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進士高樞拱辰
韓門有李漢,柳氏得晦之。其道卒無患,二子為藩離。
吾才誠駑弱,十年空孜孜。韓閫與柳閾,豈敢輒潛窺。
二氏方肆行,斯文日已衰。手持萬丈斧,欲往斷其枝。以次及根柢,使不復蕃滋。
高生吾之壻,乃肯從吾為。示我文一編,言辭不葳蕤。
翅羽雖尚短,已去磨尾箕。氣力雖未全,已能搏蛟螭。
吾日覺老大,韓柳難企斯。吾子年始壯,勇若熊與羆。
李漢不足慕,晦之當并馳。
韓門有李漢,柳氏得晦之。其道卒無患,二子為藩離。
吾才誠駑弱,十年空孜孜。韓閫與柳閾,豈敢輒潛窺。
二氏方肆行,斯文日已衰。手持萬丈斧,欲往斷其枝。以次及根柢,使不復蕃滋。
高生吾之壻,乃肯從吾為。示我文一編,言辭不葳蕤。
翅羽雖尚短,已去磨尾箕。氣力雖未全,已能搏蛟螭。
吾日覺老大,韓柳難企斯。吾子年始壯,勇若熊與羆。
李漢不足慕,晦之當并馳。
韓愈門下有李漢,柳宗元有了崔晦之。他們的道統終無憂患,這二人成了捍衛者。我的才能實在駑鈍薄弱,十年白白地勤奮努力。韓愈和柳宗元的門庭,我怎敢擅自去窺探。韓柳之道正遭肆意破壞,文章之道日益衰微。我手持萬丈巨斧,想去斬斷那些旁枝。依次再到根除,讓它們不再繁衍滋生。高生是我的女婿,肯跟我一起努力。給我看了一卷文章,言辭毫不浮華。翅膀雖然還短,卻已能靠近尾箕星宿。氣力雖然還不充沛,卻已能搏擊蛟龍。我日益覺得年老,難以企及韓柳的高度。你正年輕力壯,勇猛如熊羆。李漢不值得羨慕,應和崔晦之并駕齊驅。
韓門有李漢,柳氏得晦之:韓愈門下有李漢,柳宗元有崔晦之,他們都是傳承師道之人。
藩離:同“藩籬”,屏障、捍衛者。
駑弱:駑鈍薄弱。
孜孜:勤奮努力的樣子。
韓閫(kǔn)與柳閾(yù):韓、柳的門庭,指韓柳的學說和創作。
潛窺:私自窺探。
二氏:這里指破壞韓柳之道的人。
斯文:指文章、學術。
葳蕤(wēi ruí):形容枝葉繁盛,這里指言辭浮華。
尾箕:星宿名。
蛟螭(jiāo chī):蛟龍。
企斯:企及他們(韓柳)。
熊與羆(pí):熊和羆,都是猛獸,比喻勇猛。
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地點不詳。當時文壇可能存在不良文風,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所代表的文學思想受到沖擊。詩人看到高樞拱辰有才華且愿意追隨自己,便創作此詩鼓勵他傳承韓柳之道,重振文風。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高樞拱辰傳承韓柳之道,重振文學風氣。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文學傳承和發展的重視,反映了當時文學創作和思想傳承的情況。
銀塘日朗敞華筵,何意能要仲御船。 匼匝匝紛紜當上巳,叵羅酬酢聚群賢。 花銜舞袖千行麗,月傍歌喉一線懸。 觴詠未妨弦管盛,相看如在永和年。
琳宮十二夜生光,車馬闐駢選佛場。 水月競邀羅綺色,栴檀都作麝蘭香。 林間度曲烏棲急,石上傳杯兔影涼。 金虎高墳勝游地,玉魚銀海正茫茫。
月貌那能似,云容不可描。 蛙聲樂數部,柳縷浪千條。 綠坂疑牛渚,朱欄是鵲橋。 清商未旬日,蘆荻已蕭蕭。
廣圃深潴壑,駢房曲貯山。 堤長留竹捍,牖每惜花關。 日暗厖先睡,林昏鶴便還。 名流真爾輩,杖履欲追攀。
吳越山川勝概多,彩云樓觀郁嵯峨。 晴嵐日照芙蓉影,細柳風生翡翠波。 楚客移舟時見問,吳姬抱瑟肯相過。 片帆明日江東去,尚憶樽前對酒歌。
紅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縷抽殘蝴蝶繭,釵頭立盡鳳凰雛。肯憶故人姝。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白草黃羊外,空聞觱篥哀。 遙尋蘇武廟,不上李陵臺。 風助群鷹擊,云隨萬馬來。 關前無數柳,一夜落龍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心光虛映,體絕偏圓。金波匝匝,動寂常禪。念起念滅,不用止絕。
任運滔滔,何曾起滅。起滅寂滅,現大迦葉。坐臥經行,未曾間歇。
禪何不坐,坐何不禪。了得如是,始號坐禪。坐者何人,禪是何物。
而欲坐之,用佛覓佛。佛不用覓,覓之轉失。坐不我觀,禪非外術。
初心鬧亂,未免回換。所以多方,教渠靜觀。端坐收神,初則紛紜。
久久恬淡,虛閑六門。六門稍歇,于中分別。分別才生,似成起滅。
起滅轉變,從自心現。還用自心,返觀一遍。一返不再,圓光頂戴。
靈焰騰輝,心心無礙。橫該豎入,生死永息。一粒還丹,點金成汁。
身心客塵,透漏無門。迷悟且說,逆順休論。細思昔日,冷坐尋覓。
雖然不別,也大狼籍。剎那凡圣,無人能信。匝地茫茫,大須謹慎。
如其不知,端坐思惟。一日筑著,伏惟伏惟。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余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陸上百花競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與桃李爭春風,七月流火送清涼。
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 路盤層頂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禽聲谷應清。 天風拂襟袂,縹緲覺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