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四首 其十三
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天陰性地昏,風寒早閉門。不知天地者,剛道有乾坤。欲明還得暗,打破卻渾侖。爭如回首家鄉路,寒食依前是暮春。
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天陰性地昏,風寒早閉門。不知天地者,剛道有乾坤。欲明還得暗,打破卻渾侖。爭如回首家鄉路,寒食依前是暮春。
櫧葉陰深杜宇啼,遠游還欲過淮西。
呂蒙城下河流濁,亞父祠邊草色齊。
太守舊來相愛重,故交老去惜分攜。
年年慈母手中線,縫得征衫當一犁。
黃堂開宴領佳賓,白鷺青原景一新。
寄興江山擅名勝,折沖樽俎靜風塵。
酴醾壓架垂垂老,芍藥翻階楚楚春。
從此廬陵作佳話,平分風月兩詩人。
自往丹丘去,因循過一年。
孤云無定止,明月又重圓。
書尾間相問,琴聲淡悄然。
何時當會面,吟醉海濤邊。
我昔赴集英,涪陵見尊公。尊公一世豪,一飲能千鐘。
君時年尚少,已有尊公風。舉動如成人,吐語非凡童。
別去已十載,一牋不得通。憂患催我老,飄流寄西東。
逐食來益昌,執經司學宮。故人昂昂來,天涯復相逢。
憐我久憔悴,訪我寂寞中。相從不知極,春去秋復冬。
慈親促歸辀,歸步留無從。入則孝與悌,出則信與忠。
君看語孟篇,問學何終窮。寸陰如隙駒,大道如冥鴻。
重來定何時,愿言加新功。
秋風籬落遠,晨起自移栽。
稍覺微根損,須遲數日開。
最清人愛重,乍見蝶疑猜。
昔有陶元亮,因茲歸去來。
慚愧輕輿寄仆肩,蛇蟠小徑入層巔。
升高但覺少平地,視下方知在半天。
尺垅寸田皆石級,堵墻椽屋即人煙。
客程到此更風雪,聞一禽聲恐杜鵑。
四海飄零似落花,十年秋鬢帶霜華。
歸無駟馬空題柱,敝盡貂裘忙到家。
觸目半成愁境界,安心旋辦老生涯。
可憐持蟹持杯手,小圃攜鋤學種瓜。
夾岸黃花弄夕曛,歸艎擊汰不堪聞。
愁容政想峩眉月,喜氣遙占峴首云。
酒罷樓頭觀妙算,公余垅畔訪清汾。
明年入奏明光殿,前席雍容細剖分。
向來洛下老書生,今見諸孫更老成。
不復秀才趨試院,已題文學上銘旌。
泛觀今古人亡恨,只有英雄命莫爭。
來吊乍聞妻子哭,依然認作讀書聲。
自從春去后,少省出柴扉。
樹暗鴉巢隠,簷空燕跡稀。
憶山憐有夢,當暑詠無衣。
案上書堆滿,多應借得歸。
盡看山南景,忽思山北游。
屐過云亦動,琴罷月空流。
世上無非熱,林間一似秋。
雖然乍相識,別去也能愁。
一門金玉友,仲也更高明。
天粹仁幾熟,心融義亦精。
有懷殊未究,所論畧施行。
握手悲無日,臨風涕泗橫。
將軍忠憤世無雙,忍見狂童作假王。
全蜀不移唐日月,四州重著漢衣裳。
節旄凜凜風霜在,兄弟班班史傳香。
若使中營星未殞,生擒頡利到龍荒。
伊昔天邊望藁砧,天邊魚鴈幾浮沉。
機番白苧和愁織,門掩黃花帶恨吟。
自古詩人皆浪跡,誰知賢婦有關心。
歸來卻抱雙雛哭,碑刻雖深恨更深。
廬山解夏洪山去,自到山邊葉已飄。
鴻鴈影多憐塞近,交朋書少覺身遙。
屢游騎慣將軍馬,不飲還封道士瓢。
心憶清吟更岑寂,玉京誰與話寒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