇。 愍貞良兮遇害,將夭折兮碎糜。 時混混兮澆饡,哀當世兮莫知。 覽往昔兮俊彥,亦詘辱兮系纍。 管束縛兮桎梏,百貿易兮傳賣。 遭桓繆兮識舉,才德用兮列施。 且從容兮自慰,玩琴書兮游戲。 迫中國兮迮陿,吾欲之兮九夷。 超五嶺兮嵯峨,觀浮石兮崔嵬。 陟丹山兮炎野,屯余車兮黃支。 就祝融兮稽疑,嘉己行兮無為。 乃回朅兮北逝,遇神孈兮宴娭。 欲靜居兮自娛,心愁慼兮不能。 放余轡兮策駟,忽飆騰兮浮云。 蹠飛杭兮越海,從安期兮蓬萊。 緣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臺。 使素女兮鼓簧,乘戈和兮謳謠。 聲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婬。 咸欣欣兮酣樂,余眷眷兮獨悲。 顧章華兮太息,志戀戀兮依依。
哀歲 旻天兮清涼,玄氣兮高朗。 北風兮潦洌,草木兮蒼唐。 蛜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 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傷俗兮泥濁,矇蔽兮不章。 寶彼兮沙礫,捐此兮夜光。 椒瑛兮湟汙,葈耳兮充房。 攝衣兮緩帶,操我兮墨陽。 昇車兮命仆,將馳兮四荒。 下堂兮見蠆,出門兮觸螽。 巷有兮蚰蜓,邑多兮螳螂。 睹斯兮嫉賊,心為兮切傷。 俛念兮子胥,仰憐兮比干。 投劍兮脫冕,龍屈兮蜿蟤。 潛藏兮山澤,匍匐兮叢攢。 窺見兮溪澗,流水兮沄沄。 黿鼉兮欣欣,鱣鲇兮延延。 群行兮上下,駢羅兮列陳。 自恨兮無友,特處兮煢煢。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神光兮颎颎,鬼火兮熒熒。 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憂紆兮郁郁,惡所兮寫情。
守志 陟玉巒兮逍遙,覽高岡兮峣峣。 桂樹列兮紛敷,吐紫華兮布條。 實孔鸞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 烏鵲驚兮啞啞,余顧盼兮怊怊。 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伊我后兮不聰,焉陳誠兮效忠。 攄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養神。 乘六蛟兮蜿蟬,遂馳騁兮升云。 揚彗光兮為旗,秉電策兮為鞭。 朝晨發兮鄢郢,食時至兮增泉。 繞曲阿兮北次,造我車兮南端。 謁玄黃兮納贄,崇忠貞兮彌堅。 歷九宮兮遍觀,睹秘藏兮寶珍。 就傳說兮騎龍,與織女兮合婚。 舉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 隨真人兮翱翔,食元氣兮長存。 望太微兮穆穆,睨三階兮炳分。 相輔政兮成化,建烈業兮垂勛。 目瞥瞥兮西沒,道遐回兮阻嘆。 志稸積兮未通,悵敞罔兮自憐。 亂曰: 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鏡萬方。 斥蜥蜴兮進龜龍,策謀從兮翼機衡。 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為雙。
昔者孔子睿圣明哲,天生不群,定經術,刪《詩》《書》,正《禮》《樂》,制作《春秋》,以為后法。門人三千,罔不昭達。臨終之日,則大義乖而微言絕。
其后周室衰微,戰國并爭,道德陵遲,譎詐萌生,于是楊、墨、鄒、孟、孫、韓之徒,各以所知,著造傳記,或以述古,或以明世。而屈原履忠被譖,憂悲愁思,獨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上以諷諫,下以自慰。遭時暗亂,不見省納,不勝憤懣,遂復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義,瑋其文采,以相教傳。
至于孝武帝,恢廓道訓,使淮南王安作《離騷經章句》,則大義粲然。后世雄俊,莫不瞻慕,舒肆妙慮,纘述其詞。逮至劉向內校經書,分為十六卷。孝章即位,深弘道藝,而班固、賈逵復以所見改易前疑,各作《離騷經章句》。其余十五卷,闕而不悅。又以壯為狀,義多乖異,事不要括。今臣復以所識所知,稽之舊章,合之經傳,作十六卷章句。雖未能究其微妙,然大指之趣略可見矣。
且人臣之義,以忠正為高,以伏節為賢。故有危言以存國,殺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榮顯而名著,若夫懷道以迷國,詳愚而不言,顛則不能扶,危則不能安,婉娩以順上,逡巡以避患,雖保黃耇,終壽百年,蓋志士之所恥,愚夫之所賤也。今若屈原,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如砥矢,言若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而班固謂之露才揚己,競于群小之中,怨恨懷王,譏刺椒、蘭,茍欲求進,強非其人,不見容納,忿恚自沉,是虧其高明,而損其清潔者也。昔伯夷、叔齊讓國守分,不食周粟,遂餓而死,豈可復謂有求于世而怨望哉?且詩人怨主刺上曰:“嗚呼小子,未知臧否。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風之語,于斯為切。然仲尼論之,以為大雅。引此比彼,屈原之詞,優游婉順,寧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攜其耳乎?而論者以為露才揚己,怨刺其上,強非其人,殆失厥中矣。
