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功曹之荊州充鄭侍御判官重贈
曾聞宋玉宅,每欲到荊州。
此地生涯晚,遙悲水國秋。
孤城一柱觀,落日九江流。
使者雖光彩,青楓遠自愁。
曾聞宋玉宅,每欲到荊州。
此地生涯晚,遙悲水國秋。
孤城一柱觀,落日九江流。
使者雖光彩,青楓遠自愁。
我曾聽聞過宋玉的故居,常常想前往荊州一游。如今我在這地方生活已近晚年,遙想荊州水鄉的秋色,不禁悲從中來。孤獨的城池旁有一柱觀,夕陽下江水向九江奔流。使者您雖然光彩照人,但我想到那遠方的青楓,自感憂愁。
李功曹:作者友人,去荊州做鄭侍御判官。
功曹:官名。
宋玉宅:戰國楚宋玉曾居荊州,其宅在今湖北江陵。
一柱觀:古跡名,在今湖北松滋。
九江:泛指長江水系。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可能已至晚年,生活不如意。友人李功曹要前往荊州任職,詩人在送別時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蕭瑟秋景襯托離愁別緒和自身悲苦。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較高的抒情技巧。
芳郊艷春陽,百卉待蔥茜。念我多悲人,如何及游宴。聞鴉墮清淚,睹草增眷戀。豈獨感蓼莪,正自哀衣線。仰天恩罔極,銜慟發先變。愧彼九皋禽,和鳴徹霄漢。
太乙玄珠金液丹,還元返本駐童顏。更須親聽明師語,方可教君見一斑。
芳心元不為春勞,脈脈離愁黯欲銷。一種幽情騷不挽,百生清怨笛難招。靜依淡月臨江驛,暗逐寒云度石橋。蕙歇蘭衰悲吊影,空山千古恨寥寥。
聲鐘起前林,悠悠向南客。天垂大野高,月澹行路白。雞犬淮上村,云霞海邊色。舊時塞垣地,來往人馳驛。
長苦喧囂耳未寧,清音閣外聽蟬鳴。鳥藏高樹穿云落,泉出深林透底明。舒健步,且閑行。蜀山何處有鵑聲。無窮石級攀猶遠,詩在青峰最上層。
載德南行數月長,天門稽首結離腸。趑趄一步一回首,與世俱傳不忍忘。
東望鼉磯插漢高,坐來峰嶼小秋毫。不知云霧連波長,漫道任公已釣鰲。
家山疑在望中青,征馬蕭蕭此暫停。屈指過江南北路,還過百二短長亭。
葛仙浴丹溪,飲溪骨自蛻。試問歸來鶴,何人壽千歲?
江館夜涼風乍起,海天云淡月初高。
山禽說我胸中事,煙柳藏他物外機。
黃壚邈若山與河,人生安樂孰如他。為提葫蘆沽美酒,快喚靈均聽浩歌。
夜迥樓高堪聽雨。便是無眠,添得閑情緒。倘付瑤琴弦上語。瀟湘只在低徊處。晼晚韶光看欲去。無計留春,何苦留春住。青鬢朱顏能久駐。明年又見花千樹。
拜命南來路七千,深山狠石試□泉。張華昔日能先見,雷煥當時豈浪傳。豐獄舊埋光射斗,延平變去浪掀天。如今莫作蟠泥計,多少蒼生望沛肰。
夜來一朵碧芙渠,內有紅丸滴滴珠。滴下華池是神水,丹田結聚作丹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