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寫鐵骨紅一枝,并題
踏遍孤山山下路,歸來忽夢湘妃。試拈丹筆掃橫枝。直須紅透骨,莫作淡胭脂。一自東風催凍解,繁花照映清池。林逋舊句罷重題。深心如有托,吟借比紅詩。
踏遍孤山山下路,歸來忽夢湘妃。試拈丹筆掃橫枝。直須紅透骨,莫作淡胭脂。一自東風催凍解,繁花照映清池。林逋舊句罷重題。深心如有托,吟借比紅詩。
眉宇胸襟兩不塵,唾成珠玉更清新。惜哉不使蘇仙見,題品寧先趙德麟。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昨夜燈前細雨聲,曉來林鳥報新晴。日乘風勢排窗入,云寫山光對枕橫。蓮房未落兼花供,芋屋初開帶葉烹。二六時中且如此,明朝依舊可憐生。
秋氣棱棱倍覺增,單衣添盡兩三層,蓮花臺畔已無燈。欲眠不眠將夜半,隙月一痕窺病僧。
君家種竹五七個,我亦近栽三數竿。兩地平分風月破,大家留待雪霜看。土膏生色葉猶卷,客枕夢魂聲已寒。見此又思君子面,何時相對倚欄干。
平地俄驚紫翠堆,便應題作小飛來。爐熏細度巖姿出,線溜遙分壁色開。獨往但憑南郭幾,遠游休剪北山萊。人言造化無私力,珍重仙翁挽得回。一簣工夫莫坐談,便教庭際涌千巖。眼中水石今成趣,物外煙霞舊所耽。泉細寒聲生夜壑,香銷暝靄變晴嵐。兒童也識幽棲地,共指南山更近南。
送我迢迢鶴子前,晴明二月中和天。鳳凰山下殷勤意,盡道吾增二尹賢。
臘日三年為異客,今年霜雪未全饒。風塵暗滿淮南路,霧雨寒生江上潮。鄉夢有時逢骨肉,此身何處托漁樵。共來吳楚交兵地,烽火依稀似六朝。
祖澤貽遺遠,親庭嗣述來。山林歡未足,風木思堪哀?;昶撬钾S沛,班斕憶老萊。滿庭今對客,笑口未曾開。
花少因多葉,宜寒亦向陽。年衰無暖日,命薄只秋霜。靜得香歸處,愁憐影滿床。無人共幽寂,留取數枝長。
吾庭有嘉樹,種自容春翁。百年益封殖,人歌召南風。
銀洞高高嶺百盤,峰巒插筍倚天班。馮誰喚起王摩詰,畫作賢人曉過關。
苑外青旂帶雪翻,殘冬風日亦微暄。春盤生菜猶燕俗,濁酒椒花非故園。歲有金錢沾近侍,月頒銀管是明恩。南宮聽履元相接,不為玄經獨過門。
長鋏年年意若何,及時行樂肯蹉跎。往來朱邸風流甚,出入青樓薄幸多。桃葉可憐江上渡,柳枝如怨笛中歌。黃金未盡容顏在,莫問門前雀可羅。
鄂州遷客一花說,仇池老仙五字銘。并入晴窗三昧手,不須辛苦讀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