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頌九首 圣文 其一
圣文安安,圣武桓桓。
朝貢萬里,正朔百蠻。
無吳之險,無蜀之艱。
無潭之嚚,無荊之頑。
咸予賓順,悅色和顏。
圣文安安,圣武桓桓。
朝貢萬里,正朔百蠻。
無吳之險,無蜀之艱。
無潭之嚚,無荊之頑。
咸予賓順,悅色和顏。
圣上的文德安邦定國,圣上的武功威武雄壯。萬里之外的國家都來朝貢,各種少數民族都遵循我朝歷法。沒有吳國那樣的天險可恃,沒有蜀國那樣的艱難地勢。沒有潭州人的兇悍,沒有荊州人的冥頑。都向我朝稱臣歸順,和顏悅色。
安安:溫和、安詳的樣子,形容文德。
桓桓:威武的樣子,形容武功。
正朔:指歷法,這里引申為接受朝廷統治。
百蠻:指眾多少數民族。
嚚(yín):兇悍、愚頑。
賓順:歸順、服從。
此詩可能創作于宋朝國力相對強盛、政治穩定時期。當時朝廷可能在軍事、政治上取得一定成就,使得周邊地區紛紛歸順,詩人借此詩歌頌皇帝的文治武功和國家的繁榮統一。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的圣明和國家的統一昌盛。其特點是語言莊重、風格大氣,以頌詩形式展現國家風貌。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創新,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狀況和文人對朝廷的態度。
忱威授律命蒼兕。言薄加湖灌秋水。回瀾瀄汩泛增雉。爭河投岸掬盈指。犯刃嬰戈洞流矢。資此威烈齊文軌。
名園一水綠瀠洄,消得風流太守來。把酒哦詩真不惡,此時懷抱十分開。
兩年酣戰苦,人恨小韓信。雨暗青燐影,風高白骨塵。親軍難救汝,奇道不先人。永夜帆檣宿,因君淚滿巾。
鏡湖八百里,水闊渺荷香。師去鄱陽望,煙波較此長。
日日長途任曉昏,楚中曾否識王孫。千重嶺樹生寒雨,三五人家又一村。馬影瘦移憐獨后,客心秋入與誰言。牧童尚說行邊草,義帝馀壞若有魂。
古燕慷慨起豪士,擊筑離歌悲易水。燕丹衣白別荊卿,茲去秦宮輕生死。圖窮功敗亦青史,壯士名冠應絕此。茍且后來信誰狂,斯人碑下說榮恥。一聲變徵倩誰彈,燕地空流易水寒。居勢連山鎖清碧,輕舟來朅替征鞍。閑客晚來嘗魚蟹,月明時倚曲欄桿。渾然不憶千年事,片石漣漪擊月殘。魚護銀鉤青玉竹,平明爭雇釣魚船。團山暗影浮黿背,遠水低云壓峰巔。偏岸天成湖一隅,無風正好釣絲懸。斜乜浩渺煙深處,漸次晴光坼重霧。艨艟高仿也連環,蒸騰百丈炎煙著。赤壁騰挪何峙此,爾曹重入東坡賦。歸釣烹魚人半醉,殘杯空卻斟兒戲。今人光影說三國,易水無存燕俠淚。汶汶還問過湖風,懷古誰人思不寐。
昨日堂前客似梭,今朝門巷好張羅。當時不少知恩者,借問誰人報稱多。
萬國夢回秦月在,千年事過蜀云飛。
樹影移齋日漸高,寒花初放出墻梢。莫言去后空培植,長有春風吹碧桃。
聞說當年白玉樓,有人秉筆侍宸游。如今世上無長吉,誰敢乘云駕赤虬。鼎中鉛汞未成丹,血肉那能化羽翰。待得千年玄鶴去,上皇方御玉闌干。
古道風煙接,天涯曉夢迷。猿啼千樹露,人過一村雞。遠浦余燈暗,隔林殘月低。此時有高臥,予獨愧羈棲。
駿馬蹋銅蹄,金羈艷隴西。郎應重意氣,妾豈向人啼。
首陽之下覓廉夫,卻笑荊州利木奴。見說路人猶按劍,莫緣當日暗投珠。春秋落筆無遺直,陋巷安居有古愚。山北山南皆舊路,浮云天外是耶無。
南北支離嘆此身,相逢俱是夢中人。久知鳥道多危轍,曾見鹽車解絕塵。社酒尚違元亮菊,秋風又美季鷹莼。滔滔騎從群游客,莫笑盧生夢未真。
林塘寒雨后,摵摵下秋棚。綠已隨衰草,黃仍綴斷藤。高枝全見月,低鳥暗窺燈。不隔東窗曉,幽居愛早興。