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問四料揀因而頌之 其四
人境俱不奪,東西任該抹。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
人境俱不奪,東西任該抹。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
幾年滄海別,萬里白頭吟。
夜月江流闊,春云嶺路深。
珠繁楊氏果,翠耀孔家禽。
無復天南夢,相思空樹林。
江嶺昔飄蓬,人間值俊雄。
關西今孔子,城北舊徐公。
清夜游何處,良辰此不同。
傷心幾年事,一半在湖中。
朝陽隴東泛暖景,雙啄雙飛雙顧影。
朱冠錦襦聊日整,雄飛在草雌在田,衷腸結憤氣呵天。
圣人在上心不偏。
一夜列三清,聞歌曲阜城。
雪飛紅燼影,珠貫碧云聲。
皓齒嬌微發,青蛾怨自生。
不知新弟子,誰解囀喉輕。
樓臺山半腹,又此一經行。
樹隔夫差苑,溪連勾踐城。
上坡松徑澀,深坐石池清。
況是西峰頂,凄涼故國情。
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
夜月水南寺,秋風城外砧。
早霜紅葉靜,新雨碧潭深。
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
何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龍應在,巢空鶴未還。
經年來客倦,半日與僧閑。
更共嘗新茗,聞鐘笑語間。
荊臺呈妙舞,云雨半羅衣。
裊裊腰疑折,褰褰袖欲飛。
霧輕紅躑躅,風艷紫薔薇。
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
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
峽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舊俗巴渝舞,新聲蜀國弦。
不堪揮慘恨,一涕自潸然。
歿世議方存,升平道幾論。
詩情光日月,筆力動乾坤。
亂首光雄算,朝綱在典墳。
明時封禪績,山下見丘門。
寶殿依山崄,臨虛勢若吞。
畫簷齊木末,香砌壓云根。
遠景窗中岫,孤煙竹里村。
憑高聊一望,鄉思隔吳門。
東溪泉一眼,歸臥愜高疏。
決水金沙靜,梯云石壁虛。
細吟搔短發,深話笑長裾。
莫道遺名品,嘗聞入洛初。
積水自成陰,昏昏月映林。
五更離浦棹,一夜隔淮砧。
漂母鄉非遠,王孫道豈沉。
不當無健嫗,誰肯效前心。
邊風卷地時,日暮帳初移。
磧迥三通角,山寒一點旗。
連收榻索馬,引滿射雕兒。
莫道功勛細,將軍昔戍師。
析析簷前竹,秋聲拂簟涼。
病加陰已久,愁覺夜初長。
坐拾車前子,行看肘后方。
無端憂食忌,開鏡倍萎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