夫《離騷》之文,依托五經以立義焉。“帝高陽之苗裔”,則“厥初生民,時惟姜嫄”也,“紉秋蘭以為佩”,則“將翱將翔,佩玉瓊琚”也。“夕攬洲之宿莽”,則《易》“潛龍勿用”也。“駟玉虬而乘鹥”,則“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就重華而陳詞”,則《尚書》咎繇之謀謨也。登昆侖而涉流沙,則《禹貢》之敷土也。故智彌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識遠。屈原之詞,誠博遠矣。自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詞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成其模范,取其要眇,竊其華藻。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
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賦《憶秦娥》見屬,一讀凄然。隨韻寄情,不覺悲甚。
燒燈節,朝京道上風和雪。風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絕。 百年短短興亡別,與君猶對當時月。當時月,照人燭淚,照人梅發。
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黛云遠淡,春事誰主。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緗帙流離,風鬢三五,能賦詞最苦。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零星舊伴無聊賴,綺羅生長他生再。盡自小徘徊,一叢紅蓼開。
消除輕薄意,略試清涼味。魂妥冷香中,疏花猶護儂。
陳生生平好古書,日手一編坐庭除。八索九丘披未艾,海內人稱老蠹魚。
陳生生平懷素心,素心耿耿托孤琴。時開綠綺鼓雅操,冷熱高飛太古音。
謝卻煩塵愛漱盥,誅茆結屋臨河畔。滄波澄澄芙蓉鮮,鷗鷺翩翩云影亂。
孤清厭世作蜉蝣,日日河邊看水流。安得仙槎傍精舍,我亦乘之過斗牛。
非蘭非蕙香欲浮,不日不夜光盈眸。天孫衣我鳳文錦,列仙騎我雙龍騶。
丹砂玉屑作珍饈,瓊臺寶樹恣遨游。忽忘人間樂馬憂,一任塵寰春與秋。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于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在否 一作:在不;終不似 一作:終不是)
寄辛承旨。時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 白云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見說關山別路賒,誰知一夢到天涯。分明身在郎前立,不料歸來月未斜。
來不偕行又自歸,兒曹但向妾身依。還思遠宦相隨愿,應憶中宵對泣饑。
欲別思懷重指誓,臨歧密約更防違。那知無限談心處,話到離情語轉稀。
侍養姑嫜合告歸,重幃攜妾昔相依。輿迎萬里開顏笑,旆返三秋望眼饑。
菽水承歡知有訓,蘋蘩主饋凜無違。耄齡行祝家王母,又看萱堂介古稀。
慈懷寄言盼兒歸,十載閨思夢寐依。養女休嗟道旁棄,隨夫不怨室中饑。
西來宦轍年頻徙,南望鄉關日久違。為說平安憑遠報,長途猶恐信音稀。
君未能歸妾忍歸,幽懷好共話因依。敢云兒女來時累,莫忘夫妻去日饑。
夢里思量還意合,行間言語與心違。玉門關外寒威重,爭奈春風到此稀。
兒時未識賦于歸,只道深閨母是依。一自催妝癡若夢,幾番離別怒如饑。
畫眉猶為顏容惜,分手何堪色笑違。讀罷新詩含淚和,淚痕多覺墨痕稀。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遂使丘壑化為酒場,穢雜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
嘗秋夜坐釣月磯,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及佛燈隱現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石臺,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
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友人徐聲遠